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环球 > 正文

环球论坛丨苏丹政局动荡:中东转型刚刚开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齐旭     作者:齐旭     编辑:杨一帆     2019-04-18 23:00 | |

在11日苏丹国防部长伊本·奥夫宣布军方推翻总统奥马尔·巴希尔领导的政府,并就任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后,次日他又“闪辞”,由苏丹军方第三号人物中将布尔汉接任。此后,过渡军事委员会与反对派连续多日对话,商讨组建文官过渡政府等问题。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它的政权动荡为何能引发世界的关注?本报特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来作一番解读。

图说: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苏丹喀土穆,民众在军委会外示威抗议,要求建立民选政府。 IC图

  

  自独立建国六十多年来

  多数时间处于战乱之中

  问:苏丹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答: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前,苏丹曾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南苏丹独立划走了近6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带走了1200万人口。即使这样,苏丹依然是非洲大陆面积排名第三的国家。被赶下台的总统巴希尔自1989年6月出任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1993年10月改任总统以来,已五次连任,执政近30年。

  苏丹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它曾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一幅名为《饥饿的苏丹》的摄影作品加深了世人对苏丹贫困的印象。这幅照片次年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大奖,并被媒体传遍全世界。而这张照片震撼人心的感染力,也激起各国人民对苏丹大饥荒的强烈反应,以及国际社会对苏丹内战的广泛关注。人们从中看到不仅仅是饥饿女孩的痛苦,更看到了连年战乱导致的种种悲剧。

  苏丹自1956年独立建国以来的近六十多年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战乱之中,先后共发生了三次内战、四次政变和一次国家分裂。有学者认为,苏丹沉重的债务、大规模官员腐败,以及在安全部门和政府官僚机构上的巨额开支,也是压垮苏丹经济的重要因素。

  除了自身原因,外部因素也是阻碍苏丹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美国以苏丹“支持恐怖主义组织”为由,对其实施了20多年的经济制裁,这对苏丹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美国不仅直接制裁苏丹的对外贸易,而且对他国与苏丹的金融贸易合作进行严格的监管甚至干预。在此期间,一些国家因与苏丹有金融合作而被美国处罚,许多与苏丹进行贸易往来的他国公司和个人也受到波及,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和贸易公司最后被迫放弃了苏丹的业务。

  南苏丹独立前,苏丹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出口,石油资源储备的70%以上集中在南苏丹境内。虽然受到美国连年制裁,但随着石油大量出口及借助高油价的拉动,苏丹经济尚能保持快速增长,一度还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们的日子还过得去。

  然而,南苏丹独立使苏丹失去了绝大部分石油资源和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财政收入锐减,入不敷出,国家经济遭到重创。至2018年,苏丹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创纪录的80%,本国货币苏丹镑一路下跌。仅去年底到今年初,苏丹镑兑换美元的贬值幅度已接近50%。经济的严重恶化导致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汽柴油供应出现严重短缺,工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此外,面粉、糖等生活基本物资供应日趋紧张,且价格飞涨,大量的福利项目被削减,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不满情绪日益严重。老百姓感到生活压力加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近期苏丹政治和社会动荡的一个导火索。

  

  挽救经济颓势收效甚微

  更换州长却“坑”了自己

  问:去年12月19日以来的“面包暴动”为何会发酵并导致军事政变?

  答:如前所述,苏丹政治社会长期动荡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但是南苏丹的独立更是对苏丹最沉重的打击,令苏丹的经济从此一蹶不振。面包只是压垮巴希尔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丹曾经一度被称为阿拉伯国家的“面包篮子”,这一称号曾经让苏丹人引以为豪。在这个农业和牧业是支柱产业,高粱、玉米和小麦是主要农作物的国家,面包如今竟然成了稀缺之物,价格也持续上涨。去年底,苏丹各地都出现了民众排长队买面包的现象。

  面对日趋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巴希尔政府曾试图通过实施刺激出口、改革外汇管理机制、控制本币流动性、打击腐败走私、向外寻求援助等多重措施,来挽回经济颓势,但收效甚微。

  事实上,巴希尔政府并非只是在去年民众吃不上面包的情况出现后才开始采取行动。

  这些年,巴希尔政府也曾想方设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南苏丹独立带来的种种危机,比如逐步加大对水利、道路、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将发展农业作为长期战略,努力改变财政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情况。巴希尔还曾多次改组内阁,调整政府班子,希冀带来一些变化。但这一切努力并未取得积极效果。

  在民生改善无望的背景下,去年底,苏丹民众开始走上街头抗议示威,他们最初的口号是“抗议面包涨价”。

  但随着事件发酵,苏丹民众开始把怒火转向巴希尔政府。抗议最初发生在小镇及乡村地区,随后蔓延至首都喀土穆。尽管遭到警察以实弹和催泪瓦斯的驱散,仍有很多抗议者冲向总统府,民众与军警爆发激烈的冲突。在军事政变前,已经有数十名示威的民众被击毙,另有数百人受伤。

  在此期间,苏丹的一些反对党领袖和活动人士也加入其中,鼓动民众继续示威,直至成功推翻巴希尔政权。示威行动还得到了苏丹两个最大的反对党乌玛党和民主联合党的支持。最后,甚至执政党内的部分领导也站到抗议民众一边。

  巴希尔政府为阻止抗议行动升级,拘捕了多名活动人士、反对党领袖和高层领导。巴希尔在抗议爆发后宣布紧急状态,并即刻着手重组政府,他将18个州的州长都换成军人,试图让军方来控制局面。但此后发生的一切证明,巴希尔的这一举措是一个败招。军队内部意见并不一致,高级将领中也不乏对巴希尔不满的人。示威民众也开始向军队施压,这也导致最后出现了苏丹军队借助民意顺势解除巴希尔总统职务的一幕。

  

  警醒阿拉伯国家领导人

  更多关注治理发展问题

  答:此次动乱会对苏丹以及地区局势造成什么影响?

  问:苏丹政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民众不满情绪并未因巴希尔下台而平息,苏丹局势也并未因此明朗。显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以篡权夺位为目的的军事政变,民众也不以把巴希尔赶下台为满足。因此,人们看到,在巴希尔被革职后,喀土穆街头成千上万的抗议者并未离去,示威游行仍在继续。他们对政变军方所作的“将与反对派协商组建文官过渡政府,暂时管理国家事务,过渡期最长两年,随后举行选举”的回应表达不满,反对军队以“政变”的形式接管权力,要求尽快“还政于民”。

  笔者以为,苏丹政变引发的政局动荡或会随着新的过渡方案出台而最终趋于平缓。但长期发展不足、治理不善导致的政治、经济、社会顽疾很难在短期内通过一次或者多次政变而得到解决。此前有分析将此次苏丹政变与不久前阿尔及利亚的政局动荡联系起来,称之为“第二次阿拉伯之春”。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阿拉伯之春”本身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确切说是西方给中东变局贴上的带有西方意识形态特色的标签。事实上,始于8年前的中东变局是阿拉伯世界向现代化转型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漫长而复杂且充满反复性和不确定性。从这个视角看,阿尔及利亚和苏丹的政局动荡其实就是中东政治社会转型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转型刚刚开始,远未结束。

  需要指出的是,8年来,随着中东地区转型持续深入发展,其形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由变局之初的波及整个地区的激进政治运动转向各国内部以社会治理及经济、民生发展为核心诉求的逐步变革阶段。尽管这一转变有时也以“混乱”的表象出现,如前一时期伊朗、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和约旦等诸多地区国家出现大规模民众示威,但与前些年一些国家涌现的“街头革命”相比,其内涵已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现在民众更多是呼吁政府将内外政策的重心转向解决国内发展问题。示威民众的诉求基本上都与这些国家的内部发展治理问题密切相关。从近期阿尔及利亚的政局动荡和苏丹政变引发的局势发展也可看出,民众的表达基本上是理性的,游行示威也未出现重大的社会破坏行为,更未酿成重大的暴力行动。

  这些变化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促使这些国家的当权者更多关注国内的治理和发展,而不是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利益去同邻国作无谓的争斗。当前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转型过程中国家治理不善和发展滞后,这已引起阿拉伯国家的高度重视,沙特、阿联酋、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纷纷提出转型变革计划,稳定和发展时常成为当地舆论广泛讨论的主题。阿尔及利亚和苏丹的动荡若能再次提醒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地区和国家的治理发展上,对于地区国家人民而言不失为一件幸事。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