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今日论语丨恶意“薅羊毛”,小心薅进监狱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编辑:郁晶陶     2019-11-13 12:42 | |

退款不退货,有人利用“闪电退款”诈骗网购平台被起诉。据媒体报道,2019年以来,长宁区检察院共计受理相关案件35件40人,目前已对其中18人提起公诉。相关案件的犯罪群体低龄化明显,其中不乏在校生,一名18岁学生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检察官提醒,要注意辨别“免费福利”“薅羊毛”等标签背后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抢抢红包,赚赚积分,享受折扣,兑换礼品……这种获取优惠的方式被戏称为“薅羊毛”,本来是一种消费中的正常行为。不过,部分“薅羊毛”行为却有些变了味。前几日,一家网店错将脐橙价格写成“26元4500斤”,疑似被“羊毛党”盯上,被“薅”出近700万元订单。这些人并不是真想要这么多脐橙,而是知道网店难以发货,意图通过投诉网店虚假宣传,获得赔付金。

如果说,有些故意利用商家失误、平台漏洞“薅羊毛”的行为是道德有亏,那么,有些恶意“薅羊毛”行为,已经跨过了法律红线,甚至走上了犯罪歧途。

有人针对某APP奶粉买一送一活动,注册了20万个账号,利用技术漏洞“薅”走两万多桶奶粉,非法获利六万余元,因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有人为在各种网站中注册用户返利,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101万余条,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有人通过虚假刷单交易,骗取平台补贴金五万多元,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恶意“薅羊毛”,可能把自己“薅”进监狱。在相关案例中,有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好事”,但“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有人以为“法不责众”,得手后一发不可收拾,都体现出法律意识和是非观念的淡薄。即使有些恶意“薅羊毛”行为还够不上违法犯罪,但也有悖诚实信用原则,可能导致一些商家因不堪重负只能关门歇业。“羊毛党”成为网络黑灰产中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也已引起关注。

合法合理的“薅羊毛”,消费者从中得到了实惠。但切勿因一念之差,在“薅羊毛”中变身“饿狼”。触犯法律,终将付出代价。

纪玉/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