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我在现场 > 正文

还记得《柳堡的故事》吗?这一次,“九九艳阳天”唱上了音乐剧舞台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沈毓烨     2019-04-17 11:12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东风吹得那个风车转呀,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作为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重点剧目,根据胡石言小说《柳堡的故事》改编的音乐剧《九九艳阳天》昨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当那首风靡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老歌再度响起,不但勾起了人们对战火青春的回忆,也让人们无限感慨于一代又一代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爱情的真诚向往。

图说:音乐剧《九九艳阳天》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情结挥之不去


  音乐剧《九九艳阳天》的诞生起始于一段难舍的军旅情。导演雷国华和编剧陈亦兵曾在上世纪80年代亲赴云南前线,经历过炮火烽烟和战争的洗礼,让他们对部队和军旅充满着无法丢舍的军人情怀。特别是在儿时就已熟悉的红色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和主题歌“九九艳阳天”更是让两位创作者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

  10年前,两位创作者就已完成了剧本大纲,有了最基本的编剧概念;10年来,经过对剧情的不断调整、剧本几十稿的反复打磨,最后雷国华导演邀请了上海戏剧学院青年编剧共同进行创作,为的是让音乐剧《九九艳阳天》更具有青年人的时代气息,让革命战争年代的年轻战士的献身及大无畏精神延续给今天的年轻人。

图说:音乐剧《九九艳阳天》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虽说是红色经典题材,但《九九艳阳天》无论是编曲、唱词或是舞美风格都具有现代意识,主题旋律中既有那首脍炙人口的“九九艳阳天”贯穿全剧,又有民族民俗的元素铺垫。镇江籍音乐家印青作为音乐总监和具有当代流行特色的年轻音乐家田汨,选择了江苏及山东一带的民歌民谣与音乐剧的流行性表述浑然一体;凸显主题并强化音乐剧的戏剧性、人物关系及情感冲突。


贴近现代观众


  为让这部经典跨越时代贴近现代观众,音乐剧在原著的基础上从现代人文角度出发,以现代戏剧及音乐的表现力营造战争中的军民情意和爱,张扬英雄主义精神,表现牺牲的惨痛及战火中爱情的珍贵凄美。电影《柳堡的故事》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但音乐剧的唱词却没有一句和电影重样,而是更为强调文学性、现代通俗和民俗融合的特点。

图说:音乐剧《九九艳阳天》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全剧紧扣一个“情”字,大笔挥洒血浓于水的深情厚意,以浪漫诗情和清新委婉的整体风格呈现于舞台之上。当子弹击中了火热的胸膛,人们仿佛看到无数个年轻的“李进”用生命在滚滚硝烟中经历着一次次的战斗。而每个倒下的身影背后,都有一个热切期盼着爱人而最终却只能生死相隔的“二妹子”。有年轻观众表示,在战火中淬炼出的爱情更纯更真也更震撼人心。

  该剧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镇江市人民政府出品,镇江文广集团执行,镇江市艺术剧院协同雷国华导演创意工作室创作编排,2019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相关阅读:85岁的“二妹子”至今有一片“艳阳天”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