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收官之战·澜沧篇|全国“直过民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这样实现“一步千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洁     作者:杨洁     编辑:吕倩雯     2020-10-14 10:12 | |

你听说过“直过民族”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边疆少数民族还过着原始生活,仿佛处于“人类的童年阶段”;所谓“直过”,就是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全国“直过民族”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县,就是中缅边境线上的一座小城——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受社会历史、地理位置、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澜沧县贫困面大、程度深,到2013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20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5.85%,是脱贫攻坚战中极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1996年,澜沧县被列入上海市对口帮扶受援县之一,由黄浦区对口帮扶。24年来,上海组织实施了一批帮扶项目,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3.2亿元。

图说:澜沧县城航拍全景。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从东海之滨到西南边疆,温暖与爱心源源不断。当地人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澜沧县实现的是‘一步千年’的历史性跨越。”山河依旧,换了人间。

安居:“整村打造”世外桃源

茅草盖屋顶,竹编糊上泥巴,就当成墙;室内伸手不见五指,为了御寒,这里盖房子不装窗……在竹塘乡云山村,记者看到了这样一间简陋小屋,当地人叫它“竹笆房”“挂墙房”。

云山村的农户均为“直过民族”拉祜族。若非亲眼所见,实在很难想象,直到2017年,竟然还有人仍住在这样原始的房子里。村干部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农户人均纯收入仅为3198元——这个数字,不到全乡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不足全县的三分之一。




图说:澜沧县上海项目示范点云山村航拍全景。

“原来在澜沧,像云山村这样的情况不少。”上海援滇干部、澜沧县副县长张辉到澜沧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县,“有的人屋里没有家具,就在地上弄个床垫直接睡;有的人好不容易有一个沙发,靠背上却有这么大的窟窿。”说着,他在空中比了一个大大的圈,“可能也是从别处捡来的。”

“直过民族”的贫困鸿沟如何跨越?上海拿出的特色方案是“整村改造”——集中优势资源,打响贫困歼灭战。

2017-2018年,上海投入财政资金1900万元帮扶云山村。在沪滇两地的合力帮扶和各方力量的广泛支持下,这个拉祜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房改造、基础设施、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凡是在村里看得到的,基本都是上海建的。”澜沧县扶贫办沪滇帮扶项目负责人穆楠这样形容。

新房怎么建才好?让村民自己提想法。屋顶是大斜坡,符合民族特色;就地取材的碎石料装饰围栏,保留自然气息;家门口有小菜园,想吃什么菜就摘一点;家畜集中圈养,再也不用直接和猪牛睡在一起……从上海来的公益设计团队改了一稿又一稿,要确保新家是村民们真正喜欢的模样。

“宽敞,明亮,好住!”尽管普通话说得不好,但只要提起新房,村民张大友脸上的喜色就藏不住。2017年,竹笆屋开始改建,他自己贷款支付了4万元,政府补贴了4万元,现在新家的住房面积有约66平方米。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电视、沙发、床柜等都陆续添置了。

2018年,和张大友一样,村民们基本全部搬进了新家。今天的云山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再也不会“到处臭烘烘”“找不着下脚的地”了。天气好时,村寨间云雾缭绕,仿佛“云深不知处”的世外桃源,正如其名。“竹笆房”在村里只留下一间,特意保存下来,留作纪念。

图说:东回镇班利村。

安康乡南栅村、勐朗镇罗八村、东回镇班利村……以云山村为样板,上海项目又在澜沧县多个点位开花结果。截至目前,上海在澜沧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39个。

产业:让“青山”变成“金山”

在“整村改造”中,除了危房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造血”——通过扶持特色产业,让村民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生火,烧锅炉,煮粮……在云山村蒿枝坝,刚刚投产的云辉酒业飘出阵阵酒香。酿造车间里,工人张六金一早就忙活开了。

张六金是蒿枝坝一组的村民,曾经是建档立卡户,仅靠种植稻谷、玉米等维持微薄收入。“新厂正需要烤酒工人,问谁能吃苦。”张六金主动报了名,“我说我是吃苦长大的。”

现在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技术,每月工资能有2000元。更令他开心的是,酒厂就在家门口:“骑车5分钟就到,孩子方便照顾,周末还有时间干点农活。”

云辉酒业由上海出资建设,所产的酒非同一般,是三七酒——这是当地“林下三七”产业链中,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一环。

图说:上海市黄浦区对口帮扶林下三七种植合作基地。

林下三七,是中国工程院“农民院士”朱有勇团队根据澜沧地理气候特点量身定制的科技扶贫项目。借此成果,2019年底至2020年上海整合450万资金,在朱有勇院士的指导帮助和云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组织实施下,帮扶云山村、东主村建起了林下有机三七种植示范基地与三七酒厂。

“青山”变成“金山”。走进种植基地,阳光从高耸的松林间丝缕垂落,地上是一排排矮矮的“小帐篷”。蹲下查看,避雨膜覆盖下,三七涨势喜人。“三七的经济效益比普通农作物高得多。平时需要经常勘查,及时清除杂草等。”基地相关负责人李洪城告诉记者,“到目前,有大约400名村民来基地打工,每人每天可以80元收入。”

“村集体可以按比例享受三七种植示范基地与三七酒厂的收益分红;农户可以在基地或酒厂务工,也可以通过种植玉米、高粱等为酒厂提供原料。”张辉同记者算了一笔账:收益分红、土地租金、务工所得、种植收入……就这样,昔日产业薄弱的拉祜山寨,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增收产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有人留在家门口,也有人选择走出去。

记者到澜沧的第二天,正遇上圆通快递与澜沧县签约合作,要在当地招募更多劳动力,送往位于青浦的物流园区工作。“上海需要工人,当地需要工作,这是双赢的合作。”圆通快递相关负责人许张清告诉记者。

“截至到9月底,今年我们已经送了221人到上海工作。”澜沧县人社局副局长范丽芳介绍,依托沪滇劳务协作专项资金,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2017年至今已劳务输出至上海41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92人。

教育:“竹蜻蜓”飞向“呀米呀吧”

9月16日上午,一场特殊的新生开学典礼在澜沧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举行。有多特殊?这是学校的第一届开学典礼,而校园其实还没有完全建成。当天,两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个食堂已可使用;而另一边则布设了围挡,还在火热施工。

图说:9月16日上午,学校组织了学生举行了新学期的开学典礼。

“听说是上海来的学校,家长们非常关注,经常会有人过来看看建得怎么样了。大家都渴望把孩子送进来。”校长封水高说,无论是建设工程、招生工作还是教师培训,都在与时间赛跑。目前,高一、初一新生共约270名;校园工程建设,预计在11月底完成。

“普洱市的教育在云南省是比较薄弱的。来自上海的教育资源,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张辉说,“原来都是把孩子送出去,现在要能把孩子留下来。”

孩子们正是澜沧县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山深处的拉祜村寨,也需要社会力量介入干预。原来,很多拉祜小朋友上学前从没走出过寨子,普通话基础几乎为零,在适应全普通话的义务制教育过程中困难重重。

图说:澜沧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开学典礼举行。

面对学前教育的“真空地带”,2018年,上海市阳光善行公益事务中心的志愿团队走进大山,开展“呀米呀吧成长课堂”——“呀米”和“呀吧”,分别是拉祜语中的男孩和女孩。

“90后”拉祜姑娘李梦爽原本在县图书馆工作,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阳光善行”公益后,她毅然放弃本职工作,成为专职社工。去年5月,在“阳光善行”的指导下,“竹蜻蜓社区公益事务中心”成立,李梦爽是发起人之一。在此之前,普洱市还没有专业、正式的社会组织。


“呀米呀吧成长课堂”持续开展,变化也正在悄然发生。“一开始是我们每家每户敲门让孩子们来上课,后来,是大家主动过来,哪怕是下大雨,也没人缺席。有时课堂延期了,他们还会打电话来询问:‘老师,这个月什么时候来上课?’”这让李梦爽很感动。

“竹蜻蜓”是澜沧第一家由民间力量发起的社会服务机构,内生力量正在被发掘。

图说:拉祜族的小朋友们正在呀咪呀吧助学计划的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学习普通话。

“我的爸爸妈妈不会说普通话,以前我也不太会,到了上小学时,是老师在讲台上慢慢教,我到四年级左右才听得懂。”今年读初三的张克艳是“竹蜻蜓”志愿者,平时,她也是村里的小小“翻译官”。最近一次的课堂上,她戴着猫咪装饰,通过游戏与动作表演的形式,给娃娃们示范什么是“走”“跑”和“跳”:“我希望弟弟妹妹们也能早点学会普通话。”

教育帮扶与社会工作已在澜沧生根发芽,“竹蜻蜓”也将振翅而飞,飞向更多“呀米呀吧”。

文化:歌声代替“两道翻译”

谱曲,填词,创作一首动听的歌需要多久?对于东回镇班利村村民罗娜算来说,“一两小时就写出来了”。她与邻居郭玉兰组成的“兰算组合”已经创作了好几首歌曲。更神奇的是,她们不懂五线谱,简谱也只看得懂一点。创作时,罗娜算轻轻哼唱音调,用手机一节一节录下来,一首歌就拼好了——旋律悦耳动听,歌词朗朗上口。

拉祜族有着令人羡慕的音乐天赋,“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兰算组合”所在的东回镇班利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传承基地之一,是享誉全国的拉祜族“摆舞”诞生地。农闲时,村民们就抱着自学而来的乐器,载歌载舞。

班利村距离景迈机场仅7公里。尽管有交通便利优势,优秀的传统文化却“藏在深闺”中。曾经作为深度贫困村,班利村脱贫摘帽一度“压力山大”。

2018年末起,上海连续三年帮扶东回镇班利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去年7月,张辉到澜沧县挂职,班利村正是他在基层挂包的地方。“我第一次进村时,正好遇到两个从无锡来的游客,他们喜欢少数民族文化,想找一间民宿住几天。”当时张辉就冒出一个念头——文化扶贫,有戏!

2020年,黄浦区投入计划外援助资金67万元,改造提升村里的文化舞台与配套设施。增设遮阳大棚和防腐木看台,还有音响控制室、演员更衣室……“舞台背后的小屋子,是民俗文化传承基地;依山而建的一栋景观台,可以做农产品展示销售的平台;几栋传统吊脚,可以修旧如旧,改造成民宿。”每过几天,张辉都要到施工现场查看进度,说起项目,他总是侃侃而谈。

“以前我们只是过节的时候自娱自乐,或者临时性的外出表演,有些还不愿意,觉得耽误了她们干农活。”村里还新成立了演艺公司,已经有近百人加入,大家自己编曲,自己唱跳。公司负责人岩虎说:“现在有了上海项目进来,大家表演更正规了,次数多了,跳舞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就在几天后的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班利村将有12名村民到上海展演,代表普洱市推介文旅资源,宣传少数民族文化。

图说:老达保民俗文化表演。

目前,班利村已成功实现脱贫出列。到2019年末,澜沧县提前一年达到了脱贫摘帽的标准;2020年4月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并获“零漏评、零错退”的高度评价。

而在张辉眼中,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

刚到澜沧的时候,张辉下乡需要经过“两道翻译”:一个从拉祜语到澜沧话,一个从澜沧话到普通话。“村民们原本非常害羞,看到外人就躲开。”而经过一年的相处,他渐渐能听懂一些澜沧话了,村民们也更加热情,会主动打声招呼,或者唱首歌表达心意。

“满山花开为你绽放,满山绿叶让你倾心,载歌载舞欢迎你,我们真心欢迎你!”在欢快的曲调中,已无关任何方言或地区的差异,张辉也会跟着唱几句。真情付出,真情感谢——所有的情谊,全在这歌声里了。

蹲点手记>>

“狂奔”在路上

原本在黄浦区委组织部工作的张辉,是第十一批上海援滇干部,2019年7月来到云南。在澜沧,一个村的面积可能比整个黄浦区都大,一年多的时间说长不长,他跑得过来吗?——采访开始前的小小疑问,在连续蹲点一周后彻底打消了。

跟着张辉一起上山下乡,我们跑好几个乡镇。每到一个地方,大家看到他都是熟悉的、笑眯眯的:“张副,又来了!”从农业到住房,从文旅到电商,就连当地少数民族的神话故事他都能如数家珍,俨然已是拉祜专家!

在蹲点的一周时间里,张辉不是在跑项目,就是在去跑项目的路上。这一年他也是这么度过的,胳膊上的黑白分明,就是无声见证。

有些村寨看上去近在咫尺,实际上要翻山越岭,最多的一次,张辉一天“狂奔”700公里,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几乎都在路上。为了应对频繁的奔波,他的后备厢里装着三件“法宝”:一个靠垫,累了稍微休息一下;一件冲锋衣外套,变天了可以御寒;一把砍刀,遇到山体滑坡时清理树枝路障。

像张辉一样,还有许许多多“5+2”“白+黑”的当地干部,奋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感谢这群在大山里“狂奔”的人们,带领“直过民族”从贫困奔向小康实现,跨越“一步千年”。

脱贫者说>>

胡扎妥:“95后”的我,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我是拉祜族人,1995年出生,家住在勐朗镇罗八村。

小时候对家乡印象最深的就是泥巴路。上学住校那会儿,从家里到小学要走8.5公里山路,还需要自己背米到学校,去换一周的饭票。有一次下大雨,我快到学校时狠狠摔了一跤,结果辛苦背了一路的米全给洒了。我哇地一下就哭了,特别伤心。

2013年,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户,因为之前的家庭收入主要靠种甘蔗、稻谷、玉米这些,利润都不高。而罗八村是一个比较封闭传统的地方,我爷爷说,以前都是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一直就是这么过来的,也没人想到可以种点别的。

爸妈觉得,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就省吃俭用支持我念书。2018年,在我从普洱学院毕业后的一年,我看到了回乡创业的机会。当时,村委与挂包单位去外地考察,发现罗八村的海拔和气候适宜青花椒种植,就想引进一个青花椒新品种。

我了解了一下,发现收益比传统农业高得多。按照现在的价格,每公斤新鲜青花椒能卖26元,烘干后能卖130元。一亩地的产量大约有1500公斤湿品,烘干后有300公斤。核算下来,每亩地大约能有3万元收入,还有种植补贴。而且和采购商已经签好了合同,销路是不愁的。

这是一个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机会!在村民们还有些犹豫的时候,2018年,我带头试着种了16亩青花椒,2019年,又多种了15亩。种下树苗要三年才能投产,到明年,大概第一批就可以丰收了。

“小扎妥!这个花椒要打什么药?”“小扎妥,这个花椒怎么修剪?”我是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又是年轻党员,大家很信任我,有什么花椒技术管理方面问题都来找我。村委和挂包单位也会派人手把手来教,我在示范地学会后,再回到寨子里教给老百姓。现在整个寨子有48户人,只有4户还没有种,全村青花椒种植已经扩大至3599亩。

特别感谢上海项目,帮扶我们之后,村里路也修好了,环境也整洁多了,我们还住进了新房。听我爷爷说,以前大家的活动范围也很小,最多去周围亲戚家去串串门,进一次城,要遇上村民开拖拉机,才能搭个顺风车。现在水泥路铺通了,摩托车成了“标配”,40分钟就到,一大早进城卖点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回来还可以接着干农活。

为了扶持花椒种植产业的发展壮大,上海还投入了黄浦区对口帮扶资金33万元,帮我们新建了花椒烘干厂和配套设施。烘干后,青花椒的附加值提升了,运输成本降低,我们现在都等着明年的好收成!

对口帮扶大事记>>

1986年,澜沧县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1996年,澜沧县被列入上海市对口帮扶受援县之一,并决定由原南市区(后合并为黄浦区)对口帮扶澜沧。

2017年起,上海加强对接联系,加大支援力度与资金投入,挂职干部下沉到基层,努力实现对深度贫困乡、深度贫困村覆盖。黄浦区3个街道与澜沧县3个乡(镇)、3个贫困村结对,黄浦区各类企业与澜沧县102个深度贫困村开展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

2017年至今,教育方面,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第二小学结对帮扶澜沧县民族小学,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结对帮扶澜沧县金朗中学;医疗方面,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结对帮扶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黄浦区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结对帮扶澜沧县第二人民医院,加强健康扶贫协作。

截至2019年末,澜沧县累计实现脱贫55480户、203501人,15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45.85%降至1.61%,提前一年达到整县脱贫摘帽标准。

2020年4月,澜沧县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并获“零漏评、零错退”的高度评价。

帮扶24年来,上海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3.2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39个,建成温饱试点村67个,希望小学34所、儿童之家2所,村级卫生室36个、医技楼2幢等。

文/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图/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专题:上海对口支援“挂牌督战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点击查看)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