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西方经典融入“民族魂” 杨丽萍在《春之祭》中“涅槃”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沈毓烨     2018-09-04 12:59 | |

   《春之祭》被视作现代舞的发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颠覆和突破为后来者提供了无限可能,百年来无数的现代编舞大师都将其视作传情达意的试金石。而如今,杨丽萍将为其注入民族元素,以东方视角来解构这场“春日祭祀”。

图说:杨丽萍昨出现在舞剧《春之祭》发布会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10月19日起,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英国伦敦萨德勒之井剧院共同委约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创作的现代舞剧《春之祭》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全球首演。

自我奉献 涅槃重生


   《春之祭》描绘的是春日里,少女被命运选中,送上祭祀台的故事。作品中有人类对自然原始的崇拜、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春天来临的渴望与喜爱。在杨丽萍看来,绝大多数西方作品表现的都是少女恐惧、矛盾和彷徨的心情,但她试图从另一个“自我牺牲、救赎众生”的思想来解读,杨丽萍版本的《春之祭》融入了她对于东方生命观的独特解读:“生命不只是向死而生,而是从生、到死、再到涅槃重生的过程。”

图说:《春之祭》海报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身为一个白族人,杨丽萍坚持要从自身成长的土地里面寻根,依赖民族文化的养分创作。“我就是要用自己民族的魂融入到这个题材里面。”在杨丽萍看来,“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文化,运用世界语言与之对话,是东方美学独特表达‘被看见’的途径。不论用任何手段和方法,最终,我们要守望传承的还是自己民族的文化。”

民族元素 东方审美


   这次的创作是一场长达两年的“冒险”。杨丽萍在现代舞蹈的基础之上,融入大量藏文化元素。狮子、女人、祭司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而杨丽萍的代表形象——孔雀,也将在剧中涅槃重生。

   《春之祭》的内核是“祭祀”,是一个仪式感极强的故事。杨丽萍版《春之祭》也贯穿了她一如既往的形式感与杨氏舞台美学——舞台被999个神秘的符号堆满,一个存在于平行时空的修行者,躬身在大地上,好像种麦子一样播种着祝福,播种着寓言,播种着觉悟。舞者置身其中,忘我起舞,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被放置在一个宏大的时空之中,产生出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舞台效果。人们在大地上生息、舞蹈,又在大地上苏醒、觉悟。

图说:舞剧《春之祭》男主角朱凤伟和女演员肖涵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杨丽萍并不准备描画一个具象的世界,她将《春之祭》的舞台化为一个抽象的宇宙,时间、空间、生命共存其中,万物轮回,周而复始。与此同时,在借鉴传统藏族舞蹈和现代舞蹈的基础上,注入她独有的孔雀舞蹈语言。舞蹈中的狮子暗喻权力、旧有的世界、不可侵犯的规则;女人是受难者、觉醒者与重生者;祭师则象征着无情、冷漠的压迫者;而孔雀代表着重生、未来的希望。爱恨、生死与自由,在她的诠释之下化为具象。

   此次 《春之祭》也吸引了一众海内外知名艺术家,美术总监叶锦添、文学总监梁戈逻等纷纷加盟外,曾创作过《阿姐鼓》的作曲家何训田也将在斯特拉文斯基原作的基础上,贡献新创意。(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