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曾经讨厌“慢电影”标签,菲律宾导演拉夫·迪亚兹说,评价电影的标准只有一个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赵玥     作者:赵玥     编辑:吴旭颖     2020-07-31 20:39 | |

  缓慢的节奏,动辄四五个小时甚至八九个小时的超级时长,让菲律宾新锐导演拉夫·迪亚兹被称为“慢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今晚,他做客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导演大师班,却透露,“我以前非常讨厌这个标签,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慢电影’,我的电影就是电影。”快慢根本不能成为一部电影的评价标准,相比之下,是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才是他更看重的。

图说:拉夫·迪亚兹做客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导演大师班 官方图

   拉夫·迪亚兹提到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镜子》,认为“它称得上是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曾有一个电影节请迪亚兹去介绍这部影片,迪亚兹花了好几天时间撰稿,希望写出能配得上这部影片的文字。“我背下了每一个字、每一行台词,仔细琢磨节奏和措辞。可当我站在观众面前时,我的脑子里却一片空白。最后我只说了一句话:‘你要怎样把上帝介绍给世人?让我们一起去看上帝的杰作吧。’”

   拉夫·迪亚兹出生在菲律宾一个教师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公立学校的老师,在菲律宾偏远地区的四个土著部落工作。但与部落孩子们的命运不同,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有能力让他接触部落之外的现代生活,比如看电影。拉夫·迪亚兹回忆说,自己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影院里度过的,“我生活在两种现实之中——一个是菲律宾的偏远地区,我在那里目睹了悲惨的苦难和贫穷;一个是电影,让我沉浸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

   这两种童年的“现实”,直接影响到了拉夫·迪亚兹的职业选择,并且反映到了他的电影作品当中。迪亚兹说:“自然,是我作品中的重要存在,也是我人生中与生俱来的精神指引。”他不用社交媒体,甚至没有手机,他的导演方法也延续了自然的风格,每一次拍摄,不论是否已经有一个成形的剧本,他都会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写了再改,这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2014年,迪亚兹凭借《今来古往》获得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2016年,凭借《悲伤神秘摇篮曲》获得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提名,并最终获得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同一年,凭借《离开的女人》获得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狮奖。 

   拉夫·迪亚兹笑言,基本上所有的演员在跟自己合作时,都经历过最初的震惊,感到自己的表演体系受到了撼动。他说:“这是因为他们太习惯于被人操控和接受指令了,他们太习惯于被喊停、有明确开始和结束的拍摄方式了。”不过,在演员们认可了他的模式之后,整个团队就合作得非常好。

   前一阵,拉夫·迪亚兹拍了两部电影,似乎这场疫情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大影响。他语气坚定地说:“想同疫情战斗吗?那就去拍电影吧。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人们对电影的需求会变得更迫切,而电影人永远都面临着这样的一个挑战——让他/她的电影成为与时代关联的作品。”(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