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上海故事|把“知识火种”带进西非

来源:新民晚报社   记者:吴宇桢    编辑:语凌  2017-05-12 15:43

上海海事大学教师远赴加纳参加非洲学生项目毕业典礼  上海海事大学供图

  与海结缘。与上海海事大学一样,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的校名里也有一个“海”字。这座坐落于加纳首都阿克拉特马港附近的大学,由加纳、喀麦隆、冈比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五国共同创立。西非大陆绵延的海岸线见证了当地人对发展的渴望,也折射出一个普遍的瓶颈问题——海事航运人才不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约6年前,随着一个合作项目的启动和几位上海老师的到来,改变悄然发生。

   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事大学2011年起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具有航运特色的“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也是上海地方高等教育首次实现非汉语类专业教育资源的对外输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的教学计划、大纲等严格按照上海海事大学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制定,并采用“3+1”的学时模式——学生第一、二、四学年在本土学习,第三学年来华学习一年。整个项目的教学由两校共同承担,而上海海事大学则承担超过三分之二的主干课程。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航运物流专家王学锋教授是首批实践者之一。现年58岁的他已经远赴加纳讲过三次课。他对阿克拉的风貌印象尤深。那是地球仪上非洲最靠近零度经线和纬线的地方,日照充足天气炎热,常年平均气温接近30摄氏度。对本报记者谈起在“在那边”的教学生活,他的描述颇具画面感,“天气那么热,班上的非洲学生都很认真,一上起课来却往往连水也顾不上喝”。

王学锋教授在加纳的“课堂” 上海海事大学供图

   尽管一开始非洲学生对中国老师的到来也曾抱有疑虑,但让王学锋感到欣慰的是,学生们对学习的渴望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滋长起来。后来,学生们还颇有默契地轮流帮中国老师擦椅子,希望远道而来的老师能更舒适一些。王学锋感激这份心意,但在那里他总是站着上课。在他看来,讲课的人得有一股“精气神”,才能鼓舞“士气”。“天气实在太热,经常遇到停电,便只能打开窗户。没有话筒,讲课的声音就得大声一些。”有时候还会有其他学生和路过的人趴在窗台上,一起听课。讲课内容丰富而生动,是王教授在非洲很受欢迎的一大原因。他常常在课堂最初的几分钟讲中国故事、教几句中文,为班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了解世界打开一个窗口。

   上海老师的好口碑就像非洲大地炙热的阳光那般延伸了出去。最初班级只有三十多人的招生名额,后来招收的学生接近五十人。有一位来自喀麦隆的学生,甚至专门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王成功”,只因为老师姓王他也要姓王。

   对王学锋、殷明、孙明这三位最先走进西非讲课的老师来说,2014年6月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上午,项目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在阿克拉举行,首批34名学生顺利毕业。加纳和其它几个非洲国家的多位高官出席。上海海事大学黄有方校长参加了典礼并做致辞,当地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今年6月,项目即将顺利完成第四届学生的教学工作。项目在中西非地区树立了良好口碑,深受当地学生与港航企业的青睐,报考人数连年增加。而早期的学生毕业后,有一些继续在上海海事大学求学,立志学成回国,服务航运、物流事业。

上海海事大学老师带非洲学生练习打拳 上海海事大学供图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上海海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四月底在上海海事大学召开的新民环球首届“国际问题青年论道”论坛上,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金永兴表示,作为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学科特色的学校,专业设置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紧密相关,应该而且可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在更为广阔和具体的层面,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上海海事大学走进非洲带来“知识火种”的故事,不仅在中非民众间流传。世界航运界著名杂志《Fairplay》此前特派记者采访,报道上海海事大学正率先在航运教育领域与非洲开展合作。题为《航运编织中非合作纽带》的杂志文章中写道,“随着不断增加的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中国和非洲,都从彼此身上看到了未来更多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