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新民艺评丨逗哏的底线和上限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纪人     编辑:沈毓烨     2019-05-14 11:12 | |

   逗哏之事也该有个底线的。而它的上限,则是侯宝林所做的三点。

   说实话,我已经许久不看也不听相声了,但相声界还不时会闹出些动静传到我孤陋寡闻的耳朵里。

   最近的新闻就发生在12日汶川大地震11周年,网上热传一段拿汶川等地震灾害来逗哏的相声视频。逗哏的是相声演员张云雷,捧哏的是搭档杨九郎。哏的内容是:“大姐嫁唐山,二姐嫁汶川,三姐嫁玉树,我仨姐姐有多造化啊!”“造化”在此本应作福分、好运来解释,但显然是在说反话。可说反话,也不能伤到受地震灾害的死伤同胞身上去啊。这段名叫“大上寿”的相声虽然演出于去年12月31日,但一经上传后还是受到了网友和媒体的批评。于是担任逗哏一角的张云雷于5月13日通过微博发文致歉,说“自己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样的作品,这样做都是不应该的。”

图说:张云雷微博致歉

   相声有个术语叫“砸挂段子”,指彼此戏谑取笑的段子。推而广之,也可泛指相声逗哏中常用的戏谑取笑的手法。但“砸挂”也有几忌,其中一忌就是不要拿令大众伤心的大灾祸来戏谑取笑。张云雷说的这个段子,就犯了这个大忌。正如有的网友所说,是“拿别人的痛苦当梗”。

   张云雷也向德云社道歉,因为他是郭德纲最早的入室弟子之一,排行第二,为德云社的“四公子”之一。学生出错犯忌,老师自当严加管教。俗话说,教不严,师之惰。老师不仅要授之以艺,更要授之以德。德艺双馨,才是师徒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声也罢,小品也罢,都以逗哏取乐来吸引听众和观众。但这并不是它们唯一的动机和目标。凡艺术都以真善美为追求,以寓教于乐为目的。说噱逗唱虽有独特的手法,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相当一个时期来,相声或小品为了取悦受众,有的日趋庸俗和低级趣味,乃至入于恶俗一流。这也是我几乎不看不听的原因。

   虽然如此,我还是时常会想起侯宝林的相声。侯宝林只读过小学三年级,论学历,他肯定不如现在的所有艺人。但为什么他能成为相声大师,创造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首先他刻苦,为了读一本明代《谑浪》,冒雪到北京图书馆,用18天抄了10万字反复钻研。二是博采众长,并向多种戏曲艺术学习。三是“凡事都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

   逗哏之事也该有个底线的。而它的上限,则是侯宝林所做的三点。(王纪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