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十二艺节|从青草沙到柯灵故居,他们用画笔记录城市与时代……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江妍     2019-05-10 14:07 | |

   每个人爱这座城市的起因总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因为生于此地而爱它,有人因为此处滋养了他而爱它,有人甚至因为一首曲子、一首诗、一个人而爱上这个城市。人们观察这个城市的角度亦不尽相同,也许爱它气势磅礴的那道湾,也许偏爱它黄昏那刻寂静的街角。中华艺术宫1楼,即将于5月21日正式开幕的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正在紧张布展,600余件作品中有51件来自上海。我们试着从中读懂艺术家们用画笔为这座城市所抒写的心声。

李向阳作品饮水思源_副本.jpg

图说:李向阳作品《饮水思源》 官方图


一首来自空中的田园诗


   艺术家李向阳挑了反映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的“共饮长江水”为题作画。一是因为“青草沙”这个名字听起来抒情,像幅风景画,他又喜欢画风景;二是因为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值得一画。

   对于艺术家而言,所有的创作都必须转化为真实的情感,李向阳坚信,任何一个孤立静止的描述情节的画面,是难以呈现这个历经15年论证、5年施工、于8年前竣工的工程的。和当年王文彬画《夯歌》不同,现代的生产资料变了,劳动方式也变了,情感、语言也会变,更何况,今天的上海人起居之处越来越高,交通越来越深,恐怕早已忘记了过去自来水的氯气味,也不知道现在喝的水是青草沙的水。

一,李向阳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青草沙卫星地图 徐翌晟摄_副本.jpg

图说:李向阳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青草沙卫星地图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摄

   “屋宇摩登,怪石嶙峋,岸柳成行,水天一色”,是李向阳进入水库区的最初感受。当他倚着车窗发呆,远远地望见了青草沙,阳光下微微泛着蓝光,清净安详,江水与之有着颜色明显的分界线。如何把主题创作中的劳动场景,换一个角度,诗意地表现出来?他突发奇想,打开了卫星地图,何不俯瞰试试?这一刻,李向阳发现,青草沙美得就像长江口的一块美玉。是谁把黄褐色的江水变成了一泓碧波,又是谁把水库设计成这番柔姿?这件为上海市民送福祉的水利工程,分明就是一件浑然天成的作品。“我肃然起敬,感佩青草沙的建设者,感恩养育了这种文明的土地和城市。上海面向大海,温润透彻,亦如祖国胸前的一块美玉。”李向阳说。

   这一幅200厘米×300厘米尺寸的“大”油画作品,花费了李向阳一个多月的时间,日日挥笔,画面的视角奇高,仿佛就是飞机上俯瞰的定格,视平线高高抬起,长江口尽收眼底,围绕着60平方公里的一汪绿水,人字形的江水缓缓而下,依次勾勒出上海、长兴、崇明的身影。李向阳指着画面的上方介绍,“上有黄浦江,下有长江大桥,这里是生态区,那里又是一片办公区域……”缕缕如絮的白云,点点如影的白帆,青山绿水诉说着艺术家对于自然的敬畏;恬静平和的色调营造,不纠缠于细节的布局,仿佛是一首来自空中的田园诗。

二,饮水思源,局部 徐翌晟 摄_副本.jpg

图说:《饮水思源》局部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摄


一片脚手架上的“温度”


   2016年,位于复兴西路147号的柯灵故居经过重新修缮后正 式对公众开放。这幢建于1933年的西班牙式公寓,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是柯灵的居所,前后整整有40余年。在这里,柯灵完成了电影剧本《不夜城》,撰写了散文名篇《遥寄张爱玲》《钱锺书创作浅尝》和《回看血泪相和流》,还开始了长篇小说《上海一百年》的创作。

   这幢建筑是画家洪健曾经在青少年时代每天的必经之地,从知之者寥寥,到如今常常有人慕名而来,从几近凋敝到妥善修缮,老建筑如有生命力一般在每一个时代焕发出不同面貌。这也是艺术家洪健此次为“时代风采”主题创作的作品《永不拓宽的街道》的灵感之源。与李向阳的高空俯瞰视角不同,洪健的视角是平等地直面这座墙面斑驳的建筑,好像是以个人的目光在试图读懂过往。

三,洪健和作品《永不拓宽的马路》 徐翌晟 摄_副本.jpg

图说:洪健和他的作品《永不拓宽的马路》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摄

   创作构图时,洪健采用了传统中国画中的三联屏图式,这是他惯用的创作手法,每条屏都有独立的叙事内容,在以前不同的创作中,洪健的三个画面往往会表达三个不同的时空。《永不拓宽的街道》上所绘的柯灵故居却是三联的主题,但每条屏中都加入了一些独特的物象元素叠加了时空感受:脚手架支起的防护网与那隐去半条却仍可解读的“让城市更有温度”的标语,隐喻着政府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画面中央醒目的红色电话亭与隐隐打开半扇的门扉,似乎正有人刚刚步入公寓,预示着海派文化的火炬正从老一辈文化学者的手中传递给下一代新人;而零星摆放的几辆城市共享单车,在这幢老宅前显出了时代特征,婉转地透露出骑行者的欢笑声。

   “上海每一个地区的梧桐树其实都不一样,在复兴西路一带的梧桐树,横枝少而竖枝丫多一些,”艺术家的眼光毕竟细致,树枝间透出的上海冬季里的青灰色天空令人想起宋徽宗《瑞鹤图》的清幽。洪健把握住了当代水墨的多元性,以传统工笔技法为体,又运用了一些西方绘画的一些明暗与色彩效果;斑驳的墙体、锈蚀的门窗、老旧的砖瓦、树影婆娑;当传统水墨程式与当代审美视角熔于一炉时,拓展了当代中国画审美的表现张力。“街道无法拓宽,但是绘画的语言可以拓宽。”洪健说。

   两位艺术家的画面上都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人”,画面之外的我们却都真切感受到了“人”的存在,“人”的力量,“人”的声音,这些声音也是时代赋予的力量。(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专题推荐: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微信图片_20190506105605.jpg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