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觅藏书之魂踏遍天涯!“民间收藏古善本第一人”韦力的故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江妍     2019-10-12 13:55 | |

  刚刚在国家图书馆开完会的韦力,说起话来略略有些气急,十余年来,踏遍千山万水寻访文化遗迹,在他的身体上留下的刻痕,已不仅仅是一个冰凉的假肢。

96_副本.jpg

图说:韦力 官方图

  “韦力·传统文化遗迹寻踪书系”日前出到了第六部,两卷《觅宗记》、三卷《觅诗记》、一卷《觅曲记》、两卷《觅词记》、两卷《觅文记》,以及新近推出的两卷《觅经记》,共计400多万字。

  他的写作方式与前人不一样,倾尽半生所学,将每部书配以善本书影与寻访实景照片插图,采用通俗读物与学术著作各取一部分的方式呈现。前半部分散文小说;后半部分考证考据。他以探寻渊源的经验所得,对各时期经学重要人物作了梳理,且总结了经学的发展脉络。他原计划走12年的路,现在,恐怕需要15年。


藏书 从未释出过一本


  被誉为“民间收藏古善本第一人”,韦力却只认可“爱书人”这一个称号。他的书斋名为“芷兰斋”,取意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且还有其他来历。多年前,他遇到一幢藏书楼,其时正在整理藏品,旧书堆得满地都是,有个朋友路过就笑言,怎么满地都是烂纸,韦力回答:“你看来觉得是烂纸,在我眼里是芷兰。”“芷兰斋”之名由此而来。

  600平方米,占据了北京西南一幢居民楼里整整一层,藏有1912年之前出版的古籍善本7万余册。其中,宋元及以前刊本、写本50余件、200余册,宋元递修和宋元明递修本近20部、300余册,按“经、史、子、集、丛”谨严分类。

497cae69-e1ca-4a42-b896-b1b10d490585.jpg

图说:韦力 官方图

  “到今天为止,我从来没有卖过书。这是我的个人心理问题,我不愿意把一切都变成买卖。”个人奋斗已经滚入红尘,人总需要在心灵某处辟出一个与利益无关的角落吧。每个人的“角落”都不尽相同,只是韦力把心思放在了藏书上,他的“干净角落”属于书。韦力常说“人有所好,必为所累”,若把眼光都紧紧盯着,定会时刻关心书价涨跌,心烦意乱,与其如此,不如完全置之于脑后吧。又恰恰因此,才能存下这点物事。回过头看,事隔多年,有些书价已经涨了好多倍,这又是在意料之外的。若患得患失,哪里能存得下这一座书山,早就散佚各方。

  最为韦力津津乐道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上海博古斋的一次丰厚收获。当时全国两大古籍集散地——上海福州路和北京琉璃厂,集中了全国大量的旧书。那天,恰逢上海博古斋装修后重新开业,韦力闻讯而至,发现书架上的售价基本只及北京同样书的一半,兴奋得久久不舍得离去,挑来挑去,挑得店员不干了:“我们第一天开业,书怎么能都让你挑没了!”果然,书架上一半的书都让韦力挑走了。最后打包结账,标准包打了整整46包,一共花了3万多元,“而现在,任其中一包怕已价值不菲。”

downLoad-20191012113123_副本.jpg

图说:韦力的著述十分丰厚 官方图

  韦力曾经在一场拍卖会上,与旁边相熟的书友聊天,正言语间忽然听到拍卖师报到了自己想要的书号码,一举牌,一落槌,到手里签字时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书。可是既然已经买了,又只好拿回去。有时,一家人把收藏的书整批卖给了韦力,其中必然会有与之前的收藏重复的,不需要的,但韦力买回来之后却还是把它们找个地方存起来。“为什么不挑一些释出去呢?仍然是怕自己陷入买卖的利益考量。”

  话虽如此,韦力还曾经书呆子气地劝阻与他相熟的孔夫子网站创始人对该网站的投入。而一个月前,韦力闻讯网站的估值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远不如外界想象得那么有智慧,还是回到我的书斋,整理好我的书吧。”

微信截图_20191012113025_副本.png

图说:孔夫子旧书网 官网截图


收藏 与生俱来的癖好


  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小时候的韦力与同龄人一样,基本寻不到什么书可看。父亲是军人,一个星期仅回家一天,母亲是画家,父母在孩子身上寄予的希望并不是那么急迫,家里没什么长辈督促孩子读书。虽然学习不好也会挨揍,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基本就是放养。所幸的是,韦力的爷爷是个老秀才,常常讲古,令韦力有了好古的基础。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社会上开始有了《水浒传》之类的书“供批判用”,上面的繁体字韦力不认得,回家问爷爷,慢慢开启了对于古籍的兴趣之门。

  刚开始的收藏,就是凭本能。韦力喜欢小人书连环画,暗自思忖,“这些书放几百年就变成古书了”,刚满10岁的韦力就把看完的小人书,一层层用塑料袋包裹起来,再用蜡烛溶化后得来的蜡油封存,偷偷埋到山上的一个树洞里。时间过去几十年,待到人到中年的韦力想起了孩童时的“秘密收藏”,再复去寻找,“宝藏”早已踪影全无,但是此事在今天韦力的心里,清晰如昨。

微信图片_20190912131701.jpg

图说:《觅文记》 官方图

  “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回想,小时候被放养留下的好处就是养成了独立自主选择看书的习惯,渐渐地,对事情就有了自己的见解,而非出于任何人的逼迫。当然这样也有坏处,就是现在个人的喜好是顺应了自己的发展,而如果当初受到父母外界的逼迫,会不会发展出性格中的另一个人呢?”韦力有时候难免会在书海泛舟时有些遐想抑或反思,但谁也没法搭上光阴的车转回去印证。


寻访 为古迹带来关注


  2013年4月下旬,韦力在寻访文化遗迹的过程中被石碑砸到了腿,因事发偏远条件有限、独自身处荒山救治不及,终至左膝盖以下截肢。 “我从小生活在特务连,能够摸爬滚打,一般情况下,荒郊野外无人知晓的遗址,我翻个墙根本不算回事,但出事,也正因为疏忽大意。”活过来后,看人看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唯一的是,他没有颓废。住院半年,重新练习走路再次踏上寻访之途,韦力的名字渐渐走入公众视野。

图3-张苍纪念堂的屋檐已经坍塌_副本.jpg

图说:《觅经记》中的照片,张苍纪念堂的屋檐已经坍塌 官方图

  现在,翻墙翻不进去了;爬很陡的山,爬不过去了;以前每到一地,不打搅当地书友独自行动的惯例需要更改了;以前认为很容易的事,都变得不容易了。

  几次三番,当韦力做好所有的案头工作,几千里奔波去寻访一处遗迹,却发现,千年岁月,荡然无存,又或者听到当地老乡说“你不早来,半年前就拆了。”人都是带着感情来看待历史的。“有就比没有强,历史遗迹的保护任重道远。”乾嘉时期最大藏书家黄丕烈的书楼被划在苏州丝绸厂内,吴兴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密韵楼变成了发廊,还有许多书楼都成了机关办公场所……而韦力寻访过的遗迹中有十几处,因为他的到来而再度得到了修复。当地有相关人员联系了韦力,请教他,从他这里得到一些资料,于是,遗迹得以保留。每一次,都给了韦力以鼓励,“只要多去寻访多写文章,不断报道,总有人看到,会带来新发现。”有些地方因此为韦力的寻访大开绿灯,有人不断在韦力的微博上留言,向韦力提供自己家乡的文化遗迹和藏书楼信息。引起不同人对于古迹的关注,正是他足迹的延长线。

觅诗记_副本.jpg

图说:《觅诗记》 官方图

  出版的《觅诗记》一书中,附了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119位历代诗人的故里、墓园、祠堂、遗迹。这些都是韦力这些年勘访之地,行程遍及14个省、1个直辖市。他说,尽管很多诗人的遗迹没有寻访到,但这本书却是自己一个人眼中的诗史。“整个寻访之旅,可以用 ‘痛并快乐着’来形容,虽然在此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不快,但发现的快乐却是无法替代的。在我的这些寻访之前,少有人提及这些安息于地下的藏书之魂。我能历尽艰辛找到他们,能在他们的墓前鞠躬致敬或献上一束鲜花,已经感到了大满足。有时我会坐在这些墓旁守候一刻,静静地坐在旷野之中,静听山风吹过松林,心中那种不悲不喜的宁静,难以用文字描绘清楚。每当此时,我心中都会想起那句话——‘微斯人,吾谁与归?’”(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相关阅读:记者手记|聚散之间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