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今天,24尾中华鲟2000尾胭脂鱼放流长江口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姚丽萍     作者:姚丽萍     编辑:包雍尔     2020-06-06 11:39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晚报讯 (首席记者 姚丽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今天上午,在上海长江大桥北岸东侧海警码头水域,24尾全长100-160cm的中华鲟、2000尾全长10-12cm的胭脂鱼放流长江口。

  今天,是《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日,也是“全国放鱼日”。各地同步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向海洋、江河、湖泊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促进水生生物增殖,保护濒危珍稀水生生物,补充恢复生物资源群体,改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图说:立法保护中华鲟 助推长江大保护。刘歆 摄(下同)

  中华鲟,生存史达一亿四千万年,被誉为“水中熊猫”,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极危级(CR)保护物种。长江口是全球生态敏感区,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唯一的、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完成各项生理调整的栖息场所。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旗舰物种中华鲟和长江江豚出现自然繁殖破碎化、生境碎片化的状况,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

图说:24尾中华鲟放流长江口。

  2003年以来,上海建立长江口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专业队伍,先后抢救中华鲟、中华鲎、江豚、小抹香鲸、长须鲸、瓶鼻海豚等珍稀物种五千余尾;连续开展水域环境监测和长江口中华鲟资源监测,建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同时,上海探索建设长江口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创河口生态修复新模式,增加生物多样性,缓解水域荒漠化。

  2004年以来,上海持续开展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23次,累计放流中华鲟、胭脂鱼、松江鲈等55万余尾,其中1.5米以上的大中型中华鲟近500尾,刀鱼、长吻鮠、菊黄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等8万余尾,河蚬、缢蛏、沙蚕等底栖生物约355吨,助力长江口生态修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