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三个巨婴的“放飞之旅”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阿达     作者:阿达     编辑:陆玮鑫     2020-04-19 17:09 | |

  被疫情憋在家中,又假又傻的电视剧乘虚而入。先是冗长拖沓的《新世界》,给观众塞个神秘兮兮的“小红袄”就以为悬念丛生了。女主角神通广大,男主角整个一愣头青,不合逻辑的情节看得牙痒痒。接着是“伪行业剧”《安家》,房屋中介的核心情节被各种装惨的人生故事替代,其间描写的“上海看房人”,大部分刁蛮促狭不近人情,仿佛编剧与正宗上海人有深仇大恨。这算是“都市剧”吗?贴近上海市民真实生活的部分无不捉襟见肘,倒是一回到“房四井”的乡下才生动毕现。总觉得眼下的“都市剧”,好多都是农村人在写,隔靴搔痒想当然,无法同气相求。

  紧接着就是《如果岁月可回头》了。这又是一部“伪都市剧”,乍看编剧是想聚焦“老男孩”的人生之困来展现岁月磨炼中的“二次成长”,可是镜头里是没完没了的“三离婚男聚烦心事”,聊的内容浅薄而做作,哪里还有什么“成长”,简直就是“巨婴”。毫无出息的三巨婴组成的“绿帽联盟”装嫩扮酷玩青春游戏,染头发、戴绿帽、钻桌子,各种作,作得毫无章法,一点也不好玩。

  这样不着调的人设和情节,整成喜剧或许还有救,一旦弄成正剧,瞅着角色们勉为其难地说着“人家的话”,就特别憋屈,好端端的演员硬让他们假模假式地演尬戏,害人不浅哪。像靳东、李乃文这样的好演员,以往的不少电视剧里都有上乘表现,然而到了这里,纯粹傻缺一个。他们之所以“演得太差”,实在是被奇葩剧情所害。你的演技再厉害,一旦遭遇烂剧,名声下滑是必然的,没有名声扫地就算万幸了。

  都市剧的“假”病,源于创作人员的闭门造车。聊几个人设,凑几个情节,编几个故事,只要“足够有趣”,只要有大牌明星押宝,就可以“大卖”了。至于现实生活中的切肤之痛和深沉情感,他们看不见也不想看,还怕“太深刻会有风险”,于是大家一窝蜂地往新奇趣方向编造,管它真假。

  诚然,艺术允许夸张,甚至可以非常夸张变形,但即便是喜剧,在夸张变形的情节和表演中,骨子里内涵里的“真”是不容置疑的。你看这三个宝货的身份有多假,扮演起公司高管、大学教授和十大著名厨师的时候,俨然像小丑,一点没有像模像样的范儿。李乃文在大学讲堂上忽悠学生的一幕幕,都是蜻蜓点水般幼稚;而蒋欣饰演的江小美,身上也完全没有导游的气质,哪哪都不对。这种“硬装榫头”的人设,完全是无视观众的智商,让人不忍卒睹。

  毋庸讳言的是,“深刻”与“风险”在创作中有时确会构成一对矛盾,但这不是创作者惰性思维的充分理由。真正有思想有底蕴的,定会懂得提炼主题的深刻。这里所说的深刻,并不是耳提面命自言自语的说教,而是基于题材、人物和情节中自然生长的主题,它们唯一的来源是生活的土壤,只有根植于真实的生活土壤,才会不期而然地呈现某种深刻性。哪怕它夸张变形近乎所谓的无厘头,但“无厘头中有准绳”,其内核中的思想意蕴是观众能够捕捉和感受到的。反之,脱离生活土壤的“假装真实”,再好的演员也会抓瞎出糗,“硬拧着”的表演,再棒的演技也无济于事。

  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最近荧屏上的“都市剧”水准都如此这般?在我看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永恒的标准”:不能让“假而蠢”通行无阻,而要让“真而智”俘获人心。(阿达)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