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油罐艺术中心里,感受科技与艺术的火花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沈毓烨     2021-09-23 18:56 | |

科技始于假设,艺术始于想象。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携手博世联袂打造的展览“时·空 THE MOMENTS”于近日在上海油罐艺术公园的1号和2号罐开幕,展览以线上免费预约的方式向市民开放,展期持续至10月8日。

图说:展览现场 官方图(下同)

“时·空”以“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生活美学”为两大线索,在两个形态不同的油罐艺术空间内,以代表未来科幻的白色为主调,呈现UFO媒体实验室、分号C、苏畅和杨牧石等艺术家的作品。

以科技为主题的油罐1号罐内,UFO媒体实验室的新媒体沉浸艺术空间作品《空间拷贝》将观众迅速带入反现实的科幻领域——自上方向地面投射视觉艺术作品,对沉浸式区域内的观众与环境进行采集与操作,并实时投射于观众面前,使观众获得自上而下的全新视——全视之眼;地面空间则与“全视之眼”形成的平行虚拟空间,二者叠加呈现的多维时空,创造跨纬度的感官体验。

以“美学生活”为线索的油罐2号罐内,展览结合博世特别策划的产品创意空间展出分号C (semicolon C) 、苏畅和杨牧石三组艺术家的作品。

分号C (semicolon C)是一支以Creative Coding/原创视觉/实时·成视觉/交互装置为核心内容的新媒体艺术团队,带来的是黑白影像装置《长长| ChangZhang》。“长”“长”为基于时间媒体的转译,将同空间介质下的媒体通过改变媒体自身的频率产生的秩序与冲突描述同语境下时间的形态。“时”“分”“秒”的时间观念转译为错位空间下媒体的频率秩序。以时间的“长Chang ”,翻译空间的“长Zhang”。

苏畅的雕塑作品《行为沉沦15》展现了艺术家对心理上的事实可能比眼睛看到的更真实的思考。这种混杂着经验与记忆的感知,通过我们的肢体感受投射到现实的投影,会让人更多地去思考空间与人之间的联系。

杨牧石的作品《照明1-10》将日常照明标准与城市发展中的景观叠置于一组霓虹灯箱,构建出一种模糊的,介于现实与抽象的幻觉。他通过刺眼的光线将空间切割,让金属背板和空间在对比下消散。在狭长的、对称的、规则的、尖锐的几何形图像下,充斥着艺术家对现实的反思与打破。当霓虹灯管被前置的同时,虚幻的经济繁荣与落后的制度扭曲,与现实隔离。杨牧石试图透过霓虹灯牌对空间的干预,激发观者重新思考“进步”“光明”与“美”。(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