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家门口的元宵年味浓!莘庄灯会火爆背后的冷思考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肖茜颖     作者:肖茜颖     编辑:江妍     2018-03-07 12:17 | |

莘庄元宵灯会-郭新洋3.jpg

图说:莘庄灯会的热闹景象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刚过去的元宵节捧红了闵行的莘庄灯会,三天破10万人次的客流展现出居民对家门口灯会的巨大需求。闵行区群文工作者昨天(3月6日)奔赴莘庄灯会现场,开展了灯会调研。一片赞誉声令人振奋,但他们当下更关注的是,这项活动为何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还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它对于今后的文化活动有何借鉴意义?

探寻原因

3月2日至3月11日的莘庄灯会活动至今人气很旺。4.3万平方米的莘城中央公园内,头三天游客总数达12万人次,元宵节当日迎客流高峰为4.2万人次,是去年同日3倍。有市民从奉贤、青浦、松江等地赶来赏灯,更有外国友人带着娃来“轧闹猛”。

莘庄元宵灯会-郭新洋2.jpg

图说:莘庄灯会人流穿越时空隧道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对于人们的热情,有关人士分析,这个南上海地区大型灯会瞄准了文化需求。老百姓除了能在豫园老城厢赏灯,在家门口也有不同的选择。热闹喜庆的莘庄灯会成了上海市民体验年味的地方。“灯会给了不少习惯在外面吃年夜饭的老上海人‘仪式感’,也让新上海人体会到‘老家’的年味。”

不可否认,和沪上部分收费的元宵节灯会比,莘庄灯会的“免费”充满了竞争力。不过,在莘庄镇副镇长顾丽芳看来,特色鲜明才是它获得青睐的主因。与往年的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学写对联、看民俗表演、赏梅、吃汤圆相比,本届的“夜赏花灯”内容明确。定制的灯笼以及1000盏LED花灯引入了代表莘庄镇形象的梅元素,既时尚又传统。充满区域特色的灯彩令人耳目一新。”

莘庄元宵灯会-郭新洋.jpg

图说:莘庄灯会的艳丽彩灯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放大效应

面对叫好声,区群文工作者更希望借这类活动繁荣区内公共文化。

这项11年来“扎根”莘庄镇的闵行区级活动已赋予该镇一个“叫得响”的公共文化品牌。莘庄镇文体事业发展中心开始琢磨设立“分会场方案”,何不借莘庄灯会的影响力助推镇级层面的公共文化建设?设想未来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或邻里中心等地增设灯会分会场,一来分流,二来进一步形成属于莘庄镇的个性化品牌。

社区老妈妈表演队也是灯会上靓丽的风景线-郭新洋.jpg

图说:社区老妈妈表演队也是灯会上靓丽的风景线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民俗一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除了莘庄灯会,闵行区“我们的节日”节庆活动中还有颛桥糕会、粽情召稼楼、马桥中秋拜月,而这些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良机。“今年元宵节‘开门红’的经验对其余三大节庆活动有了借鉴意义。”有人指出,“民俗类文化活动还可以常态化,比如在周末或平日给大家带来乐趣。我们要让传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可喜的是,灯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这给区群艺馆负责人很大的启发,“如今的群文活动参与者以老年人居多,我们可以通过这类节庆活动让中青年发现公共文化的吸引力。”此外,区群艺馆负责灯会节目的统筹安排,舞龙、小丑互动、歌舞等表演总被围得水泄不通。他说,今年的演出多来自民营演出团体,明年是否可以给区内更多的群文团队登台机会。(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莘庄元宵灯会-郭新洋4.jpg

图说:莘庄灯会的热闹景象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记者手记】问计问需 即知即改

上海各级文化单位自去年起陆续启动了如火如荼的大调研,通过“沉下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莘庄灯会调研便是文化大调研中的一个鲜活案例。

以群文活动举例道,各方在策划时都穷尽智慧,尽可能考虑周全,但每一次活动总有遗憾。基于这个规律,多方在大调研中能反思哪些没有想到,以及哪些能够改进。

市文广局大调研团队已开展70余次大调研,足迹遍布16区。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沉下去,下到基层,所看到的都激活了你的思维。你看到了问题,也看到了解决办法。”

只有问计问需、即知即改,方能把老百姓称心如意的“文化大餐”送到他们的家门口。由此,所有人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地提升,这才是大调研的真实用意之一。(肖茜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