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环球 > 正文

环球论坛丨美伊博弈继续,海湾局势更趋复杂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丁珏华     作者:丁珏华     编辑:杨一帆     2019-06-20 17:18 | |

美国近日宣布将再向中东增兵约1000人。此前,伊朗表示将不再履行伊核协议中对浓缩铀和重水储量的限制。美伊对抗不断令局势更紧张。美国有怎样考量?伊朗又打算如何应对?地区局势又有怎样的不确定性?本报特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做解析。

图说:美国国防部17日公布照片,指控伊朗参与袭击阿曼湾两艘油轮。 东方IC图

  

多数国家不认可美对伊政策 

:两艘油轮近来在阿曼湾疑遇袭击。这是近来第二起商船遇袭事件。怎么看待最新这个事件?

:两起事件差不多相隔了一个月,遭袭的商船和油轮分属不同国家,但出事地点和时间十分敏感,因此都无一例外地被挂钩美国与伊朗的博弈。尽管真相依然不是十分明朗,但美国从一开始就咬定是伊朗干的,而紧跟后面指责伊朗的是中东地区反伊朗立场最坚定的美国盟友以色列和沙特等国。这些国家是支持特朗普对伊极限施压的基本盘。英国在第一时间也倾向于美国的判断,称“德黑兰几可确定”是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因为伊朗的逻辑是,“只要不允许伊朗出口石油,就让海湾邻国都难以出口石油”。分析还认为,这也是对伊朗外长扎里夫所说的美国“经济恐怖主义”进行报复,只要美国不采取武力报复,他们就会“继续这样做”。

但是上述判断很显然与这些国家的预设立场密切相关,虽然美国自称掌握着能证明伊朗在背后下黑手的“确凿证据”,但其迄今公布的那些“证据”未能完全消除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欧洲其他国家并没有马上跟风。欧盟一名官员表示,欧盟方面正搜集信息,研判局势。德国外长马斯也告诫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连美国的忠实盟友日本也持谨慎态度,认为在没有取得证据之前不应急于下结论。除了以色列和沙特之外,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反应也比较平静。事实上,整个国际社会对此反应也相对中立,舆论大都只是对这一事件做出客观的跟踪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进行独立调查。

这其实也反映了当前国际社会对伊朗问题及美国对伊政策的一种态度:除少数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国家对美国当前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并不认可,更多国家担忧美伊持续冲突会给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带来威胁。因此,尽管美国在伊朗问题上频频造势,试图煽动更多国家向伊朗施压,但包括大部分美国传统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不愿为其推波助澜。

美极限施压背后有多重考虑

:遇袭事件后,美国将矛头指向伊朗,并试图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但另一方面特朗普通过日本传口信,也表达了谈判的意图。美国当下对伊朗的态度是否有变化?

:众所周知,自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并发生扣押美国人质事件以来,美伊关系长期不和。此后两国围绕伊核问题又缠斗了十几年,直至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其第二任期开始调整中东政策,试图构建起更为平衡的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架构。为此,美国稍稍放松了对伊朗的强硬政策,伊核协议也得以签署。但奥巴马此举不仅触怒了沙特、以色列等与伊朗敌对的国家,也引起美国内反伊朗势力的强烈不满。特朗普上台后,美重回对伊强硬立场,不仅退出了伊核协议,恢复对伊制裁,还抓住一切机会对伊采取包括武力威胁在内的极限施压。商船和油轮遇袭之后,美国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伊朗显然就是借机对其实施更严厉打压。 

极限施压是特朗普对其认为不友好国家所采用的手法,其根本目的是以压促变,逼迫对方就范,让美国赢得最大利益。特朗普对伊极限施压的背后,还有多重利益考虑:第一,用作美对他国进行长臂管辖的工具。包括几个层面:一是给中国等国家与伊朗合作设卡,甚至找茬打压中国。二是向西方盟国施压,迫其在伊朗等问题上明确站队。三是威逼其他与伊有石油贸易合作的国家随美政策行事。第二,为美伺机推出筹划已久、颇具争议的“世纪交易”转移国际舆论和公众视线。美此前几次推出亲以举措时,都会制造伊朗局势的紧张。第三,分化和拉拢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一方面向这些国家出售武器,另一方面为美竭力推动组建的阿拉伯版北约树敌,与此同时,以共同应对伊朗威胁引诱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拉近与以色列关系,进而争取这些国家默认甚至支持“世纪交易”。最后,迎合美犹太及基督教福音派选民的反伊情绪,为特朗普竞选连任赢取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国内反伊朗的极右翼势力正试图利用特朗普的对伊政策实现其打垮伊朗现政权的目标。许多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政策正在被其执政班底里诸如博尔顿和蓬佩奥等极右翼代表人物绑架,特朗普目前的对伊政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批右翼政客的态度。但在极限施压政策未能压服伊朗,而局面却有可能随时失控的现实情况下,特朗普似乎也看到了其身边这些政客鼓吹的强硬政策带来的风险正在迅速增大,而他显然无意对伊开战,不愿让美国真正陷入与伊朗军事对抗。因此,特朗普近来调门有所缓和,数次在其个人的社交平台上表示愿与伊朗对话。为此,美国不光找了日本,还找了瑞士和阿曼等和伊朗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向伊朗传递信息。有报道称,特朗普通过瑞士政府将自己的电话号码转交伊朗方面,“等待伊朗给我打电话”。6月5日,特朗普在接受一家英国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个人不希望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与伊朗最高领导人对话。

事实上,伊朗方面此前也表示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现在的问题是美伊双方国内都有阻力,美国极右翼势力意在高压之下让伊朗俯首称臣,伊朗方面则坚持美国首先要结束制裁,双方才有对话的可能。由此可见,僵持状态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期间始终存在变数。

日本打“小算盘”欲当中间人

:日本最近试图充当美伊关系的中间人。日本为何有此动作?

:日本首相为何选择在美国加紧对伊朗极限施压的敏感时刻访问伊朗去充当美伊关系的调解人?坊间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安倍是受特朗普之托。有报道称安倍曾表示,在他陪来访的特朗普吃饭时,特朗普要求日本充当美伊关系恶化的调解人,而安倍对能否完成此项任务信心不足。因此,他在出发前通过首相官邸和外务省反复向美国申明,不要对此抱有过多的期望。另一说是安倍在特朗普访日期间主动向他表达了日本愿意斡旋美伊关系的想法,愿在访问期间努力说服伊朗,促成美伊对话,而特朗普对此乐见其成。特朗普表示:我知道日本与伊朗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我拭目以待,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有日本媒体称,特朗普这番话既是对日本充当美伊关系调解人的认可,也表现出对安倍此行的某种期待。

上述两种说法虽然略有不同,但逻辑关系是清晰且一致的:从日美紧密同盟关系的现实看,如果没有得到美国的首肯,安倍无论如何也不会选择在美伊关系如此紧张的关口出访伊朗。换言之,如果不是日本感觉到特朗普在伊朗问题上已经有明显的焦虑感并急于打破僵局,安倍也不会主动提出要在美伊关系中充当调解人。据日本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下旬访日期间,安倍告知其出访伊朗的意向,特朗普立即就表示赞同。6月11日上午,安倍在出访之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通话,就伊朗问题进行了最后沟通。此举也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安倍意在国际社会加深其是得到美国的支持和授意去伊朗调停美伊紧张关系的印象。

但从美伊关系持续恶化的最新态势看,安倍此行在调停美伊关系方面显然是无功而返。分析认为,安倍深知美伊关系难以调和依然高调出访伊朗,显示其并未将“斡旋”作为此行重点,而是要作一场外交秀,意在扩大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2019年是日本与伊朗建交90周年,安倍以此为契机出访伊朗,不仅有助于强化日本与伊朗的关系,维护日本在伊朗乃至中东的能源利益,还能向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展示安倍外交的活力。尤其是在G20峰会即将于6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以及日本第25届参议院选举将于7月进行的背景下,安倍显然试图通过积累外交成果来为其谋取国内政治红利造势。

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数更多

:美国宣布将再向中东增兵约1000人,以应对当地“威胁”。此前,伊朗方面刚刚宣布,将不再履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中对浓缩铀和重水储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伊朗距以色列最近的头号海外军事基地被大批美制战斗机越境空袭炸毁。这是否意味着地区局势将更加紧张?

:美国近期的行动以及伊朗的反应都是双方博弈的延续。美国向中东增兵约1000人,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此举依然是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的一部分,因为油轮遭袭事件的发生,美国做出增兵决定也可视作是对袭船事件的一种反应。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因此改变不愿在伊朗问题上陷入战争泥潭的既定想法。

而伊朗宣布将要突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中对浓缩铀和重水储量的限制,也是对美国极限施压的一种反制,更多是向美国之外的其它大国施压,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尽快想办法帮助伊朗摆脱美国制裁给伊朗带来的困境,尤其是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压力。伊朗此前已经给了欧洲60天的期限,否则要重启核计划,现在时间过半,欧洲方面没有拿出令伊朗满意的办法,因此,伊朗此次表示,将在10日内突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所规定低丰度浓缩铀和重水的储量上限。其实是进一步向欧洲国家施压。伊朗总统鲁哈尼,此前曾警告,留给欧洲签署国挽救伊核协议的时间已经不多。显然,伊朗的目的更多是求助国际社会,而不是任局面进一步失控。

此次以色列越境打击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并不是第一次,只要伊朗继续保留军事存在,以色列还会在需要的时候对其进行打击。这一方面出于对自身安全利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作是配合甚至是鼓动美国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

在美国与以色列等相关地区国家达成所谓的“世纪协议”之前,伊朗始终是一个被不断塑造起来的威胁,这有助于转移国际社会在中东问题上的视线,也有助于美国拉拢以色列与海湾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这一态势越来越明显,并且会对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也会使地区局势更趋复杂。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