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她的手机铃声也是这首歌,81岁才旦卓玛昨晚在上海再一次“唱支山歌给党听”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光     作者:朱光     编辑:沈毓烨     2018-12-05 14:02 | |

高高的额头,黑黑的秀发,81岁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昨天在上海大剧院“唱响中国的美好声音”音乐会上,再度唱响了《唱支山歌给党听》……

图说:才旦卓玛昨天再度唱响了《唱支山歌给党听》 上音供图

别人唱这支歌,大家能感受到“这是一位歌唱演员在唱”,而才旦卓玛唱,则感觉“这是她在唱她自己的故事”。才旦卓玛在进入上音学习之前,在西藏的生活十分艰苦。所以,听她唱这首歌,能充分感受到她动了真情,哪怕只是在听筒里——才旦卓玛的手机铃声也是这首歌,在接通她的电话之前,就能先感受到她那沉甸甸的情感以及感恩之心。

台下,衣着朴素的才旦卓玛,回忆起王品素老师就停不下来。1958年,才旦卓玛成为上音第一批民族班的学生。“我到上海之前,只是习惯了唱歌。如果没有王品素老师,我根本都不知道唱歌是干什么、是为什么。”在西藏,唱歌对于年轻的才旦卓玛而言,就像本能,和吃饭、睡觉一样,融入了日常生活。所以,她从未想过:“学唱歌是为什么”——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关乎价值取舍。才旦卓玛回忆:“是王品素老师告诉我,唱歌也是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为人民服务,是为祖国歌唱。”王老师还带她去看电影《聂耳》,让她明白音乐、歌声在社会进步中产生的影响力和爆发力,最终又是如何鼓舞中国人民共同前进的。

图说:才旦卓玛和王品素老师 资料图

这也就是为何才旦卓玛争取到《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源动力。1963年,她在校园广播里听到了一首动人的歌曲,就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当时是任桂珍首唱的。曾经目睹过西藏农奴苦难生活的才旦卓玛,觉得旋律感人万分,歌词宛如心声,对此歌蕴含的情感感触很深。所以,她找到王品素老师,要求学唱。起初,大家并不明白为何来自西藏的学生如此钟情于一首普通话歌曲。后来,王老师与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发音,才旦卓玛学会之后唱给作曲朱践耳听,两位老师一致认为才旦卓玛的诠释,确实感人肺腑,于是推荐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一夜之间,这首歌以及才旦卓玛的名字,红遍大江南北。自此,这支曲目成为才旦卓玛的代表作。她也更加明白“要给人民唱什么样的歌”。

在歌唱艺术上,她也十分敬佩王老师。王老师有一个观点——民族声乐与语言发声密切相关。才旦卓玛把这个观点具体呈现,“我刚到上海时普通话说不好,所以唱歌也唱不好,但是如果把歌词换成藏语,我的发声就自然了。”才旦卓玛的歌声里,有着浑然天成的“高腔山歌”的唱法,与意大利花腔女高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王老师打开了她的眼界,“让我了解花腔女高音的那种放松的状态和声音怎么拐弯的方法。”最初,她也知道自己的歌喉是有点紧的,所以也一直在学习如何让自己的状态更好。即便她在歌唱方面的造诣和成就,早就人尽皆知,但是81岁的她依然谦逊地表示:“还是希望大家帮助我……”

图说:才旦卓玛(左)和王品素老师(中) 上音供图


才旦卓玛:民族音乐是文化的根

来沪参加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60周年庆和恩师王品素诞辰95周年活动的才旦卓玛,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简短采访。

问:说说您与上海的感情?

答:来到上海,1958年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才知道唱歌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唱,怎么唱,唱给谁听。这个学习过程要特别特别感谢王品素老师。

问:王品素老师让您最敬仰的是哪一点?

答:我刚到上海汉语不好,唱得也不好,我很着急,想跟着老师多学习。但是,王老师竟然反过来先跟我学藏语。她说跟我学藏语,才知道怎样把藏族歌唱好,并且鼓励我不要丢掉民族唱法的特色。老师(业务水平)应该是比我高,我没有想到老师还跟我学。而且,正是由于老师的坚持,我才有机会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

图说:才旦卓玛 资料图

问:目前您在忙什么?

答:我天冷的话主要住在成都,还会经常回拉萨、去北京,演出活动比较多,但我还是很喜欢唱歌,所以经常到处走。回成都没几天,要去北京参加晚会录制。接着,就是春节、藏历年,都是特别重要的演出……

问:您对青年歌唱家想说点什么?

答:我这次回到上音,看到民族声乐系有那么多年轻人水平那么高,感到非常高兴。我希望中国专注于民族声乐的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更大成就。过去,贺绿汀老院长始终注重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如今希望注重民族音乐和文化的人越来越多,那就更好。因为,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不存在了。我自己是第一批学民族声乐的学生,也是受益者。我期望像我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


台前幕后:才旦卓玛马不停蹄沪上行

对于藏族人来说,六七十岁的年纪已经不太适合出远门了。但是81岁的才旦卓玛,精神特别好,行动也很自如,看起来也就五十出头的状态。

图说:才旦卓玛在化妆间 上音供图

才旦卓玛在上海的日程非常紧凑,前晚录音到凌晨1点,昨天上午9点又出现在上音教学楼参加研讨会。因为是纪念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60周年暨王品素老师诞辰95周年,来自大江南北、各大音乐学院的歌唱家、教育家都纷至沓来表达情谊。研讨会时间延长了,但是,才旦卓玛依然下午2点就赶到大剧院,为晚上的音乐会彩排。今早9点,她又搭上飞往成都的飞机,参加演出活动,接着还要飞往北京,为中宣部举办的晚会登场……

她是受歌唱家方琼的邀请来到上海的。方琼透露,才旦卓玛近几年来的社会活动、演出邀约甚至比以前更多。但是,听说这一次上音举办的活动是纪念她的老师王品素,哪怕她有活动撞期了,还是调整日程来到上海:“我的老师的活动,我必须参加。”所以,除了演出、录音等安排,她还前往王品素老师的家以及王老师的墓地。甚至,她还专门到录音棚,录制了一首献给王老师的歌,此前,还与大乐队一起排演了两次。每一次排练,她都提前一两个小时到。

才旦卓玛的认认真真,是有口皆碑的。她听说要开“研讨会”,就担心自己的汉语水平还不足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高度的觉悟”,“我眼睛还老花了,万一看错一行字,把关键的一句话漏了,那更不好了。”于是,她建议带上西藏歌舞团副团长顿珠同行:“他口齿清楚,思想觉悟还高。”他俩还合力写了一篇发言稿。

图说:才旦卓玛在后台 网络图

排练时,每一个与她一起唱歌、录音的人都印象深刻。方琼说,她排练时的状态,十分投入。与才旦卓玛一起合唱的“雪域之子”组合,也是毕业于上音的藏族歌手。他们是2002年进入上音学习的,如今已成为西藏歌舞团的骨干力量。成员之一达瓦加布表示,才旦卓玛老师的代表作,都是藏族歌手的必修课,在如今青年藏族歌手心目中,“才旦卓玛老师依然在我们心目里排名第一”。一起排练时,才旦卓玛就像是邻家老奶奶一样,帮助“孩子们”——青年歌手找到最合适的表现方法,哪里要突出重音,哪里要停顿,哪里要呼气,哪里要转音等,都替他们一一分析到位,并演示出来。而且,大家都不觉得她“严格”,虽然自己都被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依然感受到她亲切、随和的气息。方琼感慨的是,哪怕才旦卓玛自己的录音已经完成了,但是她也要留下来:“我要听孩子们唱得怎么样。”

达瓦加布说起才旦卓玛老师,有着藏族小伙那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老师唱歌特别好,优点多了去,性格好得很,做事特认真。”

除了唱歌,才旦卓玛与他们谈得最多的就是“锻炼身体”,哪怕多散散步也好。身体,也是“乐器”,是歌声的“共鸣箱”。(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


>>>相关链接

才旦卓玛,女1937年8月出生于西藏日喀则。,藏族民歌手,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大专文化。196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1月至1957年8月,在西藏日喀则文工团当学员。1957年8月至12月,在西藏公学预科学习。1958年底到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从师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

曾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演唱的主要歌曲有《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阿玛列洪》《酒歌》《我们在相聚》等。录制有唱片《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1980年先后录制了许多独唱专辑磁带和唱片,并于1985年举办了《才旦卓玛演唱音乐会》。曾先后被载入《中国文化艺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音乐家人名录》。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