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上海有一场没有传统水墨作品的“水墨展”正在举行,你不想来看看吗?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江妍     2018-11-20 22:26 | |

   水墨从“中国画”的概念当中脱胎而来,人们一谈水墨就必定谈到中国画,正在多伦现代美术馆进行的“水墨经验II”上,却没有一件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展览上的水墨,脱去了文化负担,更多的被当作摄影、影像、装置中的一种媒材来使用,创作者们以“水墨+新媒材”的程式在进行着水墨创新和研究。

e8598e800d4ab0f.jpg

图说:展览海报 官方图

   展览分“山水竹石”和“多维视域”两部分。“山水竹石”带有古代文人审美的强烈印痕,与当时文人的个体心境、价值观等等紧密相连。而当代艺术家身处不同的历史环境,虽然也选取了“山水竹石”的自然符号,但他们更多的是从“水墨画”而来的视觉经验,脱离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他们的创作不是简单地挪用‘山水竹石’符号,也不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简单回归,而是将这些符号放在他们自身的框架和文化观当中整体思考后的再创造,因此也就有了一种新的含义。”策展人曾玉兰介绍。

   比如,倪小舟的“断竹”系列作品是艺术家在十年间孜孜不倦地把从自然界中寻找出的整株的竹子截取片段,几乎不加修饰地作为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文人画家所关注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在此以一个具体的行为、形态呈现出来,细微之处因为被放大,也让人想到“病梅馆”里人为的扭曲。

倪小舟《断竹系列》-徐翌晟.jpg

图说:倪小舟的“断竹”系列作品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摄

   曾翰以实地图像考察和后期摄影技术的方式,在作品中重现了古人在山水画中呈现的“高远,深远,平远”图式,用古人的视角重塑今日现代化进程中的自然景观:那些经典原作所在的实景地恰恰因深山阻隔而无法被城市化进程所完全覆盖,因而又处于一个独特的被抛弃和半荒废的状态,这一景观与古人描绘山水时那份“林泉高致”的理想形成极大反差。

曾翰《笔法记考01》-徐翌晟.jpg

图说:曾翰《笔法记考01》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摄

   在二楼的“多维视域”中,有意思的是西方艺术家芭芭拉·艾德斯坦的作品。一个西方人会如何理解水墨意境以及与之相关的象征意义?变换的荷塘、晃动的树影,浸满墨汁并循环流动的盆景装置,是跨文化背景下的看法。

微信图片_20181120220421.jpg

图说:芭芭拉·艾德斯坦的作品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摄

   还有自幼研习传统山水画的90后艺术家丁文卿,从宋徽宗的《瑞鹤图》中走出来,用全新的视角重新解构耳熟能详的祥云瑞鹤,提出了当下青年人对于传统审美的重新思考。

丁文卿《山的隐喻》-徐翌晟.jpg

图说:丁文卿《山的隐喻》 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摄

   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