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因为咖啡馆,他们留在了这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吴旭颖     2019-03-30 23:55 | |

  上海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咖啡馆最多的城市,有8000多家咖啡馆开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北京有4000多家深藏于胡同深处,隐身于高楼间。今天,市民文化客厅上观读书会里来了两位年轻的咖啡文化观察者高雪和赵悦,他们在两年多前在各个城市寻找,寻找各种有特色的咖啡馆,并创立了微信公众号《行走的咖啡地图》,之后又出版同名图书,目前已出版的有《行走的咖啡地图:在上海》和《行走的咖啡地图:在北京》,她们在与读者的讨论中提出,北京和上海都是接近后工业化的城市,需要通过城市的消费观念或者消费设施来留住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让世界各地的人才留在这里,喜欢这里,咖啡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图说:上观读书会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上海从1846年开始就有了咖啡馆,如今咖啡馆里还常常看见老上海人在里面谈天说地,咖啡馆成为城市里的人们约见朋友,商谈工作,独处发呆的首选之地。随之而来的是,上海咖啡的从业人员也非常多,他们中的许多人怀着梦想在从事这个职业,“英雄不问出处,他站在吧台,在顾客看来,就像超级明星一样,高雪和赵悦就记录他们的故事。

图说:上观读书会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大学专业为阿拉伯语的高雪20岁之前生活在青岛,她觉得青岛与上海有一些相似,都是临港,也有很多许多外国人,在她的童年,就看到在青岛的中山路上,有很多文艺的咖啡馆,与上海很类似。从读书时代开始她就会去咖啡馆里叫一杯咖啡,见朋友,自己读书,或者写作,这是她的生活方式,喜欢咖啡,是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闻到咖啡的味道之前,她先喜欢上了历史传奇,最早的咖啡传说是有牧羊人发现了羊吃了咖啡豆后非常兴奋,随即咖啡豆传播到了阿拉伯国家,之后咖啡果实传播到了土耳其。很多的文学作品在咖啡馆诞生,萨特有名句“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赵悦和高雪为了这两本书在上海和北京喝了很多的咖啡馆的咖啡,对整个城市都有了了解,“老北京有很小的咖啡馆,很有江湖气息,许多北方直男在里面喝咖啡,对周围人爱搭不理,心里其实很澎湃。上海在不同的商业中心有不一样的咖啡馆,咖啡馆比较普遍,每个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咖啡馆。”(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