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十二艺十二景③丨菁菁校园里,杜丽娘和诗人的对望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翔     作者:吴翔     编辑:沈毓烨     2019-05-22 10:51 | |

昨天,上大宝山校区伟长楼终于迎来了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

就在几天前,一张海报摆在了上大宝山校区的伟长楼前,上面是十二艺节的一出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看上去就和平常在这里演出的所有海报一样,没有什么与众不同。每天,同学们依旧行色匆匆,早上背着书包赶赴课堂,中午饥肠辘辘赶往食堂。课间休息,也有同学在海报前,望着柳梦梅和杜丽娘面面相觑,“《牡丹亭》倒是知道,这‘盱河高腔’是什么?”豁然开朗,只在点开手机的一瞬间——“盱河高腔,是江西抚州的古老唱腔……”

图说:伟长楼前的柳梦梅和杜丽娘 张玉刚 绘

象牙塔,是科研的前沿,古老的唱腔远道而来。海报前,引来关注的不只是同学,还有慕名而来的教授,毕竟,这是校园里鲜少能听到的声腔,穿过时空之门,悠扬而遥远,如何不让人期待。

剧组的演员们对这一次在校园的“相遇”同样十分预期。上午8点半,就在同学们的上课铃刚刚响过,《牡丹亭》剧组就已经抵达了伟长楼。不少演员都已经穿上了戏服扮上了,上海的校园,他们是头一次来。趁着走台、排练的间歇,演员们就穿着戏服流连在上大的校园里。

图说:盱河高腔《牡丹亭》 官方图

在伟长楼为演职人员留出的通道外,就是一片草坪上,上面矗立着乌兹别克斯坦诗人阿利舍尔•纳沃伊的雕像,演员们从后台走到雕像下甚至用不了一分钟。就像大学生好奇“盱河高腔”一样,他们也对诗人的生平有了兴趣,手机告诉“杜丽娘”和“柳梦梅”:“阿里舍尔•纳沃伊是乌兹别克著名诗人、学者和思想家,是乌兹别克文学语言奠基人……”阳光洒在草坪上,“杜丽娘”“柳梦梅”和阿利舍尔•纳沃伊居然也能穿越古今,有了合影的机会。

再稍走几步,“杜丽娘”和“柳梦梅”还看到了上大图书馆前的一片湖水,微风吹来,波光粼粼,湖面上的天鹅不徐不疾,岸上的孔雀抖落一身繁华……校园如此优美,堪比梦中的“牡丹亭”。他们流连在校园的美景中,远远地,同学们也在望着他们,两两相望,互为风景。

入夜,伟长楼的舞台上,演员们唱着,“良辰美景奈何天……朝飞暮卷,云霞翠轩”。(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推荐专题: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