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新民印象 > 正文

首期“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工作坊”在上海交大开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中钦     编辑:陶磊     2018-07-24 10:43 | |

  “科学与艺术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李政道从人类的创造力及其对真理普遍性的永恒追求的角度,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李政道先生一直倡导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与发展,传播科学精神,弘扬科艺理念,在大学校园乃至社会上营造出崇尚科学、热爱艺术的良好氛围,是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践行“五馆合一“功能的重要使命,更是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今天,首期“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工作坊”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开幕。本次活动的科学主题为“时间反演”,工作坊特别邀请了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的“大咖”对学员进行集中创作探讨,课程设计涵盖理论和实践两大维度,引导学员更加深入理解前沿科学主题,侧重设计思想的互动交流,课程目标直接指向科艺作品的实际创作,帮助学员创作一批更加契合科学主题、更具创意的作品,进而孵化出本届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作品。首期科艺工作坊招募的15位学员分别来自上海、四川、广西、湖南四省市共10所高校,包括2位教师、1位艺术工作者和12位同学,其中有一位外国留学生。

  “时间反演”这一主题作为物理学的前沿领域,汇聚一批世界顶尖物理学届的顶尖专家。本届科学主题由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教授选定。时间反演是一个物理概念,它是讨论如果时间倒流了物理规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时间反演如果守恒,将意味着不论时间正向流逝还是逆向倒退,其遵循的规律是一样的。在宏观世界中,时间反演的不守恒可以容易地被理解。比如燃烧的木材,当时间反转之后,它并不能从燃烧的灰烬变回到未烧的木材。然而基本物理规律几乎都是时间反演不变的。宏观世界的时间反演不守恒,是由大量个体(原子、分子等)的统计行为造成的。但即使在基本物理规律层面,人们也发现了时间反演不守恒的现象,这样现象的机制尚未达到充分的理解,对于多数未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公众更是难以理解。为帮助艺术家及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物理学概念,弗兰克·维尔切克亲自撰写以时间反演为主题的科普文章,并描述了物理学家研究时间反演的历史。他鼓励艺术家通过特有的艺术方式表达对“时间反演”的科学理解,在文章中还特别提到了对艺术家的期待,“我们在实践之河中飘荡,河水带着我们无可阻挡地向前流动。但在想象的空间中,我们可以令时间之河倒流。那种景象是神奇和美丽无比的,可以让我们深入洞察世界之妙。让艺术家们也拥有这样的机会吧。”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成立于2013年,旨在倡导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弘扬科学和艺术之精神。科艺基金每年举办一次科艺作品大奖赛,鼓励以科学主题为基础创作艺术作品,并举办专题展览。经过严格的简历筛选,本次科学与艺术工作坊共入选15名优秀学员,其中,3名学员曾参加过往届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虽然这些学员身处不同年龄,不同的时代背景,有着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背景,甚至来自不同的国家,大家却因共同的科艺追求齐聚交大。

  2017年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特等奖得主韩韬也作为学员参与了此次工作坊。回忆去年的参赛经历,他说:“参加科艺大奖赛,给我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能够尝试新的语言。因为大奖赛都是以严肃的科学理论为主题,为了能够让晦涩的科学理论得以视觉化的呈现,并且转化为艺术的观念而不只是科学理论的简单描述,这对我来说是很的大的挑战。”今年科学与艺术工作坊的学习经历,使他加深了对“科艺相通”理念的理解。他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世界每天都在产生着巨变,但到今天仍然未能穷尽宇宙与世界的奥秘,而这些未知正是艺术,甚至是哲学生长的土壤。人对世界的认知过程正如直立行走的左脚与右脚,哪一个都不可或缺。所以科艺本相通,科学的发展也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可能,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艺术的语言与外衣,而应有着更紧密的结合,甚至科学理论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主题。”

  自李政道先生设立“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以来,上海交大李政道科学与艺术委员会积极与多方合作,推出历届科艺大奖赛获奖作品展览,通过展览向社会普通大众传播科艺相通理念,取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2017年4月18日-5月28日,李政道图书馆与上海科技馆合作举办“科艺相通——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作品展”“美与自然的律动——科学与艺术的相遇”科普大讲坛等系列活动。作为2017年上海科技节重点推介的展览项目,展览历时41天,迎接了世界各地参观者近8万人。很多人都慕名不远千里专程从外地赶来参观展览,可见影响辐射面很大,通过此次展览,引导和促进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科艺结合,提升科学与艺术素养,分享科普成果,使科学和人文精神广为传播。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