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今日论语丨这种“吃货”须依法整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邵宁     编辑:杨一帆     2019-12-05 10:33 | |

这是一群“吃货”,但他们吃的不是美食,而是电商的货物。据媒体今天报道,在如今的电商领域,有这样一群职业“吃货”。他们在收到商家寄出的货物后,申请“仅退款”,以各种理由“威逼”商家退款,“吃”掉货物。“吃货”多的每月收入可达上万元,还开班收费授课。这种行为扰乱了电商经济秩序,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职业“吃货”的对象,大都是电商平台上的小卖家,小到杯子、耳机,大到服装、包包,包括一些外卖商家,都是他们的“猎物”。他们自称“撸口子”,即钻规则的空子。他们撸的“口子”,往往就是电商、外卖等互联网平台基于诚信原则,为维护市场秩序而设定的有利于买家的规则。如果商家不同意退款,“吃货”就会恶意投诉。而在短时间里接到众多的投诉,平台就会强制下架店铺链接。这给中小商家带来了损失。更有甚者,还有“吃货”群主提前向卖家索钱,并威胁让链接下架。由于屡试不爽,一些资深“吃货”还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以无成本高回报为名,吸引了许多00后、在校学生参与,在线上收费开班教授操作技巧,使“吃货”队伍如滚雪球一般壮大。

这种行为,与过去一些无赖在实体商家白吃白拿没有本质区别。当然,职业“吃货”行为因为发生在线上的商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并且钻了规则的空子。但是,有网友认为,这种行为已涉嫌敲诈勒索,特别是提前索要钱财,跟以前市场上挨家挨户收“保护费”的违法犯罪行为无异。

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网购。今年上半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19.5万亿元,“双十一”全网销售达4101亿元。电子商务也已是我国商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吃货”现象刚露头,但必须引起重视。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成为影响电商健康发展的病毒。无论职业“吃货”们的行为多隐蔽,手段多狡猾,只要违反了国家法规,侵害了商家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就必须依法整治。

邵宁/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