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要赢得小提琴比赛,不仅考验琴弦上的得失,还有对人生悲喜的领悟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江妍     2018-08-31 10:17 | |



马上评|同源


   走过人生最悲伤的时刻,陈其钢借助音乐的力量,用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哲理悟到“悲喜同源”的真谛。悲喜,同源;胜败,同源;东西方文化,亦同源。同源说到底,无非是种心态,是你在面对顺境逆境时的处事之姿,亦是你在面对比赛时平和开放的姿态。

   演奏《悲喜同源》,陈其钢替选手“杜绝”了外力影响,不给解读、不看视频,他想要看到的是每个人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因是“私家记忆”,故而与众不同,这在陈其钢看来,才是这样一番比拼真正的意义所在。就像梅西安曾经教他的——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

   在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设立必拉的中国曲目,表面上看,是让经典或是原创的中国作品被世界听见,深层次想,亦是让独树一帜的中国表达为世界所瞩目。

   音乐,说到底,展现的无非是人对自身的感悟、对世界的理解。琴弦上的《悲喜同源》,人生的得失之路,无非让你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那是能被世界读懂的中国式表达。(朱渊)

IMG_7244.JPG

图说:陈其钢现身排练场 官方图


为让中国作品能通过国际赛事走向世界,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诞生时便特设“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首届赛事,世界知名度极高的中国经典作品《梁祝》被规定为半决赛必拉曲目;今年第二节比赛,陈其钢新作《悲喜同源》成为决赛必拉曲目。

诚如陈其钢在赛前所期盼的那样,昨日,决赛首场六位选手凭借自身对乐曲不同领悟和表达方式,演绎了这部融汇东西方文化、蕴含人生哲理又对演奏技巧提出很高挑战的《悲喜同源》。琴弦上,每个音符都在倾诉着人生悲喜,一切尽在不言中。


经历大悲,悟出《悲喜同源》


或许是此前肺部手术的原因,本就消瘦的陈其钢昨日戴着口罩现身排练场,不时需要吸氧。采访刚开始不久,他就因身体不适而要求中断。

IMG_7241.JPG

图说:戴着口罩的陈其钢 官方图

出生在上海文艺之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陈其钢,自小被视作天之骄子。1984年他赴法留学,成为音乐大师梅西安的关门弟子。梅西安教会陈其钢最重要的事,不是继承谁的音乐理念,而是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

陈其钢的作品融汇了东西方的音乐文化,又赋予现代化的表达,至今,他的《逝去的时光》《蝶恋花》《五行》等作品都在世界各地被百余家乐团演绎。2008年,在张艺谋的“力荐”下,他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创作了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

那段埋头准备奥运会音乐,和儿子陈雨黎并肩作战的日子,后来成为陈其钢一生最重要的记忆。2012年,陈其钢遭遇人生最大的悲,29岁的爱子陈雨黎在瑞士苏黎世不幸遇车祸去世。不善言辞的他,坐在苏黎世湖边发呆,循着孩子遇难的高速路边寻找儿子的痕迹,在草丛中发现一副破碎的眼镜,心如刀绞。于他而言,“剩下的人生只有回忆和纪念雨黎的人生,是非常痛苦的人生。”音乐,成为唯一出口。

IMG_7242.JPG

图说:陈其钢戴着口罩查看琴谱 官方图

经历大悲的陈其钢,此后离开法国回到中国,搬到离浙江丽水市区数十公里、需要乘船才能抵达的“躬耕书院”,过着隐居的生活。与世隔绝的生活对原本就性格孤清的陈其钢而言,或许是另一种自在,他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音乐创作,本不高产的他就这样一个一个音符推敲,谱写出包括《悲喜同源》等佳作。


拒绝打磨,寻到最美璞玉


《悲喜同源》首演于去年10月,作为第20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收官之作,指挥家余隆率中国爱乐乐团,携手文格洛夫演绎了这部作品。

走过悲喜的陈其钢,如今谈及人生得失,更多是哲理性的思考:“人生的悲喜,其实就是得与失的问题。每个人都想得到,人是因得而喜,因失而悲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阴阳两面、有得必有失,得就是失,失也就是得。你所失去的,并不一定是彻底的失去。”

IMG_7245.JPG

图说:陈其钢在排练现场 官方图

阴阳、悲喜、得失,陈其钢在《悲喜同源》中反复思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取材自古琴曲《阳关三叠》,曲谱由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就,那句著名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恰是《悲喜同源》所要传递的人生别离的悲情。

“从年轻时,我就喜爱《阳关三叠》的音调。”陈其钢说,王维诗中对于人们奔向前程时的喜悦、憧憬与未知,以及永别时的悲伤,是他想表述的“悲”与“喜”。大喜与大悲,对他而言,是激越与深情的对比,都是人间大爱。他真诚面对自我,写下这个艰难的作品。

要让不过20岁出头的选手们,理解陈其钢这首《悲喜同源》中千丝万缕的情思和百感交集的人生,估计很难。但这正是选定这首新作为必拉曲目的原因,陈其钢甚至在赛前拒绝解析这部作品,也坚持选手们只从总谱上了解、凭自身领悟去演绎。在他看来,演绎新作品最能看出选手的个人素质,那样的演绎,是没有经过打磨的璞玉之质,最为真实,也可能迸发最亮眼的火花。(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