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潘高峰     作者:潘高峰     编辑:黄佳琪     2019-05-15 13:09 | |

孙绍波/画

潘高峰/文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今天,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

当他说到“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时,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中国人传统思想里,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大同。何为大同?用今天的话来理解,其实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著名学者费孝通曾有过一段经典表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当我们为自己传承至今的灿烂文明而自豪,也包容和欣赏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这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今天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是一次“美美与共”的创举。它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是今年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体现的是中国促进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

此时此刻,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代表共计2000余人齐聚北京,共襄文明盛举。正如习近平在演讲中所言,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光有七色,音有七阶。如果世上只有一种花朵,即使再美,也是单调的,文明同样如此。文明的多样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其他各国各民族创造的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交流互鉴,个体文明才能生机勃发;多样并存,人类文明才能多姿多彩。

翻开历史长卷,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在亚洲,无论是两河文明、中华文明还是印度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构成人类几大文化模式的重要板块,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600多年前,在西方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中国人有过一次伟大的远航——明朝的郑和带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但他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沿途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时间再往前推1500多年,汉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打开与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

可以说,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陆地海洋上,联接起人类友好交往的纽带,写下了文明交流交融的恢弘篇章。时至今日,习近平主席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的高度,对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又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在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反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自2013年提出以来,连续被写入多份联合国决议以及国际会议成果文件,为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APEC、博鳌亚洲论坛、上合组织峰会……一次次论坛和会议的持续接力和“一带一路”不断向纵深推进,形成了文明交流互鉴擎云举日、波澜壮阔的万千气象——绵亘万里如比邻、延续千年如新知,大陆大洋绽放出新的文明之花。

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先后两次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得到了与会国家的积极响应。此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与有关的国家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活动,为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本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既立足亚洲,又向世界敞开怀抱,相关活动多达110多项。你可以在亚洲文化嘉年华上感受多元之美,在文明巡游和美食节中品味交融之道……这场中外文明大交流、多元文化大汇聚、多国民众大联欢的文明盛会,必将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上午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出四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他说,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这是一个国家的承诺,也是一个文明的承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