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上海人在青海果洛耕耘8载 3000个日夜培育高原之花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姜燕     作者:姜燕     编辑:黄佳琪     2018-09-25 15:21 | |

青海省果洛州人民医院五官科,16岁藏族女孩谢日措正努力地侧耳倾听,神情似懂非懂。两年前,她还生活在寂静而无助的无声世界,人工耳蜗的植入让她第一次听到了父母的呼唤。而这正得益于不远千里,从东海之滨来到雪域高原的上海人!

图说:藏族女孩谢日措由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医生实施耳蜗植入手术后有了听力。姜燕 摄

今年,上海市对口帮扶果洛州进入第八个年头,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也已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两年。在这平均海拔约4000多米的空气稀薄地带,3000个日日夜夜,他们用辛勤培育出的高原之花正欲绽放。

最美丽的地方是学校

西宁城北区,一座美丽的校园正在崛起,汉藏风格相融合的褚红色教学楼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分外挺拔秀丽。这是上海已投资8000万元援建的西宁果洛中学,去年7月21日开工,明年正式招生,开设初中、高中共12个教学班,到2020年规划开设18个教学班,招生近900人。届时果洛最好的生源将云集于此,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渴望给孩子一个美好未来的牧民们,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从项目开工至今,不断有心切的家长打听何时招生,还有不少人赶到工地“探营”。

上海会派老师来吗?这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果洛州教育局副局长仁青多杰说,明年秋季配备的师资将面向全国招聘。今年7月,西宁果洛中学与上海大同教育集团签约,正式加入大同教育集团,未来招聘的老师将赴上海开展为期一学年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仁青多杰说,已向上海提出希望能派一支校务管理和教学一线的老师团队。

同期即将建成的,还有上海已投资2300万元的果洛州民族教育信息化大数据云平台项目。今年5月20日,项目(一期)已通过验收,目前正聘请青海、四川汉藏双语专家紧锣密鼓地翻译汉语教育资源。不久的将来,藏族老师就能从平台上调用从学前班到高中的藏语教学资源。这不仅填补了藏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问题,也缓解了教学人才不足的难题。

“最美丽的地方是学校,最快乐的孩子在校园。”这是果洛老百姓的肺腑之言。教育是扶贫的根本,标准化校园建设、教师培训计划、科技办学理念的引入……从硬件到软件,上海正在将这项着眼长远的“树人计划”落到实处。2016-2018年,上海援青教育项目42个,总投资31046万元。2016教育项目总投资10330万元,占当年全州援青总资金的25%,2017年这一比例增长为30%,2018年达到37.69%。

门诊大楼前水泄不通

9月13日上午,才保来到甘德县人民医院柯曲分院,他曾患有高原地区特有的包虫病,持续发烧、肝腹部疼痛。去年10月,他得到上海援建资金帮助,被送往青海省人民医院实施肝叶切除、肝内囊摘除以及腹腔内囊摘除术,病情大为好转。

果洛是包虫病的高发区。近三年来,上海投入援助资金1900余万元,开展全州包虫病筛查、治疗、培训和宣传,力争帮助果洛州消除“心腹大患”。

才保没想到,今天复查还尝了个鲜,体验了一下今年8月刚启用的上海白玉兰远程医疗系统。做完腹部B超,医生李燕青接通了果洛州人民医院远程医疗室,向外科主任宫确才让介绍病情。官确才让分析,病人服用的包虫专用药阿苯达唑伤肝,建议服用保肝药物,无需到西宁复查。

图说:藏族同胞才保在乡卫生院用上海白玉兰远程医疗系统看病。姜燕 摄

2014-2017年,上海投入1400万元援建资金建设白玉兰远程医疗系统,覆盖州、县、乡三级人民医院;2018年,又投入300万元,基本做到全州乡镇卫生院全覆盖。上海援青干部、甘德县副县长赵冬兵说,这意味着病人在乡卫生院便可得到全国医生的诊治,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果洛州的人是“幸福”的,他们时常能接触到上海人想约也约不上的“大专家”。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人民医院副院长涂攀说,从7月到9月,几乎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有上海各大医院的医疗团奔赴果洛。前面提到的藏族女孩谢日措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连续两年借国庆节假期来到果洛巡诊,并为耳聋患儿实施手术。今年7月,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了来自上海19所三甲医院的44余名专家赴果洛州、县及部队营区,义诊1000余人次,成为上海援青以来最大一次义诊。

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委副秘书长许秀明说,当天医院大楼前搭满帐篷,闻讯赶来的人把医院楼前屋后挤得水泄不通。

上海的援建还帮助果洛州填补了一些科室的空白。多杰山华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学习了3个月后,开设了肛肠科门诊,已独立操作4例肛肠类手术。他感激地说:“通过微信请教上海的医生时,每次都能得到认真而详细的答复。”今年10月,医务科主任才旦还将前往华山医院皮肤科进修。

飞上蓝天的4个卓玛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对很多果洛的孩子来说,读大学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上一所职业学校,谋一份好的职业,更为务实。2011年,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启动,2012年,便从贫困的建档立卡户中选送了100名学生前往上海南湖职业学校和上海房地产学校学习。

2015年,一件大事轰动果洛。上海浦东外事学校从果洛当年2800名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了19个“卓玛”(藏语“女孩”)就读航空班。今年,女孩们毕业后除1名自主择业外,14名被西宁和玉树机场录用,更有4名被东航破格录用为空乘,飞上蓝天。

“这对当地老百姓震动很大。”州教育局副局长薜尕藏杰说。

2016年6月,这一做法巩固成为上海职教联盟,果洛和上海两地企业、学校58家单位加盟。截止目前,已有398名学生到上海房地产学校、上海新陆职业技术学校、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和上海南湖职业学校求学,197名学生毕业,绝大多数回到果洛就业。今年26岁的卜治就是最早的幸运儿之一,他2012年到上海房地产学校学习工程施工专业,回果洛后在城建下属的一家检测公司从事工程检测工作。他每月收入4000元,拿出3000元供家里生活和妹妹上学。

虽然有范例在先,但藏族同胞习惯独特的藏区生活方式,对外出就业兴致不高。上海援青干部、达日县副县长李亿曾在奉贤区人社局工作,看到果洛年轻人在家赋闲,便联系奉贤区人社局组织了17家企业到达日县开招聘会。“填表的有100多人,回去和家人一说,只有12个人有回音。”李亿说,“但是12个人也足够起到示范作用了。”九月底,他们将到上海奉贤的一家企业报到。

9月13日,在上海援青干部的联络下,果洛州又举办了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州就业专场招聘会,这是州上有史以来第一场招聘会。上海组织了上海、江苏、甘肃等地25家企业,当天500多个年轻人前来,287人达成应聘意向。

“能招多少招多少,能在上海呆一个月、半年、一年,都是成功。对他本人,对他周围的人,都是冲击。”上海援青领队、果洛州副州长倪斌说。

打开上海市场的“通行证”

“果洛”,藏语意思是“反败为胜的人”,这里还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并有约1.62万平方公里属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退牧还草、环境保护压力大。牧民失去收入来源,组建牧业合作社,推动产业发展,成为上海援青扶贫的重要议题。

 按理说,果洛的牛羊吃的是天然牧草,喝的是无污染的矿泉水,出产的肉、奶制品应该打“有机”牌,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可偏偏事于愿违,好东西摆到摊头上,就是无人问津。究其原因,还是缺少科学的标准和检测数据。果洛金草原有机耗牛肉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良说,2016年带着牛肉应邀参加上海农展会,无论他怎样介绍自己的产品纯天然无污染,就是没人相信。问明白原因后,他回去就到州农牧局和州经信委办了有机认证。第二年再赴展会,证书一本本摆在桌上,仿佛是上海市场的“通行证”,牛肉被一抢而空。

图说:果洛州金草原有机耗牛肉加工有限公司的牛肉用上了生产信息追溯平台。姜燕 摄

近两年,经上海援青干部的牵线搭桥,果洛州与上海食品学会和光明乳业衔接,帮助果洛州3家乳制品企业培训检测员,实现果洛州乳制品检验检疫全覆盖,并计划用2-3年时间建立果洛州的食品标准。去年,全国冷链物流又启动对果洛的扶持。果洛州经信委副主任夏红梅说:“果洛州的乳制品迎来了春天。”

目前,上海投入1200万元的果洛州三江源有机产业园区已投入使用,招商引资20家企业,包括乳制品企业、青稞熟食类加工企业,肉质品加工企业等。

这些企业都有帮困扶贫的任务,地方和上海援建投入资金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牧民也可以草场或劳务入股,获得分红或取得报酬。2017年,上海援建资金在产业扶贫方面投入5000万元,多渠道帮助牧民增收减损。

新民晚报记者 姜燕

记者手记>>

积跬步以至千里

采访上海援青,最大的感触:积跬步以至千里。

硬件易攻,上亿的援建资金投进去,一座座标准化学校,一套套医疗设备,一间间食品工厂建起来。软件难磨,贫困落后地区的意识最难改变。援青干部想必是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偏偏是压不烂、锤不扁的“铜豌豆”,要凭自己的钢铁意志,不懈地去磨,从一丝一毫的改变中看到希望,“哪怕有一个人,哪怕呆上三个月,都是影响力”。

投入的时间和心血难以计量,个人的牺牲更是无法估量。当亲人离去时,他还奔波在青藏高原的路上;当孩子还在吃奶时,他已经背起行囊;当即将高考的女儿坐在教室里,写下的句子是“我在考场里,您还在青海”……高原的海拔侵袭着他们的健康,在海拔4300米的玛多县城,他整夜整夜地无眠,他在夜深人静时听着心脏不时“格登”一跳……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为了下乡检查援建的路灯项目,汽车陷入荒无人烟的湖区……希望将来,能一一细述他们的故事。

千里之外的三年,虽然愧疚,然而无悔。因为他们看到援青八年,一切都在从无到有地改变。

姜燕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