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有了一套高分纪录片《西南联大》,为何还要再做一部同题纪录电影?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佳音     作者:孙佳音     编辑:金晶     2021-05-11 16:53 | |

图说:西南联大纪录电影《九零后》首映礼 主办方供图

  2018年11月,有一部五集纪录片在几乎没有任何预热的情况下,在央视纪录频道和腾讯视频悄然开播,却凭借其优异品质,口碑一路走高。“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有爱国主义,有书生情怀,有高山仰止,也有人间烟火。” 仅在豆瓣平台,观众就留下近万条走心评论,9.4分也让《西南联大》成为了2018年度豆瓣最高分纪录片之一。

图说:杨振宁 主办方供图

  三年后,西南联大纪录电影《九零后》即将于本月29日全国上映,杨振宁、许渊冲、潘际銮、杨苡、王希季、马识途等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联大学子,将在大银幕上重现一代联大学子南迁云南求学问道、读书报国的青春记忆。

  但,这部电影与姐妹篇《西南联大》有何不同?有了一部纪录片,为何还要再辛苦拍摄、剪辑出一部电影来?导演徐蓓10日晚现身上海点映礼现场,与年轻的90后观众们分享、对话。

图说:2290位海外留学生从世界各国回归祖国 主办方供图

星光璀璨


  1937年,日军侵华,南开大学遭受空袭,清华、北大也危在旦夕。三校南迁,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一时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一段传奇历史,由此展开……这所传奇大学与抗战相始终,仅存续8年,却影响中国长达80余年。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纪录电影《九零后》可以说拥有史上最星光璀璨的“演员表”:98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刚刚度过100周岁生日的、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的《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的《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

图说:翻译家许渊冲 主办方供图

  相比起更偏向文献式样的《西南联大》,《九零后》更聚焦于“人”,它把镜头完全对准16位老人,在他们鲜活、质朴而泛着金光的回忆里,那段岁月再不是历史上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变得真实可感:它艰苦而残酷,浪漫又恣意,迷人而恢弘。

鲜活明亮


  大多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或者电影,都是深厚的、沉重的,但《九零后》里大师们回忆起往昔岁月,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段民族承受着疼痛和屈辱的日子,却有着蓬勃昂扬的朝气,透着明亮的青春光彩。联大最负盛名的国文课,当年的学子是穿过一座城去听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罗庸等教授轮流讲授,但关于大一的通史教育,杨振宁却说,“这样的方式不好,不够系统。”镜头一切,跟他同班的翻译家许渊冲斩钉截铁地说,“那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国文课!”这位刚满百岁的翻译大家,哪怕提起故去的老同学巫宁坤,依然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他英语挺好,法文不行,才考70多,我大三才开始学法文,一考就是99”。还有同学揭短汪曾祺替学弟考试,写出来的文章被老师表扬“比汪曾祺写得还好”;101岁的杨苡先生回忆和同窗赵瑞蕻在联大如何相识、相爱,“他的追法跟人家不太一样”……

图说:101岁的杨苡 主办方供图

  这样的赤诚、鲜活,一直延续到了80年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巫宁坤在采访当天,因为太激动记错了采访时间,凌晨就起来坐等好几个小时。《人类的故事》的译者刘缘子在接受采访之前,让女儿递来口红郑重其事擦上才开始讲述。《呼啸山庄》的译者杨苡在采访结束后拿出一个小小随身听,听着英文歌说,“这是我的小快乐”,导演徐蓓从她的耳机里听到传来的歌声是《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之后满眼泪光。那时她当即决定了,这该成为电影《九零后》的英文名。

致敬传承


  徐蓓坦言在2019年开始策划电影《九零后》时,自己一度“野心勃勃”,从影像声音各方面,有很多美好设想,“想要把他们讲述的生活以电影方式再拍一遍”,但再次探访,一些老人已经离开,一些在医院神智也不如之前清醒。“策划一圈后回到纪录片的原点,我意识到很多老人是把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采访给了我们。当最后16份授权书拿到手,我觉得自己的责任无比重。”徐蓓说,这些老人穿过岁月仍然饱有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让她觉得需要、也值得这样一个仪式感,“以一种很多人齐聚在一起的方式,在黑暗中凝视,没有弹幕,也不会以两倍的速度快进,就静静地看他们的故事。”

图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右一) 主办方供图

  5月8日影片在北京举办首映礼,观众中还包括一位西南联大44级土木工程系学子、102岁高龄的王文俊先生,老先生精神熠熠地看完整场放映,眼睛里含着泪光。那一天,也有年轻观众提问,《九零后》要与当下的90后、00后如何“对话”,徐蓓导演替她的的采访对象们这样回答:“这个片子当中,每一个人呈现出来的那种青春的狂狷,还有他们当时的迷茫,他们的爱情,我觉得跟我们所走过的路都有投射,他们就是我们的镜像。”

图说:《九零后》海报 主办方供图

  影片的结尾,这些老人们都依然清晰而坚定地报出自己的学号,短短几个数字,是他们一生华彩篇章的开始;短短几个数字,是他们一生理想的起点。他们有的激昂文字,有的浪漫文艺,也有的以血报国、不负韶华,他们用自己青春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读书”;他们用漫长的一生兑现校歌里那句“中兴业,须人杰”,为了这个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成为一个又一个更好的人。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