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书法家刘小晴赴云南帮困助学:精神支援更加宝贵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乐梦融     作者:乐梦融     编辑:吴旭颖     2019-04-22 18:13 | |

  当六名来自元阳县、在红河学院就读的贫困大学生代表从刘小晴老师手里接过助学款,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感动。一头银发的刘小晴已年近80岁,却“自责”地对身边同事说:我给孩子们的资助,是不是少了……

图说:刘小晴向云南红河的孩子们捐赠助学款 主办方供图

  日前,由秋海堂文化艺术中心、刘小晴书法工作室(刘小晴艺术基金)发起的上海徐汇区与云南红河州文化共建结对支援交流活动暨刘小晴艺术基金捐赠仪式在云南红河举行。昨日,从云南回到上海的著名书法家刘小晴向记者表示,此行不是单纯的经济捐赠,更是传播书法艺术和人生哲理,勉励当地青少年早日成才。“给予贫苦地区的孩子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援,这比单纯的物质资助更加宝贵。”

  4月11日起,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刘小晴等一行远赴云南省红河州,开展帮困捐赠和支教活动,行程跨越一万两千里。刘小晴捐款100万元,用于支持云南省红河州元阳、石屏、屏边、泸西四个县的帮困助学以及书画教育。他一共定向资助了四个县的60位中学生、24位大学生,共84位学生。

图说:刘小晴为元阳县一中的学生做讲座 主办方供图

  刘小晴不仅为云南红河助学帮困慷慨捐款,还不远万里深入山区学校看望受助贫困学生,鼓励大家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勉励受到捐助的大学生、中学生,希望大家不要因经济困难受到影响,并表示会一直资助大家直到完成学业。   

  与此同时,刘小晴先生还用手中的毛笔,为红河当地书写重要文化内容。比如,为石屏县书写石屏精神,为哈尼古歌书写宣传语“文化活化石”,还被当地媒体称赞为“海派书法艺术和当地文化的紧密结合,是海派文化艺术与红河文化精神的有机交融”。

  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刘小晴说:"我经历过非常穷困的岁月,我深知穷人有多么困难。现在我条件好了,自己也没有什么消费,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帮帮穷人家的孩子。感谢徐汇区文旅局和红河州文旅局两所文化共建机构帮我实现了心愿。我希望能尽些绵薄之力帮助这些孩子。"(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