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李幼斌:当演员,要执爱,不要急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佳音     作者:孙佳音     编辑:赵玥     2018-01-13 11:50 | |

图说:李幼斌在讲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进这个礼堂的时候很感动。因为我没经历过这种场面,同学们这么热情。” 昨天,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在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序幕,首期迎来了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李幼斌主讲,他戴着帽子,一件皮夹克,一条灯芯绒长裤,便来到了同学们面前,跟大家分享“角色的力量感召”。

  在台上,他笑说自己没有粉丝,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不过同学们的热情或许已经表明,他的一部又一部好作品,足够值得掌声。在台下,他接受了晚报的独家专访,他说特地飞来跟孩子们聊聊表演和做人,他说,“一回头,从艺已经四十多年了。“

  忆当年,十五岁第一次演话剧

  “我是在学校演的话剧。”跟同学们在一起,李幼斌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表演实践,他清楚记得当年长春市教育局排演了一部话剧《风华正茂》,自己在里面演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角色,“我当时才15岁多一点,但很奇怪,我站在舞台上,一点也不害怕,就相信了那个故事,感觉跟真的一样。”

  那一年年底,李幼斌考取了长春市歌舞团话剧队,“我1974年12月28号开始正式上班,也就说是第一个月只上了三天班。当时一个月工资22块钱,我拿了11块,当时把我乐得不行。”但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了。一方面,那时候团里老师的教学只是凭着原始的感受,并不科学系统,“我开始时候以为,演戏就要像真的一样,后来演着演着觉得不是这么回事,真像真的一样,那就存在着严重的表演成分。”李幼斌说,“科学的表演训练、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好实践。”另一方面,数年如一日的群众演员生活,成就感寥寥,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李幼斌说:“我觉得演员这个职业最重要的,要执著,我热爱这一行。” 他尤其想跟年轻的表演系学生们说,“我觉得演员,真的不是着急的事。演员一着急,就麻烦了。”

  说曾经,四十岁了抓不到人物

  不着急的李幼斌入行11年后,也就是1985年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死证》,但他说自己懵懵懂懂特别晚熟,“《横空出世》是1999年拍的,当时我已经41岁,电影写的是当年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整个过程,但我一开始没法理解我演的陆光达。”哪怕去核试验场体验生活,去跟大科学家聊天谈心,都没能让他准确抓住这个人物,“为什么?我还是不理解这帮人,为什么放弃一切,从国外回来那么艰苦搞科研。“

  不过,拍完这部电影,他全部都明白了,“拍完了,我认识到一个问题,国家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李幼斌进一步阐释说,“这部电影改变了我,不能说改变了世界观,但对我的人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就是我认为一个人,学生也好,工人也好,他应该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颇有几分激动的李幼斌顿了顿,继续说道:“美国拍了很多大片,那些大片完全是美国精神、爱国主义的。从事了这么多年表演之后,我想说,中国的电影除了批判现实的,或者是有一些魔幻、超现实主义的,我觉得很大一部分精力可以要放在体现国家精神、民族精神上,包括今年吴京拍的《战狼2》,他就是用好莱坞模式讲好了一个中国故事。”

  十年前,一个剧本得看七八遍

  李幼斌演过科学家,演过知识分子,在2001、2002年连续演了五、六回警察,但他最广为人知的两个角色可能都带着一点点霸气甚至匪气,难以超越的《亮剑》和很难复制的《闯关东》,让李幼斌为全国观众所知道、接受、认可、喜爱,但他谦虚地说:“真的都是剧本写得太好了,我运气好。其实演员,没那么大能耐。如果说一个剧本不好,你怎么演都不行。”他还为记者举例说,“你看《闯关东》,他们去走访,沿着当年闯关东的路线去走,一年的时间。现在,有时候两个月、三个月编出来一个本子,写出来驴唇不对马嘴的,这段演完了,怎么后面还有这么一段,乱套了。”

  说起剧本,李幼斌似乎有一肚子的话,他说自己习惯在拍戏之前要把剧本反复翻看,“我年轻的时候一个戏看七八遍,现在可能岁数大了,一般拿来,整个剧本最少也得看个两三遍。”他甚至有点难过如今的剧本质量不够高,“现在我们不缺好的、先进的拍摄手法,更不缺钱,但真的缺好的本子,整个行业对好的故事都充满了饥渴感。”

  聊《亮剑》,“所向披靡”的手势是现加的

  《亮剑》,或许就是那种整个行业都翘首以待的好故事。在这部主旋律作品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李幼斌第一次看到剧本就知道“这戏会火的”,但他居然因为担心身体吃不消,把这个满腔热血,始终不改军人本色的李云龙给推了。“第一次拿到剧本,前9集,满满都是李云龙,量太大了,那会儿我已经46岁了,怕身体扛不住。“李幼斌告诉记者,《亮剑》最后拍了足足三个月,“11月20号开拍,整个横跨冬天,一直拍到3月5号”,他每天早上7点钟准时出工,晚上7点准时收工,一天不落,“一共四百多场戏,‘李云龙’占了八成不止,量大戏重,拍完之后整个人肿了。“

图说:李幼斌的经典角色形象 网络图

  聊起十几年前的那段艰苦岁月,依旧历历在目。相比现在动辄单集过千万的投资,整部亮剑前期拍摄花费不足950万元(后期150万元),“现场一共就两个机器,一个机器还要拍全景”,“剧本里写‘骑兵队’,拍的时候,导演现场一看,才来了俩马,因为实在没钱”,“我们在河北拍的时候,张家口比东北还冷,喝酒得真喝点,要不冻得不行”……但李幼斌最难忘的还是最后一集那场“亮剑精神”的演讲,他回忆说:“拍的时候,整个机器对着我,整个台词很长,但写得非常有气势,我尽可能背下来,念的时候也尽量把语速加快。”不过他最得意的是自己最后加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是我有意加的,‘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虽然只是个文职军人,但李幼斌说自己懂战斗的、英雄的军人,“军人真正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就这样。所以我是特意加上这个手势,我觉得军人肯定有歇斯底里的一面,尤其是李云龙憋这么长时间没打仗。”于是,翻找出演讲视频来看,镜头里李云龙慷慨激昂,“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出神地看着视频,李幼斌笑说,再演也演不过当年的自己了。

  说烦恼,不是什么角色都敢演

  《亮剑》之后,李幼斌在观众心里就是李云龙,这个标签很难被撕掉,“其实我这个人,我以前特别喜欢演那种很内敛的角色,但这个人物造成的影响力太大,其实就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好事,观众这么喜欢这部作品,通过这部作品了解了我,我觉得这都是一个好事,一个演员能够摊上这事挺不容易的。”不过,对于这个小小的甜蜜的烦恼,他也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尽量选一些角色,把他们和“李云龙”分开,“2009年的时候拍了一部戏叫《雾里看花》,2012年演了《老严有女不愁嫁》,2014年接了功夫喜剧《爱的保镖》,2015年电视剧《孙老倔的幸福》首播……”

  除了观众太爱“团长”,作为演员,李幼斌更大的“烦恼”在于年龄。相比时下很多演员的“勇气”,李幼斌说“要有自知之明,不能什么都演”。具体的,他阐释说,“我马上60岁了,整个演员形体上、面部肌肉结构上,演个50多岁行,60多的,奔80、90都敢演。但说谁要上去弄个20岁的,那就是自己疯了,反正我不敢,30岁的我都不敢演。40岁,我想想,那得从40岁演到80岁,这个敢。”寥寥数言,一个艺术家对表演和观众的责任感,跃然而出。

(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

图说:李幼斌为《新民晚报》读者手写的寄语

  记者手记:语重心长的“李教授”

  刚刚被聘为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的李幼斌坐在学生面前,一点没有明星的架子,甚至没有一点教授的架子,开诚布公,语重心长,他把自己60载的人生经验和44年的表演心得,毫无保留地跟同学们分享。

  他说,做一个演员,最好尽可能的多看书,要感受社会,感受人生,要有国家荣誉感,“这很重要,我不是给你们上政治课,很多我这个年纪的演员,真的这样想。”他说,一个人有大的情怀,才能当一个好的演员。他说,生活在现在的中国,发展到这种程度,真的是很幸福,“要了解,要明了,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他还反复说:“我觉得一个演员要想长久干,并且干好这个职业,最起码,要对艺术本身有热爱。”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