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不可居无竹,这场展览让竹子进入生活每一个方面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吴旭颖     2019-11-17 21:50 | |

  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骨气、坚贞,寄托着生命弹性和精神真理,历代不少文人志士常常赏竹、咏竹、画竹、写竹,赞扬其虚心亮节、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11月16日至21日,“瓷心有节——小宝竹意念展”在上海宝龙艺术中心举行。据介绍,作为对艺术家近期作品的一次总结,展览希望折射出传统艺术绘画的文脉传承。在展览现场,既有关于竹绘画,还有与竹结合的瓷器、紫砂、家具等,让人体味竹文化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图说:“瓷心有节——小宝竹意念展”举行 官方图

  “竹意念展”不囿于传统定义的纸上作画,而是试图着眼于瓷器、紫砂、丝绸、文房,再结合明式黄花梨、紫檀家具、香道、花艺、音乐视频等,将“竹精神”与“竹文化”用特别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诠释艺术源于生活的本质。

  来自四川的韦小宝从小在竹海边长大,常常穿梭在竹林中,对竹产生了自然而然的喜爱。2014年,他师从韩天衡研习画艺,开启了作画的另一阶段。“我一直痴迷于画竹子,每一次勾勒,都仿佛站在竹林中,感受竹叶飘落瞬间的美,这种感觉可以使人安静。”为了画竹,他经常去浙江安吉观察竹子,体会竹子在不同季节、天气中的不同状态,在画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满纸细竿数枝,劲节挺拔,大叶数片,随手写去,神全气足;构图简洁大气,疏密有致,一派诗意盎然。

  中国人尚玉,青瓷釉色温润如玉,实现了人们化泥为玉的朴素愿望。竹承载着中国人的气节和傲骨。两者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人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南田窑创始人吴维清介绍道,本次展出的展品在施釉上,通过多次上釉提升烧成后的釉色厚度和润度,使其接近玉的质感;在器型设计上,则坚持纯手工泥坯拉制,保持传统官窑薄胎厚釉的上乘工艺。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龙泉青瓷器型多样,有美人醉、纸椎瓶、鱼耳瓶、神兽罐、梅瓶、凤耳瓶等。展品经韦小宝手绘后,竹子在梅子青釉色中的温润柔和感通过阳刻手法得到突出,兼之高温在竹子边缘造就的泛黄效果,整体的层次和意境进一步加深。

韦小宝说道,“此次展览,我将龙泉青瓷与小宝竹元素结合,做一个用情感来表达、用作品来对话的记录者。”(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