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十二艺节丨访文华表演奖得主梁伟平:沉寂10年等一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赵玥     作者:赵玥     编辑:沈毓烨     2019-05-02 12:43 | |

“眼中本来没泪水,不知何故涌两行”。这是淮剧《武训先生》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也是戏中武训的扮演者、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最爱的一句话。明晚,《武训先生》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也是梁伟平刚凭此剧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图说:梁伟平 上海淮剧团供图

武训,一代奇丐,他的平凡、真实、卑微、高尚、传奇打动着梁伟平。梁伟平细腻灵动、张弛有度的表演、醇厚亢亮的唱腔、擅长刻画塑造人物的功底也打动着观众和评委。距离梁伟平上一次获得文华奖已经过去了25年,距离淮剧上一次进入国家级重要奖项的视野也已经过去了太久。梁伟平动情地说:“作为一名淮剧演员,25年前我获文华奖时非常振奋,如今二度获奖意义更深。这25年我走过了非常艰辛的艺术探索之路,见证了戏曲从走下坡路到重新繁荣,是很值得庆贺的一件事。”

图说:《武训先生》剧照 上海淮剧团供图

沉寂10年等一戏


自2005年凭《千古韩非》夺得首届中国戏剧奖优秀表演奖后,梁伟平在淮剧舞台有些沉寂,一直没有新的代表作诞生。沉寂,并不意味着消极,这些年梁伟平一直在苦苦探索,期待着“都市新淮剧”系列迎来第三篇章。他说,上海淮剧人和淮剧团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有生气、有创新,拿不出作品怎么行?此前梁伟平相继演出了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的《金龙与蜉蝣》和《西楚霸王》,相约好的“三部曲”却迟迟未能圆满,最后,还是这位相熟多年的老友给梁伟平捎来了好消息。

2007年,罗怀臻向梁伟平提到想写一个武训题材的戏,但时机不够成熟,对主演的要求也太高。过了5年,话题重启,罗怀臻还是觉得,需要再酝酿酝酿。再之后,就是2016年。过年前,罗怀臻找到梁伟平说,之前聊的那个题材,现在可以启动了。没想到,正月十五还没过完,罗怀臻就把剧本捧到了梁伟平家。

图说:《金龙与蜉蝣》剧照 上海淮剧团供图

都说这部戏是罗怀臻送给梁伟平60岁的生日礼物。梁伟平却说:“剧本创作就好比是心灵的苦役,感谢他给了我他最心爱的剧本。”梁伟平与罗怀臻都是从苏北来到上海发展,罗怀臻还在上世纪90年代被梁伟平从越剧院“忽悠”到淮剧团,两人又是上下楼的邻居,说这部戏是为梁伟平量身定制的一点都不夸张。

剧作横跨了武训从20岁到59岁的三分之二的人生,搁置的10年也让梁伟平更能体会戏里的人间沧桑。如今回过头来,梁伟平非常感谢这沉淀的10年,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有沉淀是不行的,虽然10年时间长了一点,让他有些愧对一直支持他的观众,但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图说:《西楚霸王》剧照 上海淮剧团供图


十级伤残跑“马拉松”


因为熟悉与了解,罗怀臻在剧本里留了很大空间给演员和导演进行二度创作,但梁伟平最初看到剧本时,却马上拒绝了,理由是难度太大,演不了。嘴上说着拒绝,梁伟平心里对这个剧本却着实喜欢。梁伟平自己偷偷开始了体能测试,每天人民广场都有他慢跑或快走的身影。

《武训先生》的体力消耗非常人能想象,排演之初,团里设想过建两个组,一个以梁伟平领衔,一个以团里的青年男演员领衔,该演员同时也作为梁伟平的B角。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戏的架子还没搭起来,比梁伟平年轻许多的男主演就举手“投降”。最终,还是只留了一个组,没有轮替,梁伟平必须独自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图说:《武训先生》剧照 上海淮剧团供图

在2017年9月举办的“上海市新剧目评选展演”中,《武训先生》一举拿下优秀作品奖。热烈的掌声背后,是梁伟平挑战生理极限,对医生宣判的“你不可能再上台了”作出的回应。

那年初夏,梁伟平像往常一样,在团里带完学生准备回家,就在楼下弯腰解锁一辆共享单车时,一辆快递助动车经过,车身上的钢筋横扫过去,直接把梁伟平的小腿拗成了骨折,顿时血肉模糊。火速被送往医院后,梁伟平被鉴定为十级伤残,腿部打了两个月的石膏,这时他却接到了《武训先生》要参加“上海市新剧目评选展演”的消息。

图说:梁伟平 上海淮剧团供图

整个剧组包括团里的人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梁伟平前思后想,还是决定上。石膏还在腿上,他就拄着拐杖练功。刚拆石膏的时候,他连踮脚的动作都做不了。为了快速复健,梁伟平每天三次去人民广场快走,争取早日恢复肌肉。奇迹居然真的发生了,在横祸发生后的八十多天后,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又站上了舞台。

舞台上,梁伟平几乎从头演到尾,疲惫程度之高让他笑言每演一次都要“少活半年”。鉴于该戏年龄跨度长,梁伟平有几次到侧台赶场换装的机会,但每次只有一两分钟,需要五六个人同时协助他才能完成,这么短的时间他能喝上一口水润润嗓子就已经心满意足。梁伟平不由得感慨,戏是好,但对于演员来说非常难演,必须得走心,全程2小时15分钟不能松懈,就像跑了一场马拉松,全靠着毅力才得以支撑下来。

图说:《武训先生》剧照 上海淮剧团供图


肩负淮剧领军重担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上海,戏曲市场萎缩,必须要找到新的市场,争取多元化的观众,才能摆脱危机。“都市新淮剧”便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金龙与蜉蝣》和《西楚霸王》被看作是中国当代“都市戏曲”和“现代戏曲”的发端之作,这是淮剧的转折点,梁伟平恰好就出现在这个转折点上。

图说:《金龙与蜉蝣》剧照 上海淮剧团供图

 “都市新淮剧”三部曲完成之后,梁伟平面临的是如何确保淮剧后继有人的问题。10年前他参与了淮剧团与上海戏校合办的淮剧班的招生工作,现在这批学生已经进团工作。梁伟平想,就像当初筱文艳老师培养他一样,要给这些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在5年内让他们将“都市新淮剧”三部曲学会并传承下来。梁伟平说:“作为一名当代上海戏剧人,何其有幸,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与一批优秀戏剧家合作,就像我在《武训先生》首演后的座谈会上说过的那样,作为戏曲演员,我已经此生无憾。”(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相关链接:文华表演奖获奖评语

梁伟平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艺术上注重守正创新。他继承了筱文艳等淮剧大家的艺术传统,又汲取了岳美缇等昆曲名家的技艺,融汇贯通,形成了具有自己流派特色的淮剧唱腔和表演风格。他的四部代表作《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千古韩非》《武训先生》,均以刻画塑造人物见长,表演细腻灵动、张弛有度,唱腔醇厚亢亮,重在呈现人物的心境和情感。在新创剧目《武训先生》中,他驾驭了“小生”“老生”“丑行”等多个行当的演艺技巧,艺术地展现了武训从青少年到老年的一生,形神兼备,为中华戏曲的艺术人物长廊增添了一个新的艺术形象,也呈现了梁伟平作为当下淮剧领军人物的新的艺术境界。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