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垃圾分类如何“入乡随俗”? 叶榭镇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洁     作者:杨洁     编辑:梅璎迪     2019-06-04 16:38 | |

农村垃圾分类,要服农村“水土”。相比城市,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更有难度,但是并不能减少叶榭镇各村庄推行垃圾分类的“热情”。

叶榭镇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文东介绍,目前叶榭镇每天产生60吨垃圾,其中20余吨来自农村,每年的量还在增长中。

从今年3月份开始,叶榭镇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13个行政村全面推开农场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有机沤肥等,有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并减量约五成。

图说:叶榭镇农村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志愿者上门示范指导。李谆谆 摄

入乡随俗:网格制责任到人

“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需要村里的办法。”张文东说。相比城市,农村观念更为传统,且地广人稀,垃圾分类这种文明新风尚推行起来还需“入乡随俗”,与农村的实情相结合。

面对农村的“广阔天地”,为了将垃圾分类真正落实到位,叶榭镇农村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每个村庄按照不同方位分成几个网格,每个网格内配置相应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褚明华是东石村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每周三次,褚明华要和组员一起挨家挨户跑一遍,给予村民示范指导,讲讲垃圾分类常识,确保垃圾正确分拣。网格单元责任到人,实现了广阔村域全覆盖、无缝管理。

作为叶榭镇垃圾分类先进村,东石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村民的观念基本实现了‘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王小龙认为,只要宣传到位了,激励措施完善了,农村垃圾分类不仅能做,而且能做成。“每周三次网格员上门除了宣传分类常识,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考评。”王小龙介绍,计入每月总体成绩后,对分类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农村是熟人社会,张文东说,下一步还尝试在村里张贴垃圾分类荣誉榜,“好的评先进,不好的要上‘后进’榜单,村前村后大家互相都熟悉,这样有利于相互的监督。”

图说:湿垃圾在堆肥池内,就近还田。李谆谆 摄

变废为宝:湿垃圾就近还田

“区里对每个镇的垃圾排放有一定指标,指标内的干垃圾处理费用是133元每吨,清运费100元每吨,湿垃圾的费用更高,而超出指标范围外的垃圾处理费用翻倍。”张文东介绍,以往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模式,虽然解决了农村垃圾的出路问题,但“垃圾大军”进城后,仍面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叶榭镇作为垃圾分类示范镇在镇区范围内推行垃圾分类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幅员广阔的农村,在大庙村、东石村试点基础上,今年3月份起在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农村有垃圾堆肥的传统,分类后的湿垃圾就地堆肥、就近还田,还可以节省大量运输、处理费用。”张文东说。

农村垃圾中果皮、菜叶等湿垃圾占比更大,这部分垃圾只要合理分类出来,可以简易就近积肥还田。

在东石村,就有4个这样的积肥池。东石村党总支书记王小龙说,堆场采取天然方式堆肥,形成的有机肥会定期运到村里的家庭农场,这样既可以减少化肥使用带来的土地板结,提升土地肥力,还可以减少村里垃圾处理费用。“每天村里产生10桶约600公斤的垃圾,将近一半的湿垃圾能够沤肥还田,大大减少了处理的压力。”

堆肥在叶榭其实不算创新举措,早在8年前,大庙村已经创立了有机垃圾“回收、沤制、还田”的大庙村模式。

如今,这样的模式在叶榭13个村庄全面推广,共建设了99个这样的积肥场,实现湿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

不过,目前村民仍有一个“老大难”问题,那就是秸秆处理。因为秸秆相对难腐烂,积肥时间长,到了大豆、油菜、水稻收割时的秸秆高峰期,积肥池往往面临供应不暇的尴尬,为此,村民也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更为科学高效的处理方式。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通讯员 李谆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