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她13岁录制《24首随想曲》 却不愿被贴上“神童”标签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叶知     作者:朱渊,叶知     编辑:库微信     2018-11-25 17:49 | |

图说:新生代小提琴家杨天娲(红衣)向观众致谢(官方图)

  曾凭借《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专辑赢得德国回声古典唱片奖“年度最佳新人奖”的新生代小提琴家杨天娲昨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音乐会。在演出前的采访中杨天娲表示,尽管对音乐有着非凡天赋,但不愿被贴上“神童”标签 ,因为这会让人忽略她在音乐上的努力。

  从小被称为“神童”的杨天娲对音乐有着惊人天赋。早在幼儿时期,她对音乐的感知力就被发现,在老师提点她可以学一门“正经一点”的乐器后,她拥有了人生第一把小提琴。13岁那年,杨天娲录制了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之后又在拿索斯唱片公司的帮助下录制了萨拉萨蒂全套小提琴作品,也是世界上第一套完整专辑。

图说:表演时的杨天娲(官方图)

  在欧洲求学的过程中,杨天娲放弃了很多比赛。她觉得艺术是无法比较的。音高音准是固定的,但是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对于曲子的理解是不同的。问起为什么去学室内乐,杨天娲是这么回答的:“室内乐是一个团体合作的过程,与独奏不一样。个体作为一个部分,与其他演奏家一起交流。选择学习室内乐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触古典乐。”

  杨天娲在成长,她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在改变。如果说被称为“神童”的杨天娲只是单纯的按照老师教授的方式来进行演奏,那么成长为“大师”的她在技法的展现方面,更多了一份自己的思考。事实上,杨天娲并不喜欢别人称她为“神童”。聪慧如她,从刚接触一部作品到完美演绎也是需要刻苦练习的,在她看来:“无论对于谁来说,练琴都是很苦的,被称作‘神童’让我觉得自己受的苦没有被看到,被大众认同。”(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实习生 叶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