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快评 > 正文

新民艺评|新型的大众文艺 美好的精神家园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胡晓军     作者:胡晓军     编辑:陆玮鑫     2020-07-19 17:59 | |

  在难熬与关切的等待中,在纠结与豁达的心态里,人们在“疫情下生存”已持续了半年之久。上海也不例外,公共文化活动大为缩减。但这既不意味着文艺原创力的贫乏,也并不代表着文化接受力的萎缩——它们只是转移了场所、转化了方式,其活力和热度不但未有丝毫消减,反而盛况空前。最近的例子,便是由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短视频大赛”在6月初揭晓。

  主办方半年前通过网络启动征稿,半年里收到的作品有3352部。尽管对时下短视频的火爆,主办方有较明确的估量,但这个以上海为中心、全国作者参与的大赛收到如此之多的参赛作品,其中有大量的白衣战士的作品,范围很大,群众性很强,仍超出他们的预期。

  随着视听软件的成熟,共享网络的发达,新媒体呈爆发式增长,短视频如异峰般崛起,几年内便成了集文学、戏剧、影视、音舞创作等于一身的大众文艺。短视频作为新一代的大众文艺,既集以上之大成,又凭网络之加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开放性质、跨界融合特征、交流共享风格,极有可能成为新时代大众文化艺术审美的代表性品种。

  “抗疫”半年来,短视频创作更加活跃,云空间传播更加广泛,或回应公众关切,维护社会稳定;或宣传防疫知识,激发大众信心;或歌颂抗疫勇士,弘扬仁者精神;或放眼全球,表达共同关怀……在“首届短视频大赛”中,上述各类题材、主题、风格的作品百花齐放,各擅胜场。另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是,专业的短视频创作已与传统艺术门类,诸如传统曲艺、书画、歌舞等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旧结合、跨界融合的“文艺轻骑兵”。

  另一方面,从新世纪头十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个体、民间组织从短视频的单纯接受者和欣赏者,成为短视频的复合创造者和传播者。正所谓“技术驱动娱乐”,这显然是拜视听软件普及、网络传播便捷所赐。上海是民间短视频兴起的发源地之一。从以往看,上海人对新文化娱乐品种的认同度和参与度都很高,并体现在创作、展演、鉴赏、评论、教育等各方面和各层次,常能领风气之先。“首届短视频大赛”同样唤起并见证了这一底蕴的呈现。从应征者看,普通市民占了绝大多数;从获奖者看,个体作者的数量和比例都很高——一等奖8名中占5名,二、三等奖各15名中各占11名、12名。另外,个人作者还揽获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奖”和2个特别奖。这些出自普通市民之手的佳作,在文化创意、主题呈现、制作技艺上并不逊于专业人士,不少更有独特佳妙之处,既赢得观众肯定,也值得业内借鉴。这令人想起波黑作家、学者黑蒙所说:“如今的文艺不仅能展现宏大的时代事件,还能表达个人生存这个日益复杂的问题。”此话无意间道出了当代中国大众文艺的某些本质——若将大量颇具个性的短视频作品综合起来,便可发现它们既分别体现出属于个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又共同指向了时代的宏大背景和社会的发展方向。看来我们所要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仅是文艺界和文化界的,而且是全社会和全民族的。从“首届短视频大赛”,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工作者与市民大众相向而行的良好态势、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

  顺应了这一趋势,“短视频大赛”搭建了一个全新文化平台,让文艺工作者与市民老百姓关注共同的关注,创造共同的创造,期待共同的期待,使文艺实现了心与心的交汇、人与人的支撑。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工作,不仅是用作品引导社会道德风尚、提升公众审美修养,而且要建立平台,营造氛围,拥抱公众文化期待,学习人民创造智慧——这才是新时代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完整内涵和外延,才是对“二为”的系统诠释和践行。

  提起完整和系统,上海目前正加紧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去年11月考察上海的重要指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面地推动城市高质量建设,完整地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在生产、生活、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完整、系统地构建市民宜业宜居的乐园。笔者认为,繁荣大众文化、打响文化品牌,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样须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按照广大群众的意愿要求,在精神文明层面上打造人人都能顺利参与,人人都有出彩机会,人人都能充分享受文艺滋养,人人都能轻松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并由衷地生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文化大都市。从这个意义上说,“首届短视频大赛”正是上海人民用新型的大众文艺,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的一次初步尝试、率先作为。笔者愿更多的文化部门、文艺机构,愿所有的文艺工作者在“深扎”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回应上海市民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度、对文化创造的参与性,为成就每个人、成就这座城而继续努力。

  作为一个全新的大众文艺展示和竞技平台,“短视频大赛”有魅力有潜力。凭借大众愿望,凭借文化创意,凭借网络科技,它极有希望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上海文化”品牌。(胡晓军)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