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活态传承,看非遗舞蹈展演中弥足珍贵的18个节目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见习记者 吴旭颖 实习生 周明依     作者:见习记者 吴旭颖 实习生 周明依     编辑:沈毓烨     2018-05-07 14:33 | |

图说: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 网络图

作为本届“上海之春”最热舞蹈专场,“民族瑰宝,舞之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的上演震撼了不少观众,也引发业内思考。在昨日举行中国传统舞蹈发展论坛上,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主任黄奕华指出:“非遗舞蹈是文化的容器,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美学追求、民族智慧、哲学思想的容器。要使中国人能够作为一个独立角色登上世界舞台的基础,正是中国的民族文化。”

原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屈盛瑞提出,目前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舞蹈类项目共有113项,占总数的9.1%。而上世纪90年代我国保留的1247个舞蹈项目,目前已经消失了853个,短短20年期间舞蹈遗产缩减至当时统计数量的31%,河北、山西等地三分之二的舞蹈项目彻底消失。正因如此,此次非遗舞蹈展演中的18个节目显得弥足珍贵。

图说:羌族羊皮鼓舞 网络图

“非遗”舞蹈专场的演出中,蒙古族鄂尔多斯舞洋溢着浓烈的民族风情,但充满特色的舞姿绝非空架子,而是从蒙古族人民的日常习俗和文化活动中衍生出来。喇嘛跳鬼的舞姿反映的正是蒙古族的寺庙祭祀文化,骑马扬鞭、挤奶、梳辫子等动作更是源于草原儿女最熟悉不过的牧场生活。

丰富的文化背景是非遗舞蹈崇高艺术价值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我们去保护的是鄂尔多斯舞,而不是广场舞《小苹果》。”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解释道。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真,也在指出“艺术本是乡土生活的附带品。我们应当放下所谓艺术家的身姿,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不该被剧场创作的规律套牢。”

当然,非遗舞蹈的保护也不能一成不变。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真提出:“艺术生活本是乡土生活的附带品。我们应当放下所谓艺术家的身姿,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不该被剧场创作的规律套牢。”非遗舞蹈的保护,不是制作标本一样永久保存,而是像饲养动物,给足民间艺术发展的良好生态,使其能够自由地生长、蓬勃。(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吴旭颖 实习生 周明依)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