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任何文明浩劫,都是人类不幸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方翔     作者:方翔     编辑:黄佳琪     2019-04-17 12:03 | |

图说:巴黎圣母院旧影。资料图

方翔/文

巴黎圣母院火灾,“火烧圆明园”却上了“热搜”。圆明园和圣母院,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它们所遭遇的劫难,都是全人类的伤痛。

提起巴黎圣母院,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雨果,因为他创作的同名小说不仅“拯救”了巴黎圣母院,也让它成为法国乃至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同时,也是因为雨果,我们得以想象当年的圆明园。“它荟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雨果如是说。

“巴黎燃烧了吗?”这是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当天,纳粹头子希特勒发出的咆哮。为了不让盟军和法国人收复巴黎,希特勒要求德军卫戍司令肖尔蒂茨在无法抵抗时毁掉这座城市。作为职业军人,肖尔蒂茨对服从命令心知肚明,也很清楚希特勒对忤逆自己的人是如何心狠手辣。然而,巴黎没有燃烧,肖尔蒂茨最终选择理性,放弃曾经约定的焦土政策,向盟军投降,巴黎圣母院等地标性建筑得以留存至今。

作为法国的象征,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巴黎圣母院曾躲过一战德军的炮击,躲过二战战火的威胁。可今天,它真的起火了,虽然主体建筑得以保存,主要的文物也幸免于难,但还是遭受到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保护它,是一种对于人类文明保护和传承的共识,而这种共识与国别无关。18世纪40年代,法国传教士、画家王致诚是第一个在信件中向欧洲人介绍了圆明园的存在,称圆明园为“万园之园”、北京的凡尔赛宫。他在信里这样写道:“此乃人间天堂。水池依天然形态砌就,不像我们围以墨线切割出的整齐石块。它们错落有致地排放着,其艺术造诣之高,使人误以为那就是大自然的杰作。”这封信在法国、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因而当圆明园被焚毁之后,像雨果这样的正义人士纷纷予以抨击。

在《致巴特雷上校的一封信》中,雨果曾这样写:圆明园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人们常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中国人则更多的是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了解这座建筑。虽然许多中国人至今可能还没有踏入过这座建筑,甚至没有到过巴黎。但是当昨天听到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的时候,依然感到十分悲伤。

在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明遗产每天都在和时间、战祸和各种意外相对抗:2018年9月2日夜晚,巴西国家博物馆突发火灾。持续整夜的大火令2000万件馆藏精品遭受无可估量的损失;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不顾国际舆论强烈抗议,用炸药和大炮摧毁两尊巴米扬大佛……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这样写道:“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关于这一切,关于古老的高卢历史,关于整个哥特式艺术,现在还有什么存留给我们呢?”

当文明和历史在我们眼前被摧毁时,人们的心情是一样的,这与其国籍没有关系。今天,法国人经历的丧失艺术瑰宝之痛,中国人也有着同样的切身体会。无论是巴黎圣母院,还是圆明园,都是文明的象征,亦是世界历史的瑰宝,它们被毁,都是令全人类扼腕痛惜并必须引以为戒的事。

“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