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上海该如何继续发力?抓住年轻观众,就抓住了未来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首席记者孙佳音     作者:首席记者孙佳音     编辑:沈毓烨     2019-10-23 13:30 | |

   “抓住年轻观众,就抓住了未来。”有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剧场群“演艺大世界”,也有了全新亮相的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平台,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上海还要如何继续发力?昨天,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艺大世界论坛”选址上海文化地标——百年“大世界”,多位国内外演艺事业专家前来分享打造多样化演艺形态的经验见解,并表达了这一观点。

图说:大世界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国际节目副总裁艾丽西亚·亚当斯女士从她的视角重新定义了千禧年一代的美国青年,阐释了他们是艺术组织者的重要目标市场的原因。她的发言启发艺术机构的管理者、建设者们需要用极大的热情来关注青年一代,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他们的发展趋势,并且用更新的艺术来跟他们进行互动。这样一群新文化消费群体的出现,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挪威国家歌剧舞剧院演出部经理西格蒙德·扬尼从演艺场所与艺术形式两方面分享了挪威国家歌剧舞剧院将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宝贵经验。挪威国家歌剧舞剧院将芭蕾舞与摇滚乐同台呈现,正是这样的一种积极尝试。“只有创新者才能把历史和未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主持嘉宾花建如此评价。爱丁堡艺穗节活动服务部主任瑞秋·桑格女士也表示,正是凭借创新精神,一群在11年前还看似业余的艺术家和表演活动逐渐得到了城市主流社会和多元化社区的广泛认可,成就了大名鼎鼎的爱丁堡艺穗节。

图说: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更需抓住年轻观众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做好服务 努力创新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阐述了优秀剧院对“亚洲演艺之都”的贡献,并认为,在“亚洲演艺之都”建设中,优秀剧院除了做好演出服务,还需要提高制作生产能力,承担更多社会美育的功能,通过以优秀剧院为主体凝聚演艺人才,使游客向观众转化,带动区域演艺生态发展,形成产业规模,从而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不仅是场馆,不仅是建筑,不仅是造房子,造剧院,这不光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有新的培训项目,还要建设剧院,建立研究的学院,最重要的是培养观众。”锡比乌国际戏剧节主席、锡比乌国家剧院总经理康斯坦丁·基里亚克骄傲于每年121场不同的表演,门票全部售罄的成绩。

   令人欣喜的是,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走进演艺场所,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助理赵晨琳说,“这一现象将深刻地改变我们打造演艺之都的生态”。她还发现,戏剧或者进剧院这件事情本身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生活当中更为自然、更为日常的一个部分,他们已经用一个平视的状态来看待戏剧,并且希望跟剧院有一个更密切的交流,“接下来五到十年中我们需要逐渐探索与观众、与作品实现更为密切沟通的有效途径。”(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马上评:文体地标 城市名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