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农家书屋故事多4丨赏心乐事农家院,两代人的一屋书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旭颖     作者:吴旭颖     编辑:江妍     2018-08-16 10:57 | |

视频:赵家桥农家书屋 吴旭颖 摄 张剑 制作

    8月,浦东新区大团镇赵桥村的田里,硕大的桃子刚刚成熟,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中,田间一座小屋显得格外幽静。屋前,地里绿意盎然的植物从梧桐色的栅栏探出许多枝桠,隐约盖住了上面的几句诗:“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门上,一块木纹的牌子上浅浅刻着几个字:“赵桥村农家书屋”。这古朴素雅的房子就是全村人的“文化宝库”了。

IMG_1929.JPG

图说:赵桥村农家书屋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两代管理员,奔走一条路


    赵桥村农家书屋门前的牌子上写着“负责人:刘丽;志愿者:张梅仙。”有趣的是,这两位正是村委会的两任财务管理。

    张梅仙今年已经59岁了,她是赵桥村的“老财务”。但即使退休了,她也还在村委会“发光发热”。她告诉记者,从当初小小的图书室,到如今的农家书屋,她见证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IMG_1951.JPG

图说:书屋门前的牌子上写着刘丽和张梅仙的名字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赵桥村定期会接收一些区图书馆配送的图书,可这些书一直堆积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张梅仙一直觉得,要把它们利用起来,建一个家门口的图书室。2012年,村代表全体大会经过讨论和投票,终于决定从安置三峡移民的资金中分出一些建图书室。“要让三峡移民能够生活舒适,文化基础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谁来当管理员呢?因为当时,张梅仙在老一辈人中算是文化程度很高的,爱读书,又做着财务的工作,大家对她的细心负责十分放心。于是众望所归,她就兼任了这个职务。“其实当时财务的工作也很忙,我们在前面的大楼里办公,有人来了就过来登记,没有人来就回去工作。”两栋楼之间的小路,张梅仙跑了无数回。

IMG_1942.JPG

图说:书屋里颇具特色的书架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2014年,张梅仙退休后,这条路上跑的人便换成了刘丽。刘丽接班成为了村委会的财务管理,图书室管理的重任也一并落在她身上。“来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兼职就越来越忙不过来了。”

    今年4月,小图书室扩建成了农家书屋,图书的数目也从原本的两书架变成了四书架,达到五千多册。张梅仙便回到这里,成为了专职的管理员。刘丽告诉记者,“张阿姨自己就爱读书,她在这里时而给大家做做登记、整理一下书籍,时而自己看看书、和读者们聊聊心得,晚年生活可比在家有意思多了。”

IMG_1934.JPG

图说:书屋里的藏书越来越多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自家人读书没门槛


    书屋之所以红火起来,里面有张梅仙一份功劳。

    刘丽对她的这位前辈赞不绝口:“张阿姨是全村人的‘家里人’,所有人她都熟悉。我们新来的年轻人,有的人不认识,还要麻烦她介绍呢!”原来,在成为财务之前,张梅仙还做过二十年的乡村医生。那时候,乡村医生是要出诊的,谁家头疼脑热肚子疼,她都要上门诊治。一来二去,全村人都和她熟悉了起来。“我当时就是读医书,然后去培训,考了医生的证。大家知道了,都觉得读书有用,读书好。”

    可是一开始的时候,想读书的人不少,来书屋读书的人却不多。大家都觉得去书屋要办手续、交费用,门槛很高。

IMG_1940.JPG

图说:书屋里的藏书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张梅仙就想,自家人读书要什么门槛!原本图书室的借阅就是免费的,这下更是连图书证都免了。“反正我每个人都熟得很呀!”每来一位读者借书,张梅仙就在登记册上写下他们的名字、借书日期、书目和所属的村委大队,都用不着他们自报家门。如果超过时间没有归还,张梅仙下班的时候就绕个道,直接去他家问问,“看完了没有?”

    在张梅仙这样“零门槛”的经营下,书屋甚至还有了熟客。柴场三队的唐龙明就是熟客之一。张梅仙介绍:“他已经62岁了,老两口一起生活。每次来都要借三本书,过几天看完了就回来再换三本,一直没断过。”就连唐龙明爱看的书,张梅仙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家里种的梨树,常常会借些梨树栽培的书;他老婆有风湿病,有时候他就会借几本风湿保健的书;他自己倒是爱看看小说。一般都是这三种。”书屋的好在村民之间一传十十传百,来借书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IMG_1944.JPG

图说:书屋的借阅登记册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乒乓球台变身书屋加座


    书屋一进门,一张巨大的桌子上摆着不少杂志。一到周末或者农闲,这里就坐满了读书的村民。不同于市区的图书馆,在这里大家总是会边读边聊,像是个小沙龙。有时候,读到兴起,村民们还会自发朗诵起喜爱的篇目,随时开起一场朗诵会。“都是人多的时候自己就办起来了,没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活动。”刘丽告诉记者,“读书在我们村可是件乐事。”

    其实,原本赵桥村的书屋没有这么一张大桌子,只有窗边的两三个座位。可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只好加座。后加的这张大桌子暗藏玄机。掀开桌布的一角,记者发现,这竟是两张乒乓球台拼成的桌子。原来,书屋最开始仅有一个小小的房间,前面的这间屋子本来是村里的乒乓球室。张梅仙解释,“我们农村原本做的就是体力活,平时没有什么人来这里打乒乓球,反而是读书的人没地方坐。”于是,乒乓球室就和书屋“合二为一”了。平时,这两张拼起来的球桌盖上桌布,可以供十来个人同时阅读。体育活动时,扯下桌布,安上球网,就又可以办乒乓球赛了。

IMG_1952.JPG

图说:乒乓室和书屋比邻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自从建起这个书屋,阅读就渐渐走进了全村人的生活,现在连乒乓球台都染上书香了!从张阿姨,到我们这一代,播撒在田野间的文化的种子,也算发芽了。”刘丽满心欢喜。今年,赵桥村农家书屋成为了2018上海书展的分会场。刘丽展望,未来会有更多好书、更多阅读活动走进赵桥村,让村里的书香愈发浓郁起来。(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马上评:乡村阅读,更有温度


    走进赵桥村的农家书屋,与一般的图书馆或者书店截然不同。市区的阅读场所总要保持安静、落针可闻,这里却热热闹闹、充满农村的淳朴亲切之感。

    “农村人没有太多讲究,爱聊天。”刘丽说。村里人读书总是这样,不怕打扰、三五成群,围在书屋里那张大桌子上一起读,边读边交流心得。有人的时候,这里少不了讨论的声音;即便没有人,读书的村民也时不时会跟管理员张梅仙聊几句。

IMG_1959.JPG

图说:书屋外布置了诗歌介绍牌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在乡村,一个村子似乎就是一家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近,许多事情到了这里都会有新的形式,阅读也不例外。没有书屋前,村民们也没有结伴阅读的空间,与其自己买书、在家里独自苦读,不如到田间地头和邻居胡侃。有了书屋,大家的阅读热情则被激发,我叫上你,你拉上他,一起去读书成了乡间的一种“时尚”。不读书的人反而像是和大家格格不入,没了共同话题。

    因此,一间小小的农家书屋,看似没有多大的能量,却能串联起村里几千号人,一下子让全村人都爱上了阅读。

    农耕生活弥漫着书香,书籍也染上了乡村生活的气息。全民阅读不拘形式,在城市它是闹中取静的雅趣,在乡村它则是更具温度的乐事。(吴旭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