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新民印象 > 正文

上海高校学子调研”我们与精神障碍的距离“

来源:新民网     作者:王雯茹、蒋林希、殷揽月、张璇、陈亭憬     编辑:孙中钦     2019-06-14 11:35 | |

  2010年WHO和世界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10.4%,而精神障碍占总负担的7.4%,神经精神问题已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突出问题。2019年4月18日《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成果高峰论坛》举行,会议上重点分析了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的成果。

  精神障碍越来越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我国健康医疗行业的发展,并没有大幅带动精神障碍治疗方面的前进。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对精神障碍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对癌症等其他高发病症的关注程度。人们对自己身心状况的重视往往处于身大于心的状态,精神障碍离我们也许只有一步之遥,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社会对精神健康方面的报道也集中在事故发生后,对精神卫生方面知识的普及很少。

  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不开心?有没有感到压抑?有没有觉得自己正处于焦虑当中?下面是一份评估焦虑程度的自评量表,或许能够帮到你。

  SAS焦虑自评表

  1、我觉得我比平常更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6、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7、我因为手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躯体疼痛)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8、我感觉我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能够安静坐着(静坐不能)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0、我觉得心跳很快(心悸)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昏厥感)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和消化不良)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6、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8、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20、我做噩梦(噩梦)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小部分时间有(2分);相当多时间有(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该测试满分100分。得分运算规则为:20题总分数*1.25,并向下取整数

  焦虑总分<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61—70分者为中度;>70分者为重度焦虑。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高。

  此次自评仅代表您当前地焦虑程度,与是否患有焦虑症无关!

  上述问卷为SAS焦虑自评量表,广泛应用于心理精神研究,自评得到的分数并不能诊断你是否患有焦虑症,但可以帮助你评估目前的焦虑程度。走进山东省济宁市精神卫生中心时,我们发现很多咨询者都是因心理压力过大、情绪难以控制而来。他们面临的第一对象不是问诊医师而是这样一份电子问卷。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焦虑的情况,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焦虑已不再是个别人的特殊情绪,而演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有多少人跟我相似?

  不难想到,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仅次于老年痴呆症。作为一种没有年龄限制的精神障碍,其30天患病率已达到4.98%。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生谢斌说:“中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为17.5%。” 大致可以计算出——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位是精神疾病患者。

  除焦虑症外的其他主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也处在较高水平。由于产生原因的差异,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还可以更加细化。而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涉及诱发精神障碍的潜在因素。

  跟我相似的这些人有什么特征?

  各类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分布也各具特点,不同诱发因素与相应人群的共同特征有密切联系,例如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弱往往与受教育程度低相关,而此类人群正是焦虑障碍的高发人群。当我们开始与病房里的患者们接触时,很明显的能感受到这些患者身上具有不少相似点。

  分布特征显示,各类病症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

  据图表分析,男性为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的高发人群;女性为心境障碍的高发人群;其他类型精神障碍分布与性别关联不强。从大量病例中我们了解到,多数男性患者,有酗酒、吸烟的习惯,而多数女性患者,更易发生忧郁、敏感多疑等症状。

  在年龄这一特征中,处在18-34岁的群体易患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性障碍;

  处在50-64岁的群体易患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确诊老年期痴呆症的患者须在65岁及以上,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婚姻状况对精神障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性障碍、老年期痴呆症,对其他类型的精神障碍影响不明显。很多病患的家庭婚姻状况并不和谐,甚至有一些人,发展为“怀疑妻子有外遇对其不忠”,敏感多疑,对于我们的到来也充满警戒。

  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更易患心境障碍、间歇爆发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性障碍、老年期痴呆症。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更多出现在城市居民中,但与农村居民的差距不大。

  图表显示,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易患焦虑障碍和老年期痴呆症;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患心境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的可能性越大。我们接触到的部分患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多数学历在高中以下,性格偏执,疑神疑鬼。

  经济水平对精神障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焦虑障碍和老年期痴呆症,更容易出现在低收入人群中。其他类精神障碍受经济水平的影响不大。

  心境障碍:男性为心境障碍患病的保护因素,离婚/分居、丧偶为危险因素;

  焦虑障碍:较高学历为保护因素;

  酒精药物使用障碍:女性、高龄为保护因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高龄、城市居民、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为保护因素,未婚为危险因素;

  老年期痴呆:高龄为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素,较高受教育程度和高收入为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导致某一类个体较一般人群易感某种障碍的人格因素或环境因素。

  保护因素:是指能使个体发生某种心理障碍的可能性低于一般人群的人格因素或环境因素。

  为什么这么多人跟我一样?

  虽然精神障碍属于高发病症且种类多样,但患病人群绝大多数无自知力,真正意识到问题并选择治疗的人很少。不少患者一直向我们诉说,“我没有病,他们让我吃药是想害我,我不应该呆在医院里。”根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 13.90亿 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 2亿4326万4千人 ,总患病率高达 17.5%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 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 1% 。且《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7年)表明,中国精神专科医院诊疗人次数仅 3853万人,入院人次数 202万人 ,高发病率的背后与此匹配的是相对较低的知晓率以及诊疗率。在如此庞大的患病人数下,精神科执业医师显得尤为不足。2017 年,全国共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 3.39万人,而 3.39 万人在全国 3390034 的执业(助理)医师中,仅占 1%。一位精神科医师这样表述自己——我们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精神科医疗资源不足的同时,还存在不均的现象。从各省精神科床位数量的分布来看,西藏自治区仅有 53张,而四川省多至 48058张。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精神障碍诊疗方面出现了 “压床现象” ,加大了入院治疗的难度。不知患病不去就医、知道患病而难就医,如何改善精神障碍的医疗状况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压床现象:一般是指某一个患者长期住院,占住一个病床。或者一般病人达到医学上的出院标准,却因非医疗上的原因拒绝出院,占用病床,这种情况就是压床。

  那我还有机会变好吗?

  近几年,我国政府正逐步着手改善有关精神障碍的医疗资源分配不足、不均的问题。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来看,2008-2017年精神病医院数量逐年增加、医疗卫生机构精神科床位数及其占比总体上升。《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加到 4 万名。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在病房陪同患者的几天中,我们看到患者被亲属送至住院楼,甚至与家人纠缠拒绝入院;我们也看到很多人经检查后病情有明显好转且较为稳定,被家人接出医院。而出院后不能按时服药或得到有效治疗,导致病情复发、再次入院,也被精神科的医师们告知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主要应用的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亲情护理以及放松训练。虽然精神障碍无法根治,但各种治疗方式的进步也提高了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和家属的满意度。

  国家相关规划中提及,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势头得到缓解。随着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我们有理由相信精神障碍医疗问题将得到极大改善。

  回望

  在这段和精神障碍患者共度的时光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斥着挣扎、绝望,却也萦绕着童真、稚气。他们的精神中住着两个自己,一个是与我们相同的正常看待世界的自己,另一个是只属于他们的,不能被理解的自己。而这另一个自己在他们眼中才是自己真正的模样——我是精神病,我并不为此感到羞耻。精神障碍带给我们的也许是一层阴霾,但是要想有效拨开它我们仍面临着很多挑战:精神疾病的负担逐渐加重,精神卫生的资源相对短缺且分布不均,精神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需进一步研究。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机遇:国家对精神科重视程度提高,有很大的投入;新技术对精神科可能起到促进作用;大平台和数据库也将作为支持精神障碍治疗的有力工具。除国家的支持以及技术的发展,自身对精神健康的重视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就医,小心呵护我们的精神世界。

  团队:王雯茹、蒋林希、殷揽月、张璇、陈亭憬

  数据来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Logo: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