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快乐教育、健康医疗、幸福养老:长宁区今推“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计划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袁玮     作者:袁玮     编辑:吴健     2018-03-29 15:46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袁玮)长宁区今天发布教育、医疗、养老“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内容包括:探索区校合作、集团化办学模式,建设华师大附属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实验初中和中学,使更多的学校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同仁医院初步建成长宁区域医疗中心,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建成区域康复诊疗中心和“治未病”健康诊疗中心,长宁妇幼保健院和区精神卫生中心基本达到三级专科医院水平,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岁以上;到2020年,长宁区养老床位预计可达到6920张,达户籍老年人口3%,3年内新增护理床位1964张,社会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长者照护之家各街镇全覆盖,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全覆盖,让长宁的老人有尊严地优雅老去。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计划中提出,长宁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探索区校合作办学模式,推进大中小幼集团化办学,建设华师大附属实验幼儿园、实验小学、实验初中和实验中学。与华师大合作探索“课程设计、学习与教学方式、测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5大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提升长宁办学品质。华师大还将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课程规划、学校管理等方面对长宁提供支持,助力长宁区教育品质高端化。此外,长宁区还将结合区域及各校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组建各种类型的“学区集团”或“教育集团”,探索教师走教、学生走学、优质课程共享,提升每所学校的教育品质,使更多的学校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未来三年,长宁区将推进好校长、好学校、好教师及优势学科、优秀团队的“三好两优”系统工程,其中好校长69人以上、特级高级校长园长35%,好教师比例达35%,各学段获市级评优一等奖3个以上、二等奖9个以上的优势学科,市区级50个以上的优秀团队。教育系统将建立骨干教师流动“蓄水池”,盘活学区、集团内骨干教师资源。

图说:长宁区今天发布教育、医疗、养老“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袁玮 摄

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成长规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学前富有活力的童趣课程,实现启蒙学习;建成小学“家校共育”课程,实现快乐学习;开发初中系列开放性分层作业,实现有效学习;建设高中生自主学习平台,实现综合学习。

医疗三年行动计划包括,加强上海市同仁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使之成为集医疗、预 防、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深化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改革,通过国家中西医结合三级专科医院复评审;深化区天山中医医院建设,积极推进中医治未病,建设成为长宁区康复诊疗中心、“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打造区妇幼保健院(所)区域妇儿保健中心,开展与华东师范大学全方位合作以建设成附属医院,全面打造长宁区儿童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和围产保健中心;提升区精神卫生中心医教研综合能级,建设成华师大附属医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中心、一品牌、一特色”建设,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自身服务品牌和专业特色,调整优化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布局。建设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以及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100%,家庭医生有效签约率≥70%。长宁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岁以上。

养老“优质+均衡”三年计划是为了让生活在长宁区的老人有尊严地优雅老去。到2020年,机构养老床位达户籍老年人口 3%,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长者照护之家实现各街镇全覆盖,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达 37家,老年护理床位达户籍老年人口的 1.5%,有一定规模(15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实现内设医疗机构全覆盖。

长宁区民政局局长章维介绍,长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去年年底长宁60岁以上户籍老人已经达到20.5万人,这就意味着长宁每3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并且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章维说,2018-2020年长宁区将新增养老床位 1100余张。接下来长宁区将加大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落地力度,重点推进区社会福利院、清池路看守所地块、武夷路 490号建材市场地块、长宁路 250号地块、番禺路 222弄44号照相机三厂地块等公办养老机构项目建设,优化养老机构布局,形成公办养老机构东、中、西均衡布局、协调发展格局,满足基本养老公共服务需求。同时,挖潜存量土地和房产,开展闲置资源调查、整理和信息收集工作,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宾馆、酒店、办公用房、厂房、社区闲置用房等资源通过转型、置换、租赁等方式,整合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章维告诉记者,近年来新增新建养老院大多是利用闲置的厂房和商住楼等,政府对民营养老机构根据收治老人的人数进行补贴,今年建成长宁支路上的金福第四养老院、颐养第三敬老院和今年新建的虹桥路2302号养老院项目都是利用了宾馆、闲置用房和社区幼儿园地块。

此外,未来三年长宁区还将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按照建筑面积40平方米/千人、兼顾 15分钟服务圈的规划要求,完善“街镇综合服务圈—社区托养服务圈—居民区活动圈—邻里互助圈—居家生活圈”五级社区为老服务网络。在区、街镇层面制定养老服务包,推动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加快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2018年底实现街镇全覆盖。到2020年,全区力争累计建成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7家、长者照护之家12家,探索推进失智老人照料服务体系建设。2018-2020年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室适老性改造300户,完成高龄独居老人安装烟感报警装置5000户;“银发无忧”保险覆盖全区所有老年人。

根据老年人口分布,长宁区还将加强区域内护理院和护理站的规划布局,引导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护理院、康复医院等长期护理机构,加大老年护理床位建设力度,2018-2020年新增护理床位 1964张,实现“十三五”期末护理床位达户籍老年人口1.5%的目标。推广社区卫生站、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三位一体”医养结合综合体模式。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医养服务。

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将建设15个居委老年学习示范点、10个老年人社会学习点。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库和师资库,每年开发区本课程4门、校本课程15门、居委学习点教材40本。到2020年,老年人学习人数达3.2万人。2018-2020年,接受老年教育总人数达120万人次,在线教育学员达15万人次。打造“文化为老”系列品牌,举行“长艺书苑”为老专场、“长艺名家讲坛”系列讲座、“长宁星期音乐会”上海老歌专场、艺术节“夕阳红”专场演出。完善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体育健 身圈”。

章维还介绍说,由于养老服务人员流动性大,长宁区还实施养老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区内职业院校和示范型、骨干型养老机构等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养老护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并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竞赛,对本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养老护理人员给予一定补助。2018-2020年力争培训养老从业人员3000人次。同时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就业扶持和激励,研究并制定相关就业补贴、激励政策,提高从业人员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