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新视界 | 上海援疆的故事:巍巍天山下 浓浓沪喀情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洁     作者:杨洁     编辑:顾莹颖     2018-08-20 11:49 | |

  盛夏的喀什,阳光灼热,瓜果飘香。这里是喀什地区叶城县伯西热克乡10村,村民帕提姑丽·吾守尔捧来刚从自家院子里打下的杏子,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而比果实更甜蜜的,是她脸上洋溢的笑容。三个多月前,她从普通家庭妇女变成了一名产业工人——上海在当地援建的卫星工厂就在她家旁边,上班路上只要花几分钟。

  “来这儿上班我真高兴!”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让她对援疆干部满怀感激之情。哪怕我们素未谋面,可一听说记者来自上海,帕提姑丽立刻热情地说:“我们马上要盖新房子了,到时候请你们来新家玩,我请你们吃饭!”

  从2010年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莎车、泽普、叶城、巴楚四县起,八年来,这片深度贫困的土地上,处处留下了白玉兰的印记。当地人民对上海的感激,绽放在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上,凝结在一声声清脆悦耳的“你好”里。

图说:当地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从农民到工人 活计有了

  从不出家门的维吾尔族妇女,竟然能缝制出口国外的品牌羽绒服,这样的事情维吾尔族妇女夏代提·阿吾提以前从没想过,但这一天确实到来了。前不久,在巴楚县琼克尔恰克乡丝路华章工厂,四五十个维吾尔族妇女埋头工作了一天,完成了工厂的第一件产品——即将出口到美国的羽绒服。不少维吾尔族妇女看着手里的衣服,流下了骄傲又激动的眼泪。

图说:丝路华章工厂,女工们制作的服饰将出口海外

  对于习惯在家里干农活的维吾尔族妇女来说,服装加工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一开始在缝纫机上不知所措,针脚断断续续,到后来能做出剪裁得当的优质成品,成就感与日俱增,她们也变得更有自信。

  “这里非常好,我愿意来上班。”提到工作,夏代提眉开眼笑,她是厂里的业务骨干,每个月有2000元收入,不仅在经济上富裕不少,生活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以前在家就是带孩子、扫院子、拉条子,也没听说过什么‘管理’‘业务’的,现在我知道了工作的意义,我愿意到这里来上班。”

  丝路华章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好几件大单,向国外出口了几万件品牌羽绒服,刚刚又谈上6万条牛仔裤订单。”作为乡镇微型工业园区的中心工厂,丝路华章能够覆盖周边12个贫困村,它享受工业园区所有政策,还有乡镇扶贫干部协助企业确保员工到厂上班。自今年3月投产以来,结合周边两座5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丝路华章帮助了300多户贫困户、近500人实现就业。

图说:卫星工厂内,女工们正在学习缝纫

  喀什地处辽阔边陲,光是一个巴楚县就有2万多平方公里,约有三个上海那么大,县城与乡镇相隔遥远。“以前是从县城的工业园区向外辐射,我们发现辐射半径过大,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过高。”上海援疆干部、巴楚县委副书记李永波介绍,“如今,我们在乡镇微型园区设置中心工厂,在周边村子里建扶贫车间,兼顾了企业需求和就近就业的双重需求,发挥更大的扶贫带动作用。”

  筑巢引凤,招商引资,上海援疆干部接洽企业落户工业园区,把村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为当地农民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艾麦尔艾力·玉素甫在叶城工业园的一家照明企业工作,自2014年起已经干了四个年头。进厂前,他只是普通农民,家里总共七八亩地,却要养活八口人,全家种一年地得来的收入只有5000元;如今他的收入每个月可以拿到4000元,一年光是纯收入就有4万多元。

图说:艾麦尔艾力·玉素甫进厂前只是普通农民,如今一年光是纯收入就有四万多元

  “刚进厂的时候我和父母住在一起,干了一两年后,就有实力分家住了。”艾麦尔艾力说,在政府补助下,现在他家已经盖上了安居富民房,有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屋子。“我现在感到心里很踏实,我爸爸妈妈每天叮嘱我,让我一定要好好干。”

  今年1-5月,上海援疆对口四县已经完成招商引资项目56个,投入运营的卫星工厂有62个;地区下达的15339户“零就业”贫困家庭实现“一户一就业”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实际就业16911人。

  从苗子到金子 钱袋鼓了

  宽敞明亮的温室大棚里,培养盒中整齐栽培着一排排蔬菜苗种,绿意青翠,一派盎然生机。上海援疆干部、莎车县住建局副局长左文介绍,这里是上海援建的莎车现代农业园育苗中心,由浦东孙桥农业园区提供技术指导。在这100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中,还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可以在上海远程监控诊断,把控施肥、用药、灌溉等关键节点。

图说:莎车现代农业园育苗中心

  育苗中心为当地农民免费提供番茄、辣椒、茄子等农产品优质苗种,帮助贫困户在自家院子里实现增收。“以前老百姓用自己的种苗,效益很低,有时候甚至在果实成熟之前,就直接病死了。”莎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亚力坤·吐尔逊告诉记者,工厂化育苗从源头上提高了种苗成活率,基本没有病虫害,不仅增加了收入,农民种植的类别也越来越丰富。

  从去年开始,莎车县每个乡里还配备了技术员,免费上门指导种植技术。“一开始,有些农民不愿意干,他们觉得在大棚上盖膜很麻烦。现在收入明显增加后,大家积极性都提高了。”亚力坤说,有一些骨干还当上了技术员,每月能多拿1800元。

  就在不久前,育苗中心还完成了两间仓室的改建,新增立体吊挂无土栽培、潮汐式灌溉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亚力坤说,这是孙桥派人来改造的,上海的技术员每周会来这里看两三次,培训相关技术。“乡里技术员遇到难题,就和我们联系。我们解决不了的,就直接与上海联系,很有底气。”

  新疆物产丰富,瓜果鲜甜。要把“苗子”变成“金子”,除了提升当地的种植培育技术外,如何让新疆特色的田头佳品走出乡镇、走向全国?

  上海援疆干部、莎车县委副书记虞刚杰表示:“我们通过‘种苗培育+技术培训+庭院经济’,并拓展销售渠道,以电子商务、组织企业采购等方式,形成了帮扶一条龙,鼓足农民钱袋子。”为了解决储运、加工等问题,上海援疆还助推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开发,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孵化平台。

图说:巴楚留香瓜种植基地

  借助发展电子商务,一些原本“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农产品,成为了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网红”。例如,巴楚县的库克拜热瓜变身成为炙手可热的“巴楚留香瓜”,“电商扶贫”帮助农民们把优质商品卖出去、卖出一个好价钱,而市场又倒逼当地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提升。

  2015年,巴楚县电子商务工作从零起步;去年,巴楚县成功申报商务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目前,已建成的76个村级服务点覆盖贫困村50个,贫困村覆盖率达到42.7%,在农产品上行种植、采收、装箱等供应链各环节间接受益增收惠及4000人以上。

  从东海到西陲 结下对子

  走进泽普县波斯喀木乡10村,安居富民房整齐排列,道路平坦宽敞,还用浅绿色标识出了两侧的步行道,居住环境整洁又舒适。不过,几年前村貌可不是这样。“以前进村的道路都是土路,尘土飞扬。”波斯喀木乡党委副书记殷永生说,2016年与上海闵行区新虹街道结对后,街道每年出资几十万元,帮村里硬化路面、粉刷外墙,改善基础设施,还建了办公用房。

  “生活环境变美了,大家伙儿都特别高兴,现在周围哪个村民不知道,这是‘上海亲戚’帮忙援建的。我们有信心到今年年底,实现波斯喀木乡整体脱贫。”殷永生说。

  波斯喀木乡的发展,得益于泽普县建立的“四结对”帮扶机制。泽普县由闵行区对口援建,所谓“四结对”,包含两地乡镇之间、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学校之间以及社会领域的结对帮扶。

  方便村民开展夜校与各类活动的村民服务中心,基层阵地建设需要的党建服务中心,解决乡里农产品仓储的冷库,鼓励群众自主创业的创业基地……去年,闵行区各街镇实际向各结对乡镇捐赠资金达550万元,援助建设项目7个。目前,闵行14街镇和泽普16乡镇场一一建立关系,实现全覆盖。“‘四结对’帮扶机制延长了援疆的手臂,使工作面更广,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上海援疆干部、泽普县委副书记胡志宏说。

  在医疗卫生方面,闵行区的12个社区卫生中心,与泽普县的12个乡镇卫生院,正好一对一匹配。上海援疆干部、泽普县卫生局副局长冯亮告诉记者:“横向的闵行泽普一对一结对,加上纵向‘喀什二院——泽普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三级医联体,将形成网格化全覆盖的医疗援疆新模式。”

  波斯喀木乡卫生院,是今年打造的重点项目,在与之结对的新虹社区卫生中心、当地政府以及上海援疆资金的共同帮助下,原本破旧的卫生院焕然一新,床位翻了三倍,还新增了体检中心。新虹社区卫生中心还将派出1-2名专家前往当地开展短期指导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与支持。而在软件建设方面,冯亮透露,今年将建立起“一卡通”机制,预计到年底让村里的2万多人口,每个人都能刷卡看病,形成电子健康档案。

  “我们医院的整体形象上升了,环境宽敞明亮了,老百姓对医院也更有信心了。”乡卫生院负责人高兴地说,去年波斯喀木乡卫生院的门诊量达到3万人次,当地村民的医疗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这个变化非常可喜。

  上海对口支援的四县,是喀什地区脱贫攻坚主战场。目前,浦东新区、静安区、闵行区和宝山区与对口四县25个贫困乡镇、101个贫困村、71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共建。

  从陌生到不舍 留住真情

  “老师,你下一年还教我们吗?”“老师,下学期你还在喀大吗?你是不是要走了?”“老师,你走了以后,我还可以问你问题吗?”梁振民在喀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执教,得知他援疆期满,学生中有不下20人,特意来找过他。

  2017年2月,170名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启程进疆。干部的援疆期是三年,教师与医生分为两轮,一次一年半。“我要继续援疆!后方要是不同意,我来做他们的工作。”梁振民斩钉截铁地作出了再延长支援一年半的决定。

  梁振民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去年2月来到喀什大学。一开始,他并不适应当地的生活。比如,第一天上课时他就因为设备原因打不开PPT;而他的少数民族学生,写的论文甚至连不成一句通顺的话。可学生们的一句话,却让他的脾气一下子都没了,他们说:“老师,我们真的需要你,你是我们见过的第一个博士。”

  “这句话让我成长了几岁。”梁振民说,以前自己做什么事都很急躁,甚至感觉自己情商有些低,不擅长与人沟通,但自从来到这里以后,他变得谦虚耐心,“援疆支教并不是我高高在上地给他们传授知识,其实我本身也在不断学习中,从我的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每学期,梁振民至少要开设三门课程,每周最少有12课时,最忙的时候要上16节课,比起在上海的8课时,整整翻了一倍。此外,他还要辅助修改专业的教学计划、学生培养计划,开设讲座,组织当地青年教师学习怎么考取博士,怎么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基金申报书等。“那阵子也是给我折磨得够呛。”

  但是,看着学生们一天天成长,让他觉得这一切都值得。在梁振民手把手教导下,原本“他”“它”不分的少数民族学生,写出了优秀的毕业论文;在他的倾囊资助下,两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在他耐心辅导下,还有一位学生成功应聘为上海师范大学的民族辅导员,这真是“奇迹”。

  然而,梁振民只是上海援疆人才中的普通一员;更有无数动人故事,在南疆大地萌发。支援喀什二院的陈清光医生新婚刚满2个月就远赴喀什,今年不幸查出身患恶性肿瘤,他回沪治疗后,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南疆,带病坚持工作。同院的陈行医生,公认像老黄牛一样勤恳,半夜手术是常有的事。“一旦投入进去,真的依依不舍。”支援喀什六中的徐启水,谈到离别,一个大老爷们几度红了眼眶……上海援疆人长着陌生脸孔、来自万里之外,却早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喀什人民的亲人。

  每一批援疆任务有时间期限,但对口支援工作却没有休止符。很快,第九批第二轮援疆教师、医生也将启程从东海之滨奔赴西陲之地,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竭尽所能。一代代援疆人的辛勤付出,也为当地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这座昔日的丝路重镇,未来可期。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相关链接

上海援疆:旅游扶贫地图

  8月5日下午,“浦东号”上海援疆旅游扶贫包机载着175名游客降落在莎车机场。这已经是短短2个月里,来自上海飞抵喀什的第九架旅游援疆包机了。

  吸引更多游客入疆,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帮助当地脱贫。天山南麓下,叶尔羌河畔,沙漠浩瀚,戈壁苍茫,胡杨壮美。喀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目前,上海对口支援的四县已建成A级景区16家,星级农家乐50家,实现旅游就业4万余人。

图说:上海援疆干部帮助创建的国家5A级景区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秋日美景 上海援疆泽普分指挥部 供图

  ■ 叶城 锡提亚谜城

  “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个白白嫩嫩的小伙子。”维吾尔族小伙子艾克拜尔·艾则孜人称“艾克队长”,他向记者展示了3月底拍摄的照片,当时的他肤色白净,而如今他晒得黑不溜秋,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非洲”。

  “艾克队长”很忙,他穿着迷彩服,头顶烈日,时而指点园区内的员工该怎么做,时而捡矿泉水瓶、包装袋等垃圾,维护景区环境。“国外的游客要过来,国内的游客要过来,形象都得注意,不然影响我们叶城和锡提亚的面子。”

  锡提亚谜城景区是上海援疆旅游项目之一。今年5月,他刚刚成为景区的法人代表。上海援疆干部、叶城县委副书记胡广介绍,在援疆资金投入的基础下,为了使旅游资源尽快利用开发,采用了请第三方旅游公司代为管理的办法。

  如今,当地洛克乡村民在景区内工作,其中95%都是贫困户,每个月收入能有1000多元。有了施展能力的舞台,“艾克队长”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重任在肩:“原来只要管好一家4口人,现在加上职工,变成了70多口人。”

  ■ 莎车 米夏镇樱桃园

  莎车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樱桃园,位于米夏镇夏马勒巴格村。大红灯、早红、岱红、黑珍珠、美国红、黑樱桃……赶上丰收季,樱桃园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周末甚至可达上万人。

  “去年樱桃园游客采摘10万人左右,今年更是翻了一倍,樱桃成为当地村民的‘摇钱树’。以前眼睁睁看着它烂在地里,现在农民坐在地头就能把樱桃卖完了。”莎车县旅游局办公室主任莫富程说。

  今年,上海援疆投入专项资金250万元,助力景区完成停车场、餐饮区、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上海援疆扶持下,这里还成立了合作社,雇佣当地贫困户做停车管理、安保、保洁等工作,每月工资能有2000元。连同服务员、采摘员等,目前已经实现了64户104人就业。

  ■ 泽普 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戈壁深处的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天然胡杨林面积达1.8万亩,三面环水,景色宜人。入秋后,胡杨黄叶如染,倒映在湖面上,当真印了“泽普”在维吾尔语中“流淌着金子的河”之意,令人心驰神往。

  上海援疆干部帮助金湖杨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过程中,坚持将旅游开发与安居富民相统一,把景区里的七十多户维吾尔族人家统统留了下来,既改善了他们的居住质量,又帮助他们在家门前实现就业。90多岁的热合曼老人是金湖杨的明星,靠着在景区里赶马车,旺季时他每月能收入几千元,这些发家致富的马车也被称为“马迪拉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上海援疆泽普分指挥部计划投入援疆资金约300万元,用于景区的提升改造。此外,还将引进直升机发展低空旅游等特色项目,预计提供100多个旅游就业岗位。

图说: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内,90多岁的热尔曼老人与他的“马迪拉克”

  ■ 巴楚 红海景区

  巴楚县阿纳库勒乡14村,紧邻国家级4A景区红海景区,景区里的300多名员工,有80%都来自这个村。除了在园区内工作以外,一些村民今年还有了新的身份:民宿主人。原来,去年有游客一天玩不过瘾,便上村里打听:“能不能住农民家里体验乡村生活?”游客的需求,触动民宿项目的诞生。

  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拿出了250万元援疆资金,在14村建设8-10栋样板民宿,外观保留当地特色风情,内部装修则按照3星级宾馆的水准实施。自愿参与改造的村民需要承担一部分装修款,并参加当地旅游部门组织的标准化服务培训,而民宿所产生的收益将大都归村民所有。

  村民马木提·克热木原本是纯粹的农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民宿老板。他在心里悄悄算过一笔账,以前全家人一年的收入不到5万元,今年有了自家民宿,收入上翻一倍应该不成问题。马木提热情地说:“以前别说住这样的房子,看都没看过。感谢上海援疆,我代表我们全村人,欢迎上海人民到这里来玩!”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杨洁摄)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