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唱响中华》 节目组供图
国庆前夕,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比利时、日本、新西兰、泰国、哈萨克斯坦、喀麦隆等国的友人齐聚上海,他们是从上千名在华工作和学习的外国友人中选优产生的,他们在东方卫视定于国庆节开播的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唱响中华》现场,共同唱响了对于中国的美好祝福:“我爱你,中国”……
图说: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唱响中华》 节目组供图
歌声情系中国
来自喀麦隆的捷盖登台演唱了一曲《弯弯的月亮》。因为爸爸是个中国功夫迷,捷盖从小跟着爸爸看李小龙的电影,对中国十分向往,还学过中国功夫。他穿着长袍走上舞台,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捷盖,来自遥远的喀麦隆。我曾是我们国家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可以说是‘喀麦隆的曹可凡’。”他的幽默活跃让现场笑声四起。原来,他拜相声名家丁广泉为师,颇有语言才华。
美国青年教师ZAC充满激情地演唱了一曲岳飞的《精忠报国》。他说,自己在美国读的是世界史,主修中国史,尤其对明朝历史很有兴趣,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80多年,了不起,他来到北京取了个中国名字叫高首。
来自加纳的姑娘米兰说,她从小和迷恋中国文化、中国瓷器的爸爸有个约定,等到她十八岁时候要一起来中国,去景德镇看看。爸爸在家里放满了到处收集来的瓷器,并请老师教她中国剪纸。可惜她六七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她一个人守着父女约定,半工半读实现了当年与爸爸一起许下的心愿。她的一曲《老爸》唱出了对爸爸的思念,对中国的爱……
图说: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唱响中华》 节目组供图
迷恋华夏文化
每一个人,喜欢中国的理由都不一样。俄罗斯的娜塔莉因迷恋中国的古诗词,下决心学习中文,希望将来某一天要自己翻译中国古诗词的俄文版。
在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泰国留学生洪健成,特地从泰国请来了已毕业工作的学姐丽华,他们在《唱响中华》舞台上载歌载舞带来了一曲《康定情歌》。这是他俩6年前为中国领导人访问泰国时特地送上的精彩表演。喜迎中国国庆佳节,他俩再度选择此曲,以歌声为中国喝彩。
正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的英国留学生葛金鹰说:“没办法回答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爱上中国,就是爱,爱它的文化,爱它的人民,爱它的历史。”这份爱,使他特地创作了一首融入自己感受的中文RAP。葛金鹰说,2011年正巧有中国领导人在伦敦访问,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他和两个弟弟被推荐为中国来宾表演《北京欢迎你》。他说:“当时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这首歌。这次表演,促使我下定决心,要更好地学习中文。大学,我学了三年半中文,自己续写了一段《伦敦欢迎你》的歌词,就是我在台上表演的。我期待未来能够更好地做两国文化使者。”
图说: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唱响中华》 节目组供图
满台是“中国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唱功不俗,外国友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喜爱与了解也让人惊叹。现场,面对“唱响观察团”的重重“考验”,“中国通”们都能沉着应对。沙宝亮考起俄罗斯姑娘爱玲北京的老字号,姑娘回答得头头是道;曹可凡欲教来自赤道新几内亚小伙说上海话,反被“叫板”,只能“乖乖”跟着小伙的节奏说起沪语绕口令;黄舒骏、袁娅维被花季混血少女演唱的《绒花》深深打动……捷盖当场即兴和曹可凡搭档表演相声《报菜名》,他说,自己还带领过中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团前往喀麦隆演出。
图说: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唱响中华》 节目组供图
《唱响中华》10月1日至3日连续3天播出,并分“我爱你,中国”、“美丽中国走起来”、“我和我的祖国”三大主题,多角度反映外国友人对于中国共同的爱。希望通过这个节目不仅将更多喜爱中国文化、热爱唱中国歌的外国友人聚在一起,也希望通过他们把优秀的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新民晚报记者 俞亮鑫)
【马上评】
《唱响中华》吸引了上千名外国友人踊跃报名,热情演唱中国歌曲。这一原创节目充分发挥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优势,尤其是数十万外国人常住和工作在上海,其中不乏中国文化的爱好者。
其实,外国人比赛唱中国歌这一电视节目形式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的上海,时值改革开放之初,当年上海电视台的《大世界》推出了这一节目,可谓万人空巷,风靡一时,轰动全国。只是年代相隔太久,这形式有点被人遗忘。
各地做文化节目就应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切忌彼此模仿,力避盲目“一窝蜂”。独创的特色节目虽历史悠久,也能常办常新。国庆之际,《唱响中华》让五大洲爱唱中国歌的外国朋友汇集申城,为腾飞的中国献上心中的歌。这场面令人期待,这歌声颇有意义。(俞亮鑫)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