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抓好“源头”建设突出“码头”地位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首席记者孙佳音     作者:首席记者孙佳音     编辑:沈毓烨     2018-05-14 19:58 | |

图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 网络图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最闪亮、最有魅力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要如何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是未来三年我们需要回答好的问题。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又要处理好“码头”和“源头”的关系?从今天下午(5月14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听到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坚定而响亮的回答:要在文化“码头“建设上更下功夫,也要在文化“源头”建设上巩固地位。

  “码头”和“源头”建设要齐头并进,贯穿于文化品牌建设全过程。发挥好“码头”的深度,吸引和集聚各路名家、名企、名人、名作、名展和名演前来上海“停靠”,“源头”建设才能水到渠成;发挥好“源头”的高度,辐射和引领周边文化共同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码头”建设才能相得益彰。


抓好“源头”建设


瞄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现实题材作品

根据李强书记和应勇市长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全市推进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重在展现标识度。归结起来,“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既要抓好“码头”建设,又要抓好“源头”建设。

“源头”重在原创力,贯穿于文化品牌建设各领域全过程,直接关系到“上海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唯有坚持打造“上海原创”、“上海制作”、“上海出品”的品牌矩阵,才能彰显“上海文化”历久弥新的突出地位。围绕文化“源头”建设,要聚焦三个方面。

朱新昌(上海)《羲娲创世》200×200cm.jpg

图说:朱新昌《羲娲创世》 官方图

一是瞄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但上海还没有,作为中国神话学研究重镇的上海,有厚重底蕴、现实力量,更有成熟条件在创作史诗版中国神话中发挥更大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本市率先提出实施“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通过打造学术高地、文艺创作高地、教育传播高地,自觉体现上海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的责任担当,着力推动多艺术门类的作品系统集成,力争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形成优势,确保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彰显上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产生世界影响;二是瞄准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源头。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大本营,是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基因,关键是要用好用足这些资源禀赋优势;三是瞄准现实题材作品创作的源头。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只争朝夕、不断求索。真实描绘出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正是现实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提出“以五年为时间点,实现‘五年百部精品’创作目标”,要聚焦重大现实题材,创作更多热情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顽强奋斗、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实践的精品力作,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图说:中共一大会址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摄

突出“码头”地位


打造首发、首演、首映、首展市场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习惯称上海为“文化大码头”。这种助力世界优秀文化在上海生根开花的“码头”,对“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胡劲军在发言中指出,唯有胸怀“海纳百川”精神,巧借 “他山之石”,发挥好“码头”集聚效应,才能帮助上海打造首发、首演、首映、首展市场,帮助上海建成优秀文化发展的“基地”和“大本营”。

围绕文化“码头”建设,要突出三个“集聚”和三个“更加”。一是集聚文化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名家大家扎根上海,形成群星璀璨、交相辉映的局面,上海的文化底蕴才会越来越厚实。最终是要形成文化大家和人才的发现、跟踪、锁定、引进、培养、教育、交流、激励的完整创新机制;二是集聚龙头企业。上海将加快推动“文创50条”政策落地,集聚和培育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三是集聚文化创意,要在全市营造充满创意的氛围,要上下齐心画出最大“同心圆”,要让文化创意的基因在城市的血脉中流淌;四是更加凸显制度创新。近年来,“制度创新”堪称全面深化改革激荡之声最响亮的音符。上海详细对标了纽约、伦敦、巴黎等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研究了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先进政策,虚心求教了本市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目的就是要吸纳国内外跨领域有用措施“为我所用”;五是更加彰显开放姿态。六是更加展现合作精神。“‘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始终立足全球站位思考问题,始终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大背景下思考谋划,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胡劲军介绍说,上海将建立起“一带一路”沿线的艺术节、电影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创演、非遗保护六大合作机制并设立联盟,将于今年6月15日举办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文化装备博览会,将联手江、浙、皖共三省一市于今年11月29日举办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还将筹办江南百工——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点活动。

图说:莫斯科大剧院歌剧《沙皇的新娘》 上海首演 官方图

统筹“源头”、“码头”建设


   前不久,李强书记指出,“上海要在文化‘码头’建设上更下功夫,要在文化‘源头’建设上巩固地位。”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就要处理好“码头”和“源头”的关系,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既要建好文化“码头”,更要建好文化“源头”。唯有发挥“码头”的深度,吸引和集聚各路名家、名企、名人、名作、名展和名演前来上海“停靠”,“源头”建设才能水到渠成。也唯有发挥“源头”的高度,辐射和引领周边文化共同发展,进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码头”建设才能相得益彰。“码头”和“源头”建设要齐头并进,贯穿于文化品牌建设全过程,贯穿于《行动计划》12项专项行动各方面,当上海成为国内外人才与佳作竞相呈现的“码头”,必然也会成为原创活力喷涌不息的“源头”高地。

65个责任单位协同作战同步推进


150项具体任务已发布

4月22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推动工作落实落地,现已进一步制定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重点项目150例工作目标及具体任务表》,并正式印发。整个‘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各项任务将由65个责任单位按照分工同步推进。为更好地推进品牌建设,首先要强化全市协同;其次要强追踪督查,按照“一次性部署、一整套方案、一揽子举措、一杆子督查”的工作要求,发挥督促机制的问效问责作用,要按照《具体任务表》分工,持续对各项工作进行跟踪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再者要深化宣传推介,提高文化品牌的知晓度和传播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文化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真正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20180307.电影节海报.定稿-01.jpg

图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海报 官方图

具体的,比如“品牌节展提质专项行动”中对于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都有详细的发展规划。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在答记者问环节特别提到,今年要在提升国际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着重加强上海国际电影节“三个平台”的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影视两节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今年经广电总局批准,将在电影节期间正式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同时还将举办“一带一路”电影周,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独特的电影艺术,进一步促进交流、谋划共同发展。二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影视两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影视产业合作平台。今年起,我们将在影视市场专门建立“国际合拍片”板块,引入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上海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行业协会,以及荷兰电影基金会、波兰电影委员会等合作机构,开展国际项目路演、项目洽谈会、制片人咨询会,以及国际合作政策推介会等。三是市区融合的平台。“我们将根据上海影视产业‘1+3+x’的发展布局,围绕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目标,与长宁、松江、普陀、静安、浦东、黄浦等六个区开展一系列合作。” 具体措施之外,还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促进上海影视两节各项标志性的指标的提升,“特别是一些关键指标,比如市场的交易量、参展商数量、参展影片世界首映量以及国际首映量,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使得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知名电影节,成为影视国际交流、中国影视文化传播以及影视产业推进服务的重要平台。“

图说: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12小时特别活动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摄

关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未来三到五年里,要着重抓好五个平台的建设,突出艺术节的标识度和独特性。“要让更多的优秀作品从国际艺术节出发,汇集更多的世界首演、亚洲首演、中国首演,以此助力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13个部门20多次专题会议70多处修改


文创50条“实施办法”现已发布

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颁布了“上海文创50条”,为了推动这一系列重大政策的落实、落地,市文广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走访,到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取经,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围绕影视、演艺、民营文艺表演、网络视听、艺术品产业等几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市文广局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市财政等13家部门共同研究制订了每个产业的“实施办法”。现在“实施办法”已经完成,并于5月4日由市委宣传部统一正式对外发布。“13个部门通过20多次专题会议,对‘实施办法‘修改了70多处,力求使‘实施办法’非常明了、有操作性、可落地。” 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在答记者问环节特别介绍了五个产业的实施办法。

影视产业,在政策中明确,加快推进电影基础摄制设施的建设,聚焦影视创意制作、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统筹形成“1+3+X”的布局,“1”是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的建设,“3”是三个类别的功能集聚区的建设,第一个是人才培养孵化集聚区,着重点包括环上大温哥华电影学院、交大南加大文创学院、上戏阿里电影学院等。第二类是影视制作投资类的功能集聚区。进一步聚焦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静安影视产业基地、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等重点的投资类功能建设。第三类是影视取景拍摄类功能重点建设,有车墩影视基地、胜强影视基地等。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分布在各个区若干个影视产业资源,形成集聚。

图说:松江车墩影视乐园 网络图

演艺产业,“实施办法”的重点是要把以前比较分散的产业链,按照演艺产业的规律,形成完整的政策支持链,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支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主要包括,在创作方面要支持演艺业态创新,支持剧场建设和提升,支持多元化拓展演艺空间。在主体方面,要壮大演艺机构的实力,支持剧院、院线联盟建设,培育专业机构。

动漫游戏产业,重点聚焦近年来备受各方关注的电竞产业发展,引入国内外顶尖的电竞赛事,对赛事、战队、场馆给予支持,支持优秀的战队建设。

网络影视产业,聚焦新科技、新业态,鼓励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机融合,提升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金量,鼓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短视频、音频、网络直播、电竞直播等新形态的健康发展。

艺术品产业,重点要关注艺术品产业的人才发展,着力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艺术家、大企业家。(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