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数字里的获得感 | 手机查询“到没到” 颜色判断“挤不挤” 上海公交服务越来越“聪明”

新民晚报记者:曹刚

  说明:图中数据以上海巴士集团为例 制图:董春洁 技术支持:叶挺雳

  【新民晚报.新民网】31岁的白领曹青楠,家住三门路吉浦路附近,在新天地上班。“先坐559路到五角场,再换轨交10号线到新天地,全程不超过1小时。”最近5年,上海公交服务变得越来越“聪明”,曹青楠深有体会。

  2013年,本市公交信息化发展刚起步,曹青楠候车“主要看运气”。“有时赶到车站,却眼睁睁看着一辆车开走。”他说。这年春天,上海部分公交站牌首次出现二维码。不过,曹青楠尝鲜扫码已是2014年。“扫描二维码,就能知道下一辆车还有几站。”他回忆,到2015年,二维码升级版“站台电子显示屏”越来越多,到站信息也越来越准,从“还有几站”进化为“几时几分到站”。

  “但有个问题没解决。”曹青楠说,那就是只有到站台才能看见信息,容易踩不准点错过车。其实,2015年3月,“上海发布”就新添公交实时到站查询功能。“巴士发布”“上海公交APP”也相继开发类似功能。出门前只需查询手机,便可准确了解到站时间,误差不超过2分钟。2016年春,经朋友推荐,曹青楠迅速爱上这个新功能:“多向手机请教,就可以少等一班公交,很实用。”

  不久前,巴士集团率先在全市试点预报“乘车舒适度”,用3种颜色的公交车图标分别显示下一辆车的拥挤程度。“新式武器又解决了一个问题。”曹青楠笑着说,“有一次,我跳下一辆特别挤的公交车,却在站台上发现后面一辆车很空,早知道就多等一会儿了,不用那么挤。”

  候车屏、电子站杆、站点二维码、发车屏、公交APP……上海智慧公交服务网络正不断优化升级。

  新民晚报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