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话题 > 正文

“高冷”科学渐成荧屏热点!“科技+”带火电视新节目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俞亮鑫     作者:俞亮鑫     编辑:江妍     2018-01-24 09:25 | |

少年爱迪生.jpg

图说:《少年爱迪生》近期热播 网络图

近来,被人们视为神秘、高冷的科技类节目开始升温,密集登场,如最近东方卫视的《少年爱迪生》、央视的《我爱发明》、《机智过人》、湖南卫视的《我是未来》、浙江卫视的《铁甲雄心》、深圳卫视的《极客智造》、山东卫视的《奇迹时刻》等……

全球踊跃来献技

荧屏科技类节目的兴起,主要得益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去娱乐化”的政策导向,这使文化类、科技类等节目数量猛增,纷纷进军“科技”领域,这使昔日神秘、高冷的科技一下变成了荧屏热点。

未来说.JPG

图说:去年的《未来说》汇集名校学生 网络图

上海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荧屏科技类节目自然不会缺位。继去年科普节目《未来说》汇集了八大名校学生聚焦科学之后,今年的《少年爱迪生》更吸引了3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位怀着科学梦想的少年踊跃报名,其中不乏发明小达人,如美国华裔少年饶帅利用美国国立癌症数据库加上计算机技术开发出“预测”肺癌患者诊疗手段和生存率的“智能医生”;如澳大利亚10岁华裔少年尤马作为全球最小的手机APP开发者已开发制作了六款APP,有的还进入了最受欢迎的APP排行榜;如山西少年王文鹤去年参加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金奖,这次来沪带来了他设计的更先进的人体外骨骼系统……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些少年发明家将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极客出发2.jpg

图说:《极客出发2》的挑战者 网络图

荧屏上喜爱科学的有小小少年,更有大学生。央视正在播出的《极客出发2》有来自全球24所顶级名校的挑战者,他们不乏哈佛、麻省理工、清华、复旦、耶鲁、斯坦福等高才生。他们不是前来演讲的,而是把真实产品、科创项目(如无人车、人脸识别、隐身衣、脑控等)带给观众,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机智过人.jpg

图说:央视节目《机智过人》 网络图

让观众大开眼界

“科技+”正成为电视节目不断创新的富矿,科技+演讲、科技+悬念、科技+实验、科技+造星、科技+教育……如《未来架构师》《我是未来》《机智过人》《加油!向未来》《极客智造》《奇幻科学城》《机器人争霸》等纷至沓来,仅央视科教频道今年就将推出5档科技类创新节目,有《解码科技史》《创新一线》《飞向火星》《智能中国》和《科学总动员》。

央视近日开播的6集纪录片《创新中国》还是世界上首部利用人工智能模拟人声完成配音的电视节目,用高科技“复活”了四年前已病逝的“配音名家”李易的声音,让他“继续”担任纪录片的精彩解说。《我是未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地球已灭绝的猛犸象走上了舞台。能歌善舞的机器人、能听懂人类语言的各种电器、能帮助人类“再次行走”的脑机接口设备……通过荧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让观众大开眼界。

《创新中国》.jpg

图说:纪录片《创新中国》 网络图

顶尖名家齐上阵

继文化类节目兴起后,“科教兴国”之势也席卷荧屏。湖南卫视的《我是未来》推出了最酷炫的科技成果,深圳卫视的《极客智造》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科学进展。央视刚落幕不久的科学节目《机智过人》更为亮眼,它以“人机比拼”形式,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前沿科技和最新成果,包括人脸识别、声纹模拟、机械臂、无人机、步态识别等。NBA球星林书豪和通过识别系统利用传感器控制的机械臂,谁是投篮命中率更高的“三分王”?装了“大脑”的无人机,能否躲过世界冠军鲍春来的大力扣杀?节目借助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队”的人才智库组建了“科学智囊团”,以“最强人类”来对决顶尖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这种富有趣味的新形式,让观众看了大呼“精彩好看”。

拉菲罗·安德烈.jpg

图说:《我是未来》请来拉菲罗·安德烈 网络图

热播的科学节目还显示出了国际范儿。这些节目邀请的不少都是世界科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如《我是未来》请来了“无人机教父”拉菲罗·安德烈;《未来架构师》请来了《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图灵奖目前唯一的华人获奖者姚期智教授加盟《机智过人》的“机智见证团”,这节目还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最具标志性的大屏幕……这些科学节目在国外社交网站引发强烈关注,一期节目相关视频播放量往往就破百万。(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马上评】更多仰望星空

当前,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上海也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一批科学节目亮相荧屏由此应运而生并赢得了观众点赞。

未来架构师.jpg

图说:《未来架构师》请来尤瓦尔 网络图

科学节目过去被视为小众而又高冷,电视界很怕触及,唯恐会拉收视率的后腿。而《少年爱迪生》制片人王宁却说,科学节目虽有点高冷,但只要能找准社会热点就会变成“刚需”,如《少年爱迪生》就与千家万户关心的教育问题紧紧相连,收视就会不错。《我是未来》总策划杨晖说,科技类节目留给制作团队的空间非常大,“永远不用担心找不到选题,这个类型虽然不容易做,但确实是个富矿。”

千万不要低估广大受众的文化兴趣,也不应怀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关注。近年来,文化类、科技类等节目相继崛起,渐成热点,足以证明这一点。科学节目渐热有不少原因,有国家对科技强国的扶植,有荧屏对“泛娱乐化”的抑制,也有人们对突飞猛进的科学兴趣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一些科学节目表现的科技和大众生活密切相关,这让人充满好奇心和敬畏感。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有希望。(俞亮鑫)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