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青浦区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青浦区文化局     记者:青文     作者:青文     编辑:郁晶陶     2018-02-09 16:35 | |

图说:练塘古镇。视觉中国

青浦地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基础。2017年,在市文广局的关心指导下,青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工作,区委书记赵惠琴先后主持召开文化发展专题座谈会、全区文化发展大会,确立了文化引领发展的理念,制定了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青浦区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抓手,提出“建设全覆盖、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聚焦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出台进一步推进青浦区街镇(村居)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强化引导力。一是规划保障促发展。实施文化发展“531”战略,用“十三五”规划管好5年(明确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用“三年行动计划”管好3年(设立88项文化发展任务清单),用“年度计划”管好1年(细化年度工作目标)。二是组织引领保落实。为更好地组织实施好全区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措施,2017年9月召开青浦区文化发展大会,实施推进区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并且成立由区委副书记挂帅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小组),统筹推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工作。

(二)创新机制,开放灵活,强化协作力。一是推动实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成立区图书馆理事会。引入市民可参与、可创造、可监督的管办分离机制,打造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客厅”。二是制定下发《青浦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文化。稳步推进区级、街镇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管理,鼓励引导优秀社会文化力量融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美农家书屋(林家村)”、“最美音乐厅(水乐堂)”、“最美牡丹亭(课植园实景昆曲)”等应运而生,成为青浦文化的靓丽名片。王小慧艺术空间、杨冬白雕塑工作室等一批名人工作室落户青浦。

(三)重心下移,补齐短板,强化自治力。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青浦实际,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青浦区街镇(村居)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下发。《意见》明确了 5个方面、13项具体工作要求。一是做实硬件建设。从“做大增量,盘活存量”入手,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力争至2019年底全区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二是做优基层服务。深化公共文化空间免费开放,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功能,让群众身边的文化演出、文化展览、文化讲座等公共文化服务从过去的“可有可无”变为“常态长效”。立足本地区资源,推动村居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化,努力实现“一村(居)一品”格局。三是做强村居团队。每个街镇探索建立至少1支具有群众基础和一定特色的核心文艺团队,每个村居建成至少3支业余文化团队。

图说:轨交17号线。视觉中国

二、下一步思路

(一)强化公转和自转,迈好文化“新征程”。继续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全区上下一条心,政府社会一股劲,切实强化公转力,齐心协力解决青浦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文化需求。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市、区、街镇、村居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扎实推进街镇文化活动中心、基本管理单元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建设,做实做优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打造千支文艺团队,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推动社会参与,切实强化自转力,激活激发基层和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活力与能力,畅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品牌和品质,建好文化“新天地”。积极构建“一廊一轴三区”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打好“上海之源”这张牌,为青浦的跨越发展构建有厚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城市文化特色。扎实推进上海之源古文化走廊的研究规划建设,实现特色文化与现代城市风貌的有机衔接,守住城市根脉,留存城市记忆。充分依托轨交17号线各站点,规划建设一批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阵地和公共服务空间,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线”。巩固提升青浦市民文化节、市民读书节、淀山湖文化艺术节等重要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通过一系列标签式的文化品牌形成具有青浦特色的文化新景观。

(三)强化传承和传播,讲好文化“新故事”。重点依托崧泽、福泉山、青龙镇三个国家级古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及朱家角、练塘、金泽三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联动开发,做足做好古文化、水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本土原创文艺精品,通过创新、创意、创造,讲好青浦故事,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广开来,以文化人,凝心聚力,增强自信,推动发展。

(四)强化引导和引入,用好文化“新力量”。充分发挥青浦文化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青浦文化建设。2018年将启动“青浦有戏”项目,推进青浦文化剧场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推进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艺术进商圈等计划,通过深入人心的文化惠民活动让更多百姓受益。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有新定位、新作为。青浦区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市文广局的指导和关心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青浦文化强区建设,以落实推进《青浦区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为重点,以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使十九大精神转化为青浦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