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今日焦点 | 气候威胁真的来了?“最古老的”格陵兰海冰在融化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宇桢     作者:吴宇桢     编辑:吕倩雯     2018-08-24 15:02 | |

绵延于格陵兰岛以北的海冰,寒冷又坚硬。这片“北极圈最古老、最厚”的海冰,即使在夏天也不会融化,被视为抵御全球变暖的最后堡垒,有“最后一片冰区”之称。然而继今年年初首次崩裂之后,那里的冰层近日再度崩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最后一片冰区”不是个例。应对气候变化,人们究竟想看见怎样的未来图景,为了共同的未来携手努力,还是囿于利益之争熟视无睹?同一片天空之下,每个国家都需要给出答案。尤其对于负有历史和现实责任的发达国家来说,气候之殇考问它们的良知。

图片来源:东方IC

地球“发烧” 热浪绵延全球

在全球气候视野中,极地一直扮演着地球“空调”的角色,因为那里最不容易被炎热侵袭。今年以来,“最后一片冰区”的海冰出现碎裂、融化和分离的情况,显得很不寻常。

在美国冰雪数据中心高级研究员沃尔特·迈耶的印象中,那里的冰层厚度平均超过4米,并可以堆积成为厚达20米以上的冰山。海冰的冰点一般在-1℃以下。格陵兰以北的监测站每年的2月通常会监测到-20℃的低温,但今年初监测温度曾超过0℃,海冰首次破裂。上周,那片区域更出现17℃高温,冰层再次崩裂。“最后一片冰区”的海冰出现自上世纪70年代有记录以来离岸最远的情况。

极地夏季海冰面积的变化是监测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数据。今年7月,北极冰川覆盖面积约为822万平方公里,比1981年-2010年的长期平均冰川覆盖面积低125万平方公里。过去40年里,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按照这一趋势,有专家认为,在2030年-2050年之间,北冰洋的夏季将再无冰。

专家还担心北极的异常现象会引发“蝴蝶效应”。“人类改变了赤道和极点之间的温度梯度,这反过来又启动了大气和海洋流动模式的重大重组,其后果正在显现,而且具有破坏性。”伦敦大学学院气候科学教授克里斯·拉普利表示。

北极的境况也并非个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观测,今年正在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数据显示,眼下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0.77℃。热浪、洪水、干旱、山火……这个夏天,气候变化以各种形式在全球肆虐。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迈克尔·曼表示:“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再是微弱的。它们正在实时显现,今年夏天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变暖之争 事实还是利益

从学术和科学的角度,气候变化研究一直充满争议,“气候阴谋论”也广有市场。支持者们抨击全球变暖是一个伪命题,他们抓住一两组单一数据,诡辩称“北极圈很大,北极熊活得很好”。2007年,“气候阴谋论”炮制出名为《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的纪录片播出。片中指出,全球变暖是由狂热的环保分子创造出来的全球产业,获得了那些用恐慌故事来争取研究基金的科学家支持,又被政治家和媒体大肆渲染。最终,该片导演马丁·德金对媒体承认,该片充斥不实描述。

塞思·肖斯塔克等几位科学家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批驳“气候阴谋论”。“从20世纪60年代起,主张人类造成全球变暖的基本理论经受了各种考验。全球变暖是一个真实的问题,这是我们人类造成的。就算美国总统特朗普否认,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不少分析认为,“气候阴谋论”更多来源于自私的利益考量。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版图下,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涉及全球环境、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等诸多领域的复杂议题。

图说:七月,一座巨大的冰山漂到了格陵兰岛伊纳苏特村附近。东方IC

这一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十分清楚。他是当今最著名的气候怀疑论者之一,多次公开表示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一年多来,特朗普政府几乎没有讨论任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反而背道而驰。在国内,他控制气候变化信息的传播;任命多位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掌控政府关键岗位;大幅缩减环保署编制,大幅压缩气候变化研究的财政资助。在国际层面,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大幅削减国际气候援助;在多边场合多次阻碍气候议题的讨论和相关决议的通过。

美国政府21日公布了一项削弱对美国燃煤电厂监管的计划,允许各州自行决定现有燃煤电厂的排放标准。特朗普政府近日还在一项重要的新政策声明中表示,在经济层面上美国没有必要节约石油,引发广泛质疑。但不管特朗普怎么否认气候变化,他推行的政策表明了美国正是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应对气候变化对一国发展的影响。

如今的美国已经彻底沦为气候治理领域的拖后腿者,更是许多西方国家集体行为的缩影。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也许西方政治家本身也知道气候变化是事实,只是不愿意为种下的“因”承担“后果”,不愿意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事实上,不少美国人仍认为美国应承担起气候责任。毕竟,美国碳排放全球占比在15%以上,是不折不扣的“大户”。皮尤研究中心的近年的民调显示,美国民众中约有半数相信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气候治理 展现大国担当

气候变化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作为大国,中国一直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和应对这一问题,践行自己的责任,体现出大国担当精神。过去5年中,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谈判,坚定维护公约的原则和框架;率先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方案;创新性打造了多边部长级磋商平台;推动建立“基础四国”部长级磋商协调机制;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为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物及设备援助……尤其是《巴黎协定》,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表示,在整个过程中,中国作出了历史性的、基础性的、重要的、突出的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显示出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责任感。更重要的是,这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目标一致。最近十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4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做到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日前透露,2017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45%,意味着提前三年完成了2030年碳排放下降的目标。而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5%,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又下降了3.8%。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十三五”以来,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将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相结合,走在国际社会前列。作为大国,中国通过实际行动,为世界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榜样。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吴宇桢

>>背景链接

消失与新生

抵御全球变暖的“盾牌”正像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瑞典学者约翰·罗克斯特罗姆提醒,“2018年是气候威胁现实袭来的一年。人们开始意识到,全球变暖不仅是后代的问题,更是当代的问题。”

图说:北极熊在破碎的浮冰间跳来跳去,而这些浮冰正迅速退化消融。东方IC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界悲剧日益频繁地占据着新闻头条。北极熊前所未有地受到了全球关注。早在若干年前,一位美国摄影师就拍到这样一张令人悲伤的照片:一只远离了伙伴的北极熊被困在浮冰的一角进退两难。又累又饿,眼神迷离,异常孤独。它们本是北极的王者,如今却不得不为觅食而长途跋涉。有时候仅仅为了寻找一块可以栖息的碎冰,它们永远地倒在了途中。在澳大利亚,著名景点大堡礁也难逃气候变化冲击。过去3万年里,大堡礁曾经历五次毁灭性极端气候,都得以幸存。但最新研究显示,随着海平面上升,海水覆盖大片沉积物,可能最终导致大堡礁的消亡。

承受着气候变化代价的又何止自然界和动物。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的居民已切身感受到威胁。海平面上升,大片土地被淹没,为阻挡海水,人们一遍遍修葺防波堤坝,但难以为继。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最新研究,到2100年,全球变暖或将导致约20亿人无家可归,沦为“气候难民”。

气候变化带来的也并不都是消逝。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报道,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商马士基公司9月初即将在北极寒冷的水域试行较短的航道。北海航线或变得可行,全球航运公司越来越多地将北极视为削减宝贵旅行时间的一种方式。同样在北极,因气候变暖而产生的“气候变暖岛”已成为地球上最新的岛屿,作为一个地理新名词被收录进泰晤士报综合世界地图册。“气候变暖岛”本来与格陵兰岛相连。近年来,北极冰消融速度加快,“气候变暖岛”逐渐从格陵兰岛分离出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