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世博演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启动 “世博2010”情景再现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沈毓烨     2018-11-15 19:16 | |

   虽然整整8年过去了,但世博会所奏响的艺术之声仿佛还在耳畔,世博会汇聚的演艺画面依然历历在目,世博会所凝聚的演艺人才依旧活跃在申城的大小舞台。184个日日夜夜,留下了1172台精彩剧目,足足22925场让3400万观众共享一场难得的艺术流水宴。

   在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全球演艺中心”之路上,世博会所呈现的气象距离那个终点已触手可及,而如何充分利用世博会所留下的演艺宝藏、人才资源、世界级的艺术人脉,也将是助力上海更快地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的关键。

图说:世博演出《城市之窗》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今日下午,“世博演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启动。据悉,上海正着手重新发掘和整理世博演艺的珍贵宝藏,并逐步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与时光对话的文化平台,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持。与此同步,上海市民将可通过免费预约走进剧院,分享世博艺术,重温“世博2010”。

作为这次挖掘和整合计划的开端,与世博演艺有关的视频影像资料整理目前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启动仪式后,SMG将重新发掘整理的《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晚会》的高清影像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举行了公开放映。当承载记忆的片段扑面而来,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回当年激动人心的时刻。而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晚会总导演滕俊杰和他的团队来到现场,分享了开闭幕式精彩节目的幕后故事,也让观众更立体地认识了世博会。

图说:世博闭幕晚会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12月上旬,主办方还将通过版权引进,放映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的3D版舞剧《胡桃夹子》。作为世界第一部运用3D技术拍摄制作的芭蕾舞剧,作品与舞者的艺术感染力将通过大银幕传递给现场观众。

此外,主办方还将联系曾经参与世博会演出的名家、名团以及各具特色的演出团体,将他们经典的现场演出影像资料进行版权引进,包括“2016至2018年柏林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郎朗:皇家阿尔伯特音乐会”、“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75周年纪念音乐会”、“谭盾歌剧《秦始皇》”、“加拿大太阳马戏”等经典作品,将计划陆续在上海美琪大戏院进行放映,为上海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图说:郎朗在上海世博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馆日文艺晚会演奏《我的祖国》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为了更好地体现活动的公益性和惠民性,“世博演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将与“文化上海云”合作,通过预约制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无论是对当年演出念念不忘、还是遗憾当年错过某场演出的观众,都可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进入“文化上海云”的活动详情页面,填写个人信息、完成相关操作,预约报名后就有机会走进剧院,分享世博艺术。主办方还精心设计,通过专家导赏为活动额外加料——以“演艺+”的形式,讲述台前幕后、讲解艺术门道、趣谈艺术历史,观众不仅能感受一次有别于现场的升级体验,还将收获一次干货满满的艺术熏陶。(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记者手记:那些剧,那些人,那些场馆,都是世博留下的演艺宝藏

因着在世博会日本馆里对美丽朱鹮的惊鸿一瞥,陈飞华此后的三年没有一夜能安心入睡,直到带领上海歌舞团将这翅下绯红的美丽鸟儿永远的留在了舞台上。而主演朱洁静也凭借出色的演绎被视作“朱鹮”的化身,将中国舞蹈特有的东方韵味带到全世界。自2014年首演以来,舞剧《朱鹮》已“飞”往世界各地演出200余场。今年元旦,《朱鹮》“领飞”上海文化“走出去”,首登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在纽约最冷的一冬送去中国的新年祝福。陈飞华说:“舞蹈不止带来美的享受,也要担起社会责任,保护珍稀鸟类,以艺术之美促进社会和谐。”

图说:舞剧《朱鹮》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世博会百名优秀志愿者之一的金晨,将世博会志愿工作视作踏入社会前的成年礼,整整九个月的全力以赴,眼看着世博场馆从荒芜的工地到规划有序的园区,每一个站岗点、每一顶遮阳伞、每一个补给站都曾留下自己和伙伴忙碌的身影,那是一幅清晰的地图,烙印在心里永不褪色。世博会的经历让金晨找到人生方向,8年过去,那些做志愿者时累积的经验让她选择了距离舞台最近的工作,她如今已是一家大型公关公司的项目策划。站在荧幕前回看世博精彩片段,她激动地声音颤抖:“世博的每一天,都不虚度。”

       曾经需排五六个小时才得以进入的场馆,在世博后也没有被搁置。由通用汽车馆改建而成的上海儿童艺术中心,被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为“大鲸鱼”,在这里每年有提供超过500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剧演出,是孩子们成长记忆里对剧场的最初印象。今年,“大鲸鱼”引进并本土化移植了专门针对特殊儿童的《暴风雨》和《可爱的农庄》,充分发挥戏剧的疗愈功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从戏剧和剧院获得温暖的力量。

图说:上海儿童艺术中心每年有提供超过500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剧演出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无论是自世博会找到灵感的陈飞华,或是在志愿者工作中寻到人生方向的金晨,抑或是借着世博会场馆的壳获得再生的“大鲸鱼”,都是世博留下的宝贵的演艺资源。而除此之外,还有世博2万多场演出,为上海攒下的巨大的世界演艺资源和人脉。那些纷至沓来的世界名团中既有费城交响乐团、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等国宝级艺术团体,也有独具独特文化记号的日本文乐木偶、非洲布隆迪大鼓表演等。他们因为世博会和上海结缘,却从此成为这座城市的常客,每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世博会在充当一方绝佳的国际艺术平台引进的优秀演艺资源的同时,也激发着城市演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世博会期间,国内6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756名传承人的表演,让人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精深,而海量的精品演出不仅丰富了世博会的内涵,也留给“后世博”的上海一笔宝贵的演艺宝藏。世博会后,国内演艺界对中国元素的提炼能力,对原创打造的能力和国际团队的融合创作能力都有了质的提升。世博会后,更有一批得到锻炼的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演艺人才走上前台,引进和推出了大量优秀演出剧目,实现了“优秀文化引进来”及“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路上,这些丰厚的世博演艺宝藏将会是一块块坚实的路砖。如何盘活和利用它们,发挥其最大效应,成为了当下一个新的命题。(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