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爱书人⑥|一心为篆刻作品“增色”——记鲁庵印泥传承人李耘萍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旭颖     作者:吴旭颖     编辑:赵玥     2019-08-18 13:22 | |

图说:鲁庵印泥传承人李耘萍 新民晚报记者吴旭颖 摄

  印章,是一件读书人的“大事”。西汉时期就有藏书家为书本加盖藏书章,表明图书的归属。章盖得好不好,印泥又是关键。在满溢书香的上海书展主会场,鲁庵印泥传承人李耘萍端出一盒精致的印泥,熟练而轻巧地将它团成一团,供读者们参观试用。昨天的静安理想书屋,一群篆刻爱好者们排着长龙,学习使用鲁庵印泥。

  有位篆刻迷一看印章的效果,便相中了李耘萍手中的印泥,连连询问“一盒多少钱?现在能卖吗?”李耘萍却笑了:“我们这次是给大家普及知识,这印泥卖多少钱,我还真的不知道。”鲁庵印泥传习所常务副所长陈标介绍:“李老师只一心钻研印泥,其他的都不清楚。”

  已经年过古稀的李耘萍,一辈子围着印泥转。说起印泥的制作,她感慨:“真的很苦。”小小一块印泥,不到一半手掌大小,却需要多年心血。单是朱砂、蓖麻油、艾绒三种原料的获取,就能看出制作者的辛苦。

  做印泥用的朱砂要尽量使用块状的,因为粉状的很可能已经混进不少杂质。但这就给制作者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他们要把块状的朱砂研磨成粉。“第一次制作时,两斤朱砂,我磨了两个月,精细度还是没达到要求。”这是第一“苦”。

  新鲜蓖麻油比较稀薄,是不能用作印泥材料的,必须经过5-10年的暴晒,才能达到合适的黏稠度。“这是靠天吃饭,”李耘萍说,“大晴天多,5年就够了。连年阴雨,就得10年。最怕的就是冰雹。”她回忆起有一年下冰雹,晒油缸上盖的玻璃全被打碎,几年的心血一下子泡汤,难受得她当时就坐在地上哭。这是第二“苦”。

图说:现场体验的读者排起长队 新民晚报记者吴旭颖 摄

  艾绒是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收购来的艾草都是连茎带叶,十斤艾草能出一斤艾叶,一斤艾叶只能出一两艾绒。原本自己加工处理的李耘萍收到了邻居的投诉,因为废弃的艾草茎在垃圾桶堆积成山。不得已,她只好托人加工,连续几个月跑到郊区,手把手教工人手法。为了稳定产出,李耘萍还远赴福建和农民一起种植艾草,下种时间、植株间距、怎么施肥,都有讲究,每到播种、移栽、采收,她都要去一趟福建,一年三趟,三年才终于种成。这是第三“苦”。

  三种材料齐备,制印泥的“苦”还不算完。将三种材料融合,是第四“苦”。“很多年轻人觉得看上去‘很简单’,但学了两天,第三天就做不下去了。”要让材料融合得充分均匀,需要一直不停地捶打,而且要根据材料变化适时改变捶打的角度和力度,因此这个过程也无法用机器代替。李耘萍伸出右手大拇指,关节已经因常年握锤而变形,“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这都是我们做印泥的职业病。”

  这么苦,为什么要坚持?还不是因为对一本本印谱的痴迷。

图说:沈伟锦使用鲁庵印泥打印作品 新民晚报记者吴旭颖 摄

  李耘萍师承高式熊,高式熊又是张鲁庵的忘年交,两位都是篆刻大家,收藏了不少艺术价值颇高的印谱。她身边的朋友,也大多是知名篆刻家。原本,李耘萍也想向高老学篆刻。但后来,她又觉得:“做事要专心致志。既然选择做印泥,就一定要一门心思做好,为篆刻家的作品增色,也算是在印谱上留下一笔。”

  “读书要有仪式感,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了解、不会用我们老祖宗的文房四宝,以及印章、印泥了。”李耘萍说。“这次来书展,我就是想给大家科普,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有兴趣,我非常开心。”(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