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南腔北调齐放声铿锵绵软皆风味,艺术节戏曲板块鸣锣开唱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赵玥     作者:朱渊,赵玥     编辑:沈毓烨     2018-10-24 13:36 | |

  昨晚,美琪大戏院的剧场淹没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喝彩中,被越迷们亲切唤为“花帅”的吴凤花变身“知行合一、无善无恶”的圣人“王阳明”,带来一台沉稳大气又别具一格的越剧新作。与此同时,一江之隔的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里,程派青衣李佩泓携手昆曲小生张军为那出令人心折的“墙头马上”再续情缘,添加了“前因”、补全了“后果”,让裴少俊和李千金的爱情更具“命中注定”的色彩。

图说:《王阳明》演出照片 官方图

  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不过短短一周,名家名团纷至沓来,让城市充满艺术馨香。歌正欢来舞正酣的剧场里,自然不能少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身影,随着越剧《王阳明》、新编京剧《墙头马上续情缘》两部重头戏鸣锣开唱,艺术节传统戏曲板块正式启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剧目中80%都是现实主义题材佳作,令人期待。

梆子吹来“西北风”


  近年来大热申城的梆子戏,今年又有两部佳作抵沪。来自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的大型现代戏《太行娘亲》、来自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将让观众感受西北艺术豪放粗粝的质感。

  大型现代戏《太行娘亲》通过一个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太行母亲如何成长为英雄娘亲的故事,展现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主演陈素琴的表演并没有刻意拔高太行母亲的形象,而是突出她鲜明的个性,以情动人,塑造一个平凡人的英雄史诗。

图说:陈素琴在《太行娘亲》中 官方图

  该剧由编剧李莉、张裕执笔,特邀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青担纲导演。王青深挖“动情戏”“催泪戏”,不仅一次次让领衔主演陈素琴“哭晕”在排练场,也让边上配戏的演员甚至乐队、工作人员感动得热泪直流。

  借助秦腔与现代合唱队的结合,《王贵与李香香》开拓了传统秦腔的现代表达,实现了“革命题材诗性表达”的可能。该剧根据李季所著的同名红色革命长诗改编,导演张曼君采用唱诗班、舞蹈队来讲述环境、烘托气氛,巧妙运用西部特有的信天游、花儿等民歌小调抒发人物情感。

  舞台上,秦腔名角柳萍自然又不落痕迹地展现了李香香的天真烂漫,而李小雄刻画的王贵憨厚中透着真诚和质朴,他们深厚的传统表演功底,为这部风格迥异的西部民俗风情剧平添许多回味。

图说:《王贵与李香香》演出照片 官方图

吴侬软语唱英雄


  和高亢铿锵的梆子戏呈现截然不同的风味,吴侬软语的江南地方戏带来的是和风细雨的轻抚。然而,这份柔婉中照样也能走出顶天立地的时代英雄,沪剧《敦煌女儿》的原型樊锦诗就是其中之一。

  樊锦诗成长于繁华的上海,却在异常艰苦的戈壁大漠呆了半个多世纪。,她始终致力于敦煌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敦煌学者。该剧叙事方式打破了沪剧固有形式,用两个时空交错的手法诠释人物内心独白。莫高窟中“飞天”等壁画形象被幻化到舞台,光影效果打造的沙漠与荒丘展现了恢弘的气势和苍茫的意境。

  饰演樊锦诗的是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她在剧中要从樊锦诗25岁的青年时期一直演绎到80岁老年时期,年龄跨越度近60年。最难的是,因采用的是时空交错的手法,前一幕还是25岁的风华正茂,一转身已届80岁的过尽千帆,很具挑战。

图说:《敦煌女儿》演出照片 官方图

  无独有偶,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推出的苏剧《国鼎魂》,聚焦的也是没有硝烟的国宝保卫战。作品根据潘氏捐鼎的真实故事改编,将中华民族护卫国家千年文脉之群体精神,集中于剧中女主角潘达于一身,描绘展示华夏子孙对文化筑国的坚定信仰,谱写一曲为国护宝、九死不悔的“时代正气歌”。

青春京剧重创新


  就在上周五,李佩泓和张军刚刚带领一帮青年演员走进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为高校师生呈现了创新京剧《墙头马上续情缘》,这版《墙头马上续情缘》却可谓是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的一次成果展示。

  《墙头马上续情缘》改编自元代杂剧家白朴剧作《裴少俊墙头马上》,舞台版演出里,除了李佩泓和张军,以及特邀的青年教师杨淼,其他演员及乐队成员几乎都是上戏戏曲学院的学生。而即将走进复旦、同济、上大等众多高校巡演的青春版《墙头马上续情缘》,则由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演员陈东炜、青年教师杨淼、上戏戏曲学院优秀毕业生胡晓瑞及在读学生李超、孙赫远、任梓诚等人主演。李佩泓作为上戏戏曲学院院长,希望能借这样师生同台的演出机会锻炼青年学生们,产生更多的“科里红”,她说:“先由我们的教师和艺术家们为孩子们做示范,给孩子们更多展示的机会,以后青春版的演出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图说:《 裴少俊墙头马上 》演出照片 官方图

  明年,上戏戏曲学院拟将联合青年京昆剧团、上海音乐学院,共同打造程派经典剧目《穆桂英》和网罗京昆剧团尖子生的数台青春版折子戏,让上海的青年戏曲人才可以演得更多、走得更远。(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赵玥)

马上评:传统与时尚

  颇为意外,昨晚新编京剧《墙头马上续情缘》的现场多了不少新面孔,他们并非是戏迷,冲着传统经典的创新而来,而是纯被“墙头马上”四个字吸引。近日热播的《如懿传》中,《墙头马上》戏文里那句“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成了乾隆和如懿爱情线上的“通关利器”。

  从热播的影视剧,到艺术节的菜单,明眼人会发现,虽说实打实的“戏曲”作品仍保持在稳步上升的阶段,但戏曲中所包含的中国元素,从念白到表演、从妆面到服装乃至姿容体态、坐卧行走,都在不知不觉“被借鉴”到各类艺术作品。

  荧屏里,《延禧攻略》中的“娘娘”钟情于戏,唱昆曲、绣戏服,还常用戏文“敲打”竞争者;舞台上,具有探索实验性质的“中国新歌剧”《画皮》里,女鬼一角直接邀请“男旦”出演,用原汁原味的京剧与歌剧对话。此外,采用中国传统题材,引入中国戏曲表演的音乐剧、舞蹈更是数不胜数。

  在艺术推陈出新的当下,传统戏曲似乎成为了另一种“时尚”的代名词。他们不再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需要用一颗“老灵魂”才能欣赏的艺术,而是融入生活中每个触手可及的角落,并成为年轻人的“流量关注”或是“话题热议”。

  传统戏曲本是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正如本报文化版两年前推出的“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专栏,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朱渊)


  >>>更多内容点击查看: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