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在中国美术馆,看80后艺术家的“微观现实主义”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吴旭颖     2019-04-15 23:04 | |

  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皋翱和王赫赫的双个展上,两位年轻艺术家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并阐释了自己对艺术的探索和观点。其中皋翱的展览名为“他们”,这位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延安中学的青年艺术家以19幅油画作品展示了80后90后独有的微观现实主义,与国际当代艺术创作十分接近,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图说:展览作品 官方图

  “他们”是皋翱近4年来创作的部分作品。色彩处理突破了被描绘的客体的色彩本来面目,大多皆呈现为大块的化不开的凝重而冷静的墨灰色、冷灰色,像一张张彩色转黑白的照片。画面中一些日常的、使人们皆身处其中又似乎视而不见的静物或场景,“他们”或已成为废墟,或已成为弃物。

  大幅油画《生命场》更是让观者体验到了一种肃穆稳定的垂坠感,透过黑色的拳击沙包和远处归零的电子时钟就如暴风雨前片刻的沉寂或是交响乐轰鸣之前平缓的前奏。让人隐隐体验到了一种生命搏击的力量,而在平衡中暗藏的那份涌动暗示了生命周而复始的轻与重。

图说:油画《生命场》 官方图

  既然画的是静物,为什么题为“他们”而非“它们”?皋翱向记者解释,这里的“他们”有着多重指向。一个是指向表达的对象和观看的方式,那些周遭看似平常的物体,都是一些瞬间抓住艺术家眼球的物体,比如伞、镜面、剧场,表达的对象时而局部细微,时而宏大辽阔;另一层指向是物和“我”的心理关系,一部分“我”存在于所画的对象中,画静物的画家画的静物是托物言志,比如大卫·霍克尼画的游泳池里反射着冷冷的强光的水波纹;还有一层就是艺术家对周遭世界的看法,紧密又遥远的关系,指向了观看者。“我们这一代人通过个体的声音反应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理,画出来的也是交流的情绪,将之赋以物化的形状。”

  皋翱,1986年生于上海。2002年在上海延安中学毕业后,即开始了北上央美的学业生涯。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一直师从王玉平教授。同年,入职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专职艺术创作。长期浸润于央美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高格调的艺术环境和学术氛围中,使皋翱始终保留着对艺术纯粹而天真的热爱,以及对架上绘画的足够的静气和定力。

图说:展览作品 官方图

  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美术理论家王端廷所言,中国80后、90后艺术家,形成的微观现实主义风格是一种价值观,本质上是非常个人化的一种表达,这跟他们这一代艺术家的出生、所生活的时代乃至整个社会环境有必然的联系。(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