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服务队:每次听入党誓词都是心灵的洗礼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毛丽君     作者:毛丽君     编辑:吕倩雯     2019-08-15 14:03 | |

1993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上海警备区签署了一张共建协议,馆方迎来了第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后更名为志愿服务队)。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向明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徐汇职高、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武警执勤四支队十中队……26年来,数以千计来自学校和部队的志愿者陆续加入其中,服务队伍不断扩大,服务类型不断拓展。

十九大以来,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迎来参观高峰,参观人数节节攀升。为了给参观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馆方首次面向公众公开招募志愿者。消息一出,馆方咨询电话被打爆。经过层层筛选,报名的700多名志愿者中,54人最终入选。志愿讲解、宣誓教育、场馆服务、活动执行,他们按照明确的岗位分工,为参观者提供热心细致的服务。

图说:王毅引导参观者进行宣誓教育。毛丽君 摄

最老志愿者

时刻准备着

作为首批馆方公开招募的志愿者之一,沈潮涌是54个人里年纪最大的,他所在的讲解组则是志愿服务岗位中“难度最大”的,光基本陈列的精简版讲解词就达2万多字,这对于63岁的沈潮涌来说,是首先要攻克的难题。

“这些讲解词读一遍大概就要一个半小时。”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所有的讲解重点,沈潮涌下足了功夫。熟读、列重点,从不断听别人讲到亲身实践,在一张他自制用于学习讲解内容的一览表上,按照展览的板块密密麻麻写满了讲解要点,他把这些故事内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向参观者传达。

每个月前两周的周三,是沈潮涌“上班”的日子。穿上红色的志愿者马甲,戴上耳麦,他和馆里每一个讲解员一样,为一批又一批参观者讲述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故事。“每次讲解前,我都会提前戴上耳机,让自己进入状态,他们都说我一直处在‘备战’状态,我说我这叫‘时刻准备着’。”

为了缓解馆里人员流动的压力,馆方适当压缩了每场定时讲解的时长,如今每一场的讲解时间大概在二十分钟左右。而沈潮涌笑说,每天上午、下午的定时讲解,他最喜欢讲最后一场,因为最后一场没有时间限制,可以“拖堂”,他可以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讲给每一位参观者听。

“有一次我负责讲解的观众队伍里有一位坐着轮椅的女士,他先生推着轮椅,女儿在一旁陪着。讲解结束后,他们过来找我,原来是因为人员密集和轮椅高度,馆里两个短片她看不到,问我能不能安排让她再看一遍。”听到这样的请求,沈潮涌心里十分感动,于是他算好下一场讲解的时间,让她提前在合适的位置等候,“后来她的女儿告诉我,老人得了肺癌,家里人瞒着她,说是带她来上海看关节炎,而她一定要来‘一大’看看。”

因为被沈潮涌的言行和热情打动,在得知他周五在钱学森图书馆做讲解志愿者后,看病的间隙,他们又特地去了趟钱学森图书馆,听沈潮涌的讲解。“她女儿告诉我,如果以后有机会,也会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大家服务。”

沈潮涌,1979年入党,在财贸系统工作了40多年,退休前是某国企的党委书记。2018年,他荣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优秀志愿者”称号。沈潮涌说,退休前,他是党的理论践行者,退休后,他要做乐于奉献的践行者,并在志愿服务的路上继续执着前行。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他6岁的孙子在幼儿园也成了一名学校历史的讲解员。

图说:63岁的沈潮涌为参观者讲解。毛丽君 摄

在职志愿者

尽一份义务

在馆方的志愿者代表中,记者意外见到了一个“熟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毅。一改往日工作时雷厉风行的样子,作为志愿者的王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说,微笑是志愿者最好的服务。

2018年,王毅在报纸上看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对外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十分激动。然而激动之余,他问了自己两个问题,“能不能做,能不能坚持做”。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向馆方递交了报名申请。“非常荣幸能成为一大纪念馆的一名志愿者,也算是尽党员的一点义务。”

作为一名上班族,王毅的志愿服务时间只能选择在周末。“现在我们将进行宣誓仪式,请保持肃立……”作为宣誓教育岗位志愿者,王毅的职责是引导宣誓者有序进行入党誓词的宣誓。

“对于我来说,每次听入党誓词,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王毅还记得,有一次快闭馆的时候,一位老奶奶来问,还能不能进行宣誓。作为志愿者,他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引导老人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句还没说完,老人的眼泪就已经夺眶而出,等宣誓结束,她早已流泪满面。”王毅被这样的场景深深震撼,老一辈党员对党的赤诚成为一面镜子,时刻警醒着他。

每逢周日,家住临港的王毅6点半便要出门,这样的节奏他已经坚持了一年有余。“志愿服务这件事,知易行难,要想清楚。一年下来,我觉得自己能做,也能坚持做下去。”

像沈潮涌、王毅这样的志愿者,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还有很多。比如馆里工作人员“看着长大”的张桁嘉,十多年前在向明中学读高中时就报名参加馆里的志愿讲解,考入同济大学后,更是牵头组织同济的学生志愿者前来服务;比如志愿者队伍里的“代班王”李一平,不管谁临时有事不能来,他总是第一时间顶上。

数据显示,自1993年馆内首支学雷锋小队成立至今,已有6833人次志愿者参与馆内各项志愿服务,共计服务104459小时,为参观者讲解22893批次。26年,一代又一代志愿者在这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服务和坚守的真谛。

而在上海,志愿者其实就在你我身边。截至2019年6月底,通过与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对接的“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达41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7%。这支佩戴着城市之“心”的队伍,已经成为服务上海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故事正在续写。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